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认知功能障碍康复训练软件开展对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干预效果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使用认知功能障碍康复训练软件对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择选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在院住院的轻度认知障碍患者122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干预组,各组6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认知功能康复训练;干预组使用认知功能障碍康复训练软件进行康复训练。分别在干预前及干预24周后,使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对两组患者认知功能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MMSE、MoCA评分差异比较并不显著(P>0.05);和本组干预之前比较,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均于干预24周后明显提高(P<0.05);干预24周后,干预组患者MMSE、MoC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认知功能障碍康复训练软件开展对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康复训练,有助于提高其MMSE、MoCA评分,改善认知功能。
关键词:轻度认知障碍;认知功能;精神状态;康复训练
轻度认知障碍属于一种早期、渐进性认知功能减退状态,是为阿尔茨海默症的前驱阶段,患病者虽然认知有轻度受损,却仍然有较为正常的生活能力,但是如果不采取一些干预措施,会逐渐向阿尔茨海默症发展,目前并无根治方法。据调查[1],我国超过65岁的老年人轻度认知障碍患病率在3%~19%左右,其中占46%左右的人群会在不超过3年的时间就发展成阿尔茨海默症。但不乏也有一部分轻度认知障碍患者会在经过规范的干预与康复训练后恢复到接近正常甚至是正常的认知水平。目前临床常用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药物来治疗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包括麦角生物碱类制剂、胆碱酯酶抑制剂、钙离子拮抗剂等等,但药物对于改善患者认知功能的效果还是有限。认知训练作为药物治疗轻度认知障碍的补充手段,能进一步帮助患者改善其认知功能,认知功能障碍康复训练软件是一款用于对患者进行认知、言语-语言、社会认知方面进行康复训练的软件,本研究便对使用该软件给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产生的影响进行观察,现做如下报道。
1 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择选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在院住院的轻度认知障碍患者122例。纳入符合:①与《2018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五):轻度认知障碍的诊断与治疗》里轻度认知障碍诊断标准相符[2];②有至少1个认知功能域损害的客观证据(认知测验);③有独立的日常生活能力,尚未达到痴呆;④能够正常交流。排除条件:①存在严重的视听障碍,或存在肢体残疾;②任意因素造成的意识障碍;③有情感障碍等其他精神障碍诊断;④有抗抑郁药物、认知增强剂等药物使用史,或停药时间不超过3个月;⑤处于急性卒中期(发病3个月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干预组,各组61例。对照组61例中,男41例、女20例,年龄53~76岁、平均年龄(64.52±5.31)岁;干预组61例中,男38例、女23例,年龄54~78岁、平均年龄(66.13±5.24)岁。比较组间数据差异小(P<0.05),有可比性。参与此次研究的患者均知情、家属同意,签署了相关文件。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执行。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本组患者予以常规认知功能康复训练,责任护士按照科室设计的健康教育手册首先完成对患者相关疾病知识宣教,使其能够基本上了解疾病发生的原因、症状表现、发展严重的后果、治疗基本原则、采取的预防措施和在此过程中需注意的各种事项等。之后再采取常规康复训练方法,包括记忆力训练、智力锻炼、理解和表达能力的训练、肢体功能位摆放和体位转移等。具体方法如:陪同患者通过一起看以前的照片来回忆往事,并引导患者去讲述当年的事情;让患者把图片、词组或者是实物做归类并记忆;指导患者记住数字,通过询问日期、复述亲朋的电话号码等方式进行;通过看图说话、看图写话、写日记等方式训练其表达能力;训练患者自己如厕、穿衣、开关电视、接打电话等;完成简单的算数题目;肢体保持良位摆放等。
1.2.2 干预组
由医师带领患者通过认知功能障碍康复训练软件(生产企业:湖南艾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康复训练。首先向患者介绍该软件的使用功能,以及通过该软件完成康复训练的目的及意义。登陆页面后点击“全部”,呈现出全部训练任务,任务图标下的颜色进度条代表了任务的难度等级:最低难度等级是1、最高难度等级是10;选中某一训练后便会打开该训练的介绍图层,可在浮层中选择“30秒体验”进入训练,训练项目包含蜻蜓点水、汽车抓拍、动点点击、打地鼠、字母筛选、稍纵即逝、缤纷树叶、情绪理解等。完成训练后,系统会呈现一个训练小结页,可以查看到得分、正确率和最高等级。由医生选择训练项目,并根据训练表现逐渐调整或增加难度,每个训练任务耗时2min、重复训练4次,每天完成30min的训练,每周5次,训练周期为24周,专职康复护士负责指导并协助患者完成规定动作,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和处理。点击左侧菜单栏的“记录管理”,可以显示所有患者的训练记录,医生通过搜索、查看训练详情,了解患者训练状况。
1.3 效果判定指标
1.3.1 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
评价指标有语言、记忆力、注意力、计算力、定向力和视空间结构6个方面,包括30个问题,各问题回答正确计1分,总分30分。成绩和文化水平有关,文盲的正常界值划分为>17分、小学文化正常界值划分为>20分、初中及以上文化正常界值划分为24分[3]。
1.3.2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
包括对七个方面的认知评估:视空间与执行功能、命名、记忆、注意力、语言、抽象和定向力。各项回答或正确操作得1分,总计30分。得分标准:(1)视空间与执行功能:①交叉连线的测试:连线未发生任何相交;②视结构技能(立方体):可以将基本的图形画出来;③视结构技能(钟表):可以将钟表图形、数字、指针方向等都画正确。(2)命名:可以正确命名3张图片中的动物。(3)记忆:没有提示便可正确回忆起给定的5个词语。(4)注意力:①顺背、倒背数字:可按要求正确复述给出的数列;②警觉性:可按要求从给定数列中找到特定数字;③连续减7:从100开始,计算正确减数。(5)语言:①复述句子:可以将给定的2句话正确复述出来;②流畅度:1min之内可以说出超过11个动物的名称。(6)抽象:对两组成对词语的共性或相近之处可以准确作答。(7)定向力:可以准确回答出时间定向(年、月、日、星期几)、地点定向(准确的地点和所在城市)。总分评价标准:26分以上(包括26分)代表正常,并且随着得分越高、说明认知功能越好(教育年限≤12年另附加1分)[4]。
1.4 数据分析
使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做出分析,计量资料使用(±s)代表,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用t检验;组内治疗前后的比较使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使用成组t检验。以P<0.05作为判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2 结果
2.1 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MMSE评分变化
干预前两组患者MMSE评分差异比较并不显著(P>0.05);和本组干预之前比较,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均于干预24周后明显提高(P<0.05);干预24周后,干预组患者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MoCA评分变化
干预前两组患者MoCA评分差异比较并不显著(P>0.05);和本组干预之前比较,干预组患者的MoCA评分均于干预24周后明显提高(P<0.05);干预24周后,干预组患者MoC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在互联网+康复模式的大肆发展之下,计算机辅助的认知训练手段成为改善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潮流趋势,也从侧面实现了康复训练从院内延展至家庭,既扩大了服务范围、又提高了服务效率[5]。
认知功能障碍康复训练软件是通过 Web 网页交付在线使用,由管理端、医生端、用户端组成,管理端包含首页、医生管理、居家康复、记录管理、系统设置五大模块;医生端包含首页、档案管理、测评管理、康复训练、居家康复、记录管理、系统设置七大模块;用户端包含测评任务、训练任务、居家康复、系统设置四大模块。该软件的功能在于对患者进行认知、言语-语言、情绪与社会认知方面将进行康复训练,训练项目包含蜻蜓点水、汽车抓拍、动点点击、打地鼠、字母筛选、稍纵即逝、缤纷树叶、情绪理解等40项以上[6]。本研究通过认知功能障碍康复训练软件的辅助对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干预,在干预24周之后,发现干预组MMSE评分及MoCA评分明显要比对照组高,提示认知功能障碍康复训练软件的使用相较于常规康复训练内容更有利于改善患者的总体认知功能。
该认知功能障碍康复训练软件的设计考虑了患者、医生和管理人员的需求,通过多种训练项目和模块,帮助患者进行认知训练和康复。软件根据患者的认知障碍程度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训练项目和难度设置,通过针对性的训练来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言语-语言能力和情绪认知能力。软件中包含的多种训练项目,如蜻蜓点水、汽车抓拍、动点点击等,这些项目可以刺激患者的视觉、听觉和运动觉等多种感官,提高患者的注意力和反应能力[7]。软件还允许患者反复进行训练,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反馈,帮助患者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提高记忆力和学习能力。同时软件也提供了居家康复功能,让患者在家中也可以进行康复训练,这有助于保持患者的康复进度,提高患者的自信心和生活质量[8]。最后,医生可以通过该软件对患者的康复训练进行管理和监督,及时调整训练计划和难度,确保患者的康复效果。
综上而言,基于认知功能障碍康复训练软件开展对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康复训练,通过提供定制化、多样化的训练方式和反复练习的机会,以及医生管理和居家康复功能,有助于提高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MMSE、MoCA评分,改善其认知功能。
参考文献
[1] Xue J,Li J,Liang J,et al. The prevalence of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in Chian:A systematic review.[J]. Aging and Disease,2018,9(4):706.
[2] 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写作组,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认知障碍疾病专业委员会. 2018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五):轻度认知障碍的诊断与治疗[J]. 中华医学杂志,2018,98(17):1294-1301.
[3] 边继萍,刘晓凤,魏利荣,等. 虚拟现实技术用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康复的Meta分析[J]. 护理学杂志,2023,38(21):96-102.
[4] 王蕊,乔雨晨,杨璇,等. 脑健康康复系统在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居家认知训练中的应用研究[J]. 北京医学,2022,44(5):427-431.
[5] 李江花,王悦,闻燕,等. 老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血清Cys C、BDNF、VILIP-1水平对并发吞咽功能障碍的影响及临床转归预测效能[J]. 山东医药,2022,62(14):71-74.
[6] 李瑶,安东侠,谢小华,等. 计算机辅助认知康复训练改善轻、中度认知障碍的临床研究[J].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23,30(2):96-103.
[7] 朱湘君,纪亮,胡丹丹,等. 上肢智能力反馈训练系统对慢性期脑卒中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研究[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21,29(7):45-50.
[8] 赵莹,田丽,王晓萍,等. 感觉统合训练对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0,36(34):2655-2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