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北斗短报文通信技术的变电站二次设备远程运维技术研究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做出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提出了全面建设数字中国战略,要求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的改造,形成数字和产业的“双轮驱动”。随着企业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数字化转型等工作的不断深入推进,对电网运行安全、质量和效率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
关键词:二次运维;信道故障;监测系统
一、背景综述
十九大报告做出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提出了全面建设数字中国战略,央企先后启动数字化转型、集约化管理提升等专项工作,对二次生产业务开展方式带来了深刻的影响。自动化、继电保护、网安等变电二次设备不断深化模型、规约研究,推动人机交互机制建设,具备了统一规范的对外数字化交互能力,远程集约化运维试点应用已取得突破进展。
二、研究内容
(一)系统的硬件及软件设计
1.硬件电路的器件选择
1.1 单片机芯片的选择
在单片机的设计中,其主要任务包括模拟量模数变换、电平值计算和判决、远动通道遥信信号变位判断、信号频率测量和判决、数据解调判决以及与外部设备的通信等功能。PIC16F877 是一款中档的 PIC 系列单片机,具有诸多优点。首先,其高速的性能(Harvard 结构)使其能够快速地完成各种任务。其次,低功耗特性使其在运行过程中能有效地节省能源。此外,高代码压缩率使其在执行程序时能有效地减少存储空间。同时,其抗干扰能力强,能在各种环境下稳定地运行。
1.2 通信模块的选择
北斗终端通过ID卡实现唯一号码,并采用一户一密的军用加密方式,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为用户之间提供透明传输通道,实现数据的无障碍传输。目前,民用短报文通信的发送频度为1条/分钟,每条短报文通信最多可传输78字节的数据。短报文信息可以包括汉字、数字和英文字符,方便用户进行各种信息交流。对于大数据信息,可以通过数据拆分和组装的方式进行传输,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各功能模块的设计
2.1 通道模拟测量模块
此模块主要作用是将模拟通道调制解调中的±57.7V遥测模拟量通过采用运算放大器进行反相放大,转化为 PICI6F877A 单片机的片内 A/D 转换器最高输入电压为 ±5.5V,实现模拟通道数据采集。
2.2 二进制移频键控信号参数测量
在实现频率和数据测量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将FSK信号按照1比1的比例通过变压器进行耦合。然后,通过有源带通滤波器对频率中的无用成分进行滤除,使信号更加清晰。接下来利用TL082放大器对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同时利用IN14I8二极管反接技术去掉负半周信号。最后,通过74LSI4产生方波信号,并将其连接到PIC单片机的CCP1引脚,从而实现频率和数据的测量。
2.3 遥信信号变位测量
500kV崇左变电站内设备统一采用直流±57.7V进行设备信号告警,普通设备的辅助接点为空接点,需要加入隔离措施,采用光电耦合器隔离。本次采用TLP521将输入信号与本系统隔离,减少了运行环境干扰的影响。该系统使用PIC 16F877A单片机为主要控制原件,AT89S51单片机及433超再生模块搭建无线传输控制模块、15路12V、20A继电器及控制回路组成遥信控制回路。
2.4 通信模块
PIC16F877 是 PIC 系列单片机中一款性能优越的产品,具有高速、低功耗、高代码压缩率等特点,抗干扰能力强。RS-232 是一种常用的串行通信接口标准,稳定性高,传输速率较快。在 RS232 接口的实现过程中,采用了 MAX232 芯片。MAX232 具有功耗小、性能稳定等优点,适用于各种低功耗设备和系统。
3.自动化装置接入要求
3.1 监控后台、测控装置、远动机、站控层交换机、直流控保装置
3.1.1 接入要求
各变电站、串补站、换流站在站内部署态势感知装置,将其接入站内站控层网络,与站内的测控装置、监控后台、远动装置、站控层交换机、直流控保装置等相连;之后通过调度数据网,与二次远程运维主站通讯,实现远程运维主站和运维对象之间的物理串联,管控所有来自主站的远程运维会话。存量、不具备103、61850通讯规约的站点,结合超期服役改造,按照上述要求逐步完成接入。
变电站内自动化装置的远程运维,需包含测控装置、监控后台、远动机、站控层交换机等设备,满足设备定值、开关量、模拟量、事件、告警等信息上送,及远方修改定值、投退软压板、参数修改、定期巡视、配置备份等功能权限。
换流站内自动化装置的远程运维,需包含直流控保装置、测控装置、监控后台、远动机、站控层交换机等设备,在实现常规信息监视、维护操作的基础上,同时增加实时查看站内控制保护逻辑、调取文件波形等功能。
态势感知采集装置应兼容多种通讯规约,支持多个网络接口之间的逻辑隔离,同时接入端口及相关配置应符合网络安全配置要求。
3.1.2 PMU装置
PMU装置主要用于采集一次设备电压、电流、功角等信息,上送调度主站,实现广域的设备信息监视。当前,公司范围内各个站点均配置PMU装置,并上送信息至调度主站,但未接入公司运维自动化系统。考虑到PMU装置设备类型单一,远程维护需求工作较少,因此,二次运维管控平台主站主要开展PMU装置的远程监视,暂不配置远程维护功能。
接入要求:公司二次远程运维主站可通过调度侧PMU主站转发的方式,获取各个站点PMU装置的采集信息,各个厂站端无需改变当前PMU装置网络架构,仅需配合开展相应调试即可。
参考文献:
【1】李国杰;张丹;姬希娜;周恋花;;变电站子站设备通信协议一致性测试系统的开发 (一)设计与应用[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6年15期
【2】叶海明;;变电站监控系统数据通信实时监听及分析[A];第三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论文集(第四卷电力分卷)[C];2006年
【3】杨增力,汪鹏,王丰祥,周虎兵,王友怀,赵严风.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运行维护管理[ J ]. 湖北电力,2010.
【4】肖明斌,黎强,梁阳,等.基于SNMP的智能变电站交换机运行状态监测[J].《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 2015.
作者简介:肖明斌(1985.10.16),男,汉,贵州贵阳,本科,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自动化、数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