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浅谈绿色建筑工程监理

李勋
  
科创媒体号
2023年21期
湖北武汉市中工武大诚信工程顾问 湖北 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000

摘要:随着绿色建筑和海绵城市理念的深入推广,国内建筑正朝着绿色海绵城市设计发展。本文从监理的角度讨论了绿色监理的意义,描述了其工作内容和要求。同时,分析了在海绵城市专项设计中应用绿色建筑理念的重要性。最后,以华发悦府项目为例,探讨了海绵城市项目中进行绿色监理的关键要点,这项研究可以为国内绿色监理效果评估提供参考。

关键词:绿色建筑;海绵城市;绿色监理

1 绿色监理体系的建立及意义

绿色监理体系是为了确保项目符合环保标准和法规,实施可持续发展策略而建立的一套监测和评估机制。它涵盖了整个项目生命周期,包括设计、施工、运营和维护阶段。绿色监理体系的目标是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它通过整合绿色建筑、可再生能源、水资源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和指标,对项目进行全面的监测和评估。以下是绿色监理体系建立的一些具体意义:

1)保证绿色建筑标准的执行:绿色监理体系的首要任务是对项目进行全面的评估和监测,确保项目在各个阶段都按照绿色建筑的标准进行规划和实施。在项目设计阶段,绿色监理人员会审查设计方案,评估其是否满足绿色建筑的要求,如节能、节水、可持续材料使用等。在施工过程中,监理人员会对材料的选择、施工质量和环境保护等进行监测,确保项目的施工符合绿色标准。在项目运营和维护阶段,绿色监理人员会关注能源使用情况、室内环境质量和水资源管理等方面,以确保项目持续保持绿色性能。

2)提升绿色建筑项目的质量:绿色监理体系强调对项目的全方位审查和监督,确保项目的设计和施工过程符合绿色建筑要求。监理人员会对设计方案进行仔细审查,检查是否考虑了节能、水资源利用、可持续材料等方面的要求。在施工过程中,监理人员会进行现场监督,确保施工质量和工艺符合绿色建筑的标准。此外,绿色监理还会参与和监督建筑材料的选择、环境保护措施的采取等,以确保项目能够达到绿色建筑的要求。

3)促进技术创新和应用:绿色监理体系鼓励监理在项目中推动绿色建筑技术的创新和应用。监理与设计师、施工方和相关专业人员密切合作,推动绿色建筑技术的引进和应用,促进绿色建筑技术的发展和推广。通过监理的推动,绿色建筑技术在项目中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实现了建筑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4)提高项目参与方的环保意识:绿色监理体系要求监理参与教育和培训活动,提高项目参与方的环保意识和绿色建筑知识水平。监理通过教育和培训,向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相关方传递绿色建筑的理念和技术,推动可持续发展意识的普及和传播。监理人员在项目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要监督和评估项目的绿色建筑实施情况,还要充当信息传递者和倡导者的角色。他们利用教育和培训活动,向项目参与方传递绿色建筑的核心理念和技术要求。监理人员会解释绿色建筑的概念、原则和优势,以及如何在设计、施工和运营中应用绿色建筑技术和措施。

5)提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保障:绿色监理体系要求监理针对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监理人员会对项目对周边环境、生态系统和资源的影响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土壤、水资源、空气质量等因素。通过评估,监理可以确保项目符合环境影响方面的法规和标准,并提出环保改进建议,以保证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得到合理控制和管理。

2 绿色建筑工程中监理的工作内容及要求

2.1 绿色建筑工程中监理的工作内容

绿色建筑中监理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设计阶段监理、施工阶段监理、运营和维护阶段监理、环境影响评价监理以及教育和培训。通过这些工作内容的实施,监理可以确保项目符合绿色建筑标准和可持续发展要求,促进绿色建筑的实施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1)设计阶段监理:

(1)审查设计文件:监理要对项目的设计文件进行审查,确保设计符合绿色建筑标准和要求。监理会关注建筑设计、能源效率、室内环境质量、材料选用等方面的要求。

(2)提供建议和指导:监监理可以就设计方案提供绿色建筑方面的建议和指导,协助设计团队优化方案,以达到更高的绿色性能指标。

2)施工阶段监理:

(1)监督工程质量:监理要监督施工过程,确保施工符合绿色建筑要求。监理会关注材料选用、工艺流程、能源利用效率和废物处理等方面的要求。

(2)技术支持和问题解决:监理可以提供技术支持,帮助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与绿色建筑相关的问题,确保项目的绿色性能得到落实。

3)运营和维护阶段监理:

(1)绿色运营监测:监理要进行项目的绿色运营监测,包括能源和水资源的利用情况、室内环境质量等方面的监测。监理会收集和分析数据,评估项目的绿色性能。

(2)维护管理建议:监理可以提供维护管理的建议,协助建设单位制定维护计划和措施,保持项目的绿色性能和可持续发展性。

4)环境影响评价监理:

(1)编制评价报告:监理需要参与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并负责编制评价报告,并提出相应的绿色建议和改进措施,以确保评价过程符合相关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要求。

(2)环境监测和报告:监理要进行环境监测,包括大气、水、噪声等方面的监测,并编制相应的监测报告,向相关方提供环境数据和评估结果。

5)教育和培训:

(1)组织培训活动:监理可以组织绿色建筑方面的培训活动,提高项目参与方的环保意识和绿色建筑知识,促进可持续发展意识的普及和传播。

(2)传播绿色理念:监理人员可以将项目中采用的绿色建筑技术、创新实践和成功案例进行总结和宣传,以增强公众对绿色建筑的认识和支持。他们还可以参与绿色建筑相关的展览、学术交流等活动,分享项目经验和最佳实践,促进绿色建筑理念的传播和推广。

2.2 绿色建筑工程项目对监理的要求

监理在绿色建筑工程中扮演着确保绿色建筑标准实施、符合绿色建筑认证标准、推动绿色建筑发展和应用的重要角色。这也就要求绿色建筑工程项目中的监理应当具备绿色建筑知识和技术能力、建筑工程管理能力、技术判断和问题解决能力、数据分析和报告撰写能力、沟通与协调能力、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素养,以及教育和培训能力。这些能力和素养的综合应用,能够确保监理在绿色建筑项目中的有效工作,并推动绿色建筑的实施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1)绿色建筑知识和技术能力:监理人员应具备绿色建筑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了解绿色建筑的原理、标准和要求。他们应熟悉环境保护、能源效率和室内环境质量等方面的概念和实践。这样他们可以全面了解和监督绿色建筑项目的实施情况,并提出相关的建议和改进措施。

2)建筑工程管理能力:监理人员应具备建筑工程管理方面的能力,包括对施工流程、质量管理和安全控制等方面的管理经验。此外,他们还需要将绿色建筑要求融入到项目的管理中,确保项目符合绿色建筑的标准和要求。通过有效的管理,监理人员能够保证项目的施工过程顺利进行,并确保项目的质量和安全性,同时还能满足绿色建筑的相关要求。

3)技术判断和问题解决能力:监理人员应当具备技术判断和问题解决能力,能够分析和应对与绿色建筑相关的难题和挑战,其中包括材料选用、能源利用效率、环境风险等方面的问题。他们需要运用专业知识和经验,准确评估并提供解决方案,以确保项目在绿色建筑方面的要求得到满足。监理人员的能力和意见将有助于项目团队应对技术挑战,推动项目的顺利进行并实现绿色建筑的目标。

4)数据分析和报告撰写能力:监理人员应该具备数据分析和报告撰写的能力,能够收集、分析和评估与绿色建筑相关的数据,并编写准确、清晰和有实际意义的监理报告。他们需要运用数据分析工具和技术,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和解读,以获取对绿色建筑项目的洞察和评价。在报告撰写过程中,监理人员需要清晰地传达各项指标、结果和建议,以帮助项目团队了解当前状态,并提供实际可行的改进措施。这样,监理报告就能发挥其在绿色建筑项目中的重要作用,为决策提供依据,并促进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5)沟通与协调能力:监理人员应当具备出色的沟通和协调能力,能够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相关方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他们需要积极参与项目团队,解决绿色建筑方面的问题并推动项目的推进。通过与各方保持紧密的沟通,监理人员能够理解并传达各方的期望和要求,协调各方的利益,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他们能够解决工程中的问题,提供专业建议,并在项目执行过程中调整和改进相关方案。这种沟通和协调能力对于项目的顺利进行和绿色建筑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

6)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素养:监理人员应具备较高的环保意识与可持续发展素养,能够深刻理解绿色建筑的重要性和价值,并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贯彻于自己的工作中。他们应对环境保护有敏锐的认识,并积极应用环保技术和策略,以减少资源消耗、降低对环境的影响为目标,推动实现可持续发展。监理人员应鼓励和引导项目团队采纳环保设计和建筑材料,优化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废弃物产生等措施,并对其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和监督。他们在工作中所展现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素养将为绿色建筑的实践和推广做出重要贡献。

7)教育和培训能力:监理人员应当具备教育和培训的能力,能够组织和开展绿色建筑方面的培训和教育活动,以提高项目参与方的环保意识和绿色建筑知识水平,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普及和传播。他们应该能够设计和交付一系列针对不同角色的培训课程,包括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以帮助他们了解绿色建筑的概念、原则和最佳实践。监理人员还应当能够组织研讨会、讲座和工作坊等教育活动,邀请专家和业界领导者分享经验,激发参与方的创新思维和环保意识。通过这样的教育和培训工作,监理人员能够积极推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普及和实施,为绿色建筑的发展做出贡献。

3 海绵城市专项设计中运用绿色建筑理念的重要性

绿色建筑与海绵城市是相互关联的两个概念,旨在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环保的城市发展方式。绿色建筑是一种建筑形式,旨在在设计、建造、运营和维护等各个环节中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其目标是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室内环境质量,并通过使用可持续的建筑材料和技术来实现这些目标。绿色建筑关注能源效率、水资源管理、废物减量和室内环境质量等方面的要求。

海绵城市是另一个重要概念,旨在通过模仿自然系统的工作原理,提高城市对水的管理能力。海绵城市通过运用一系列策略和技术,包括雨水收集利用、绿色屋顶、湿地保育等,实现雨水的拦截、滞留和处理,减少城市洪涝风险,并改善水环境质量。海绵城市也强调通过改善城市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提高城市的气候适应性,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绿色建筑与海绵城市的关系密切,它们共同追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和技术应用可为海绵城市提供支持,通过构建具有低能耗和环保特性的建筑物,减少城市建设对水资源的需求和对自然环境的负担。同时,海绵城市概念的引入也为绿色建筑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鼓励在建筑设计中更加注重水资源管理、环境保护和生态保育等方面的要求。通过理解和运用绿色建筑理念,可以为海绵城市的规划和建设提供更加可持续和环保的解决方案。

4 工程实例

4.1 工程概况

华发悦府179地块住宅海绵城市设计工程位于武汉市黄陂区,庆云路以南、宋家岗东路以东,排水分区属盘龙湖水系。项目总面积200600平方米,项目为新建小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80%,面源污染削减率为≥70%,峰值径流系数≤0.6。武汉市地处亚热带东南季风气候区,主要气候特点是夏季炎热、冬季寒冷、降雨充沛,降雨多集中在6~8月,占全年的41%;最大年降雨量2107.1mm,最大日降雨量332.6mm。

4.2 绿色施工目标

1)本项目所属排水分区为盘龙湖排水分区,根据《武汉巿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导则》的相关要求,整体设计目标取值按新建居住用地考虑: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80%,面源污染削减率70%,透水铺装率40%。

2)本次设计共建设6609.91平方米下凹式绿地、1520.4平方生态停车位、4914.4平方人行透水砖、200.4平方车行透水砖、484.6平方透水EPDM、3585.0平方透水沥青。经校核透水铺装率42.04%,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80.69%,年SS总量去除率81.33%,达到设计目标。

4.3 绿色监理工作要点

对于海绵城市专项设计工程项目而言,与一般工程项目相比,绿色监理需要更加严格地监控污染防治、施工废弃物管理、节材、节能、节水等方面。此外,绿色监理还需要重点关注水资源管理、绿化和生态系统、暴雨管理、气候适应和能源效率等方面,并进行重点把控。这些方面的监督和管理是确保海绵城市项目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4.3.1 水资源管理

根据《武汉市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导则》,在华发悦府项目中,排水分区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目标为75%。然而,通过项目设计的雨水调蓄水措施,我们成功地实现了1281.26m3的蓄水容积,并且最终海绵设施的总蓄水容积达到了1320.7m3,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了80.67%。除了严格控制项目的年径流总量,监理部门还需要督促以下几个方面的水资源管理:

1)监督设计方案中的雨水收集系统布局和设计。确保收集系统能够覆盖足够的面积,包括屋顶、道路、停车场等,并合理设置雨水收集设施和管道网络;确保雨水收集设施的选用和设计能够有效收集雨水,如可靠的雨水桶、雨水槽、雨水花园等。

2)监督设计方案中的雨水利用方案,确保利用系统能够满足相应的非饮用水需求,如灌溉、洗车、冲厕等;监督雨水利用系统的管道布局和连接,以确保雨水能够流畅输送到需要使用的地方。

3)监督设计方案中的雨水处理措施,以保证雨水经过处理后符合排放标准或可重复利用的要求;监督雨水处理系统的出口设置,确保处理后的水体能够安全排放或再利用。

4)对设计方案中的雨水收集、利用和处理系统进行可行性评估,该评估包括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和环境效益等方面。同时,监督评估过程中的数据采集和分析工作,以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后续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4.3.2 绿化和生态系统

在华发悦府项目中,绿化面积规划为26727.89平方米,占据项目用地面积的38.12%。而实际最终的绿化面积达到27077.05平方米,占据项目用地面积的38.68%。这为住户提供了丰富的休闲娱乐区域,确保了舒适的居住环境。在绿化和生态系统方面,监理部还应当在以下方面进行重点关注:

1)监督绿化设计的目标和原则,确保其符合海绵城市的理念和标准。绿化设计应考虑城市的地形、气候条件和水资源状况,以提高土壤保水能力和水资源的利用效率;监督设计中的景观布局和植物选择,以确保适当的绿化种植和植物多样性,提供更好的生态系统服务。

2)监督植被选择的准则和标准,确保选用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选择具有较深根系和耐旱性的植物,以增加土壤的保水能力。确保植被种植具有层次感和多样性,包括树木、灌木和地被植物等。不同层次的植被能够形成更好的遮挡和防止水土流失,提供更多的生态系统服务。监督植被的密度和空间布局,以确保足够的植被覆盖面积,并提供良好的空气质量改善效果。

4.3.3 暴雨管理

华发悦府项目位于亚热带东南季风气候区,该地区降雨充沛,最大日降雨量可达332.6mm,属于特大暴雨级别。为了防止内涝的发生,我们在该项目中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将雨水管网设计重现期设定为规定上限,即为3年。这将确保排水系统具备足够的排水能力来处理临时强降雨。除了对排水系统的设计要求,监理部还需要特别关注以下方面:

1)监督道路设计中的排水设施,如雨水收集槽、排水沟和雨水篦子等,确保道路能够迅速排除雨水,并将其引导到下水道系统或雨水收集设施中;监督道路边沟和排水沟的尺寸和规格,确保其能够容纳预期的雨水流量。

2)监督下水道系统的设计和布局,确保其能够有效管理和排泄城市的雨水。这包括合理设置检查井和雨水口,以便对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下水道系统的容量和处理能力能够应对不同降水事件的需求,包括短暂强降雨和长时间持续降雨。

3)监督雨水收集设施的设计和施工,确保其能够收集和储存雨水,并与其他非饮用水系统连接。确保雨水收集设施的容量足够,以储存预期降水事件的雨水。监督雨水输送管道的设计和连接,确保雨水能够流畅输送到储水设施,并与非饮用水系统连接。

4.3.4 气候适应和能源效率

在监督设计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建筑物的节能措施,以确保设计满足气候适应的需求。监理部门应重点关注以下方面,以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和减缓热岛效应:

1)绿色监督设计应注重热岛效应的缓解。这可以通过采用适当的遮阳措施、植被覆盖和建筑物外立面的设计来降低建筑物和城市的热吸收能力。例如,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外墙材料、绿色屋顶和绿化立面,能够有效减少夏季日照直射对建筑物的热负荷,从而减缓热岛效应的发展。

2)绿色监督设计还应关注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这包括优化建筑物的能源系统,采用高效的供暖、通风、空调和照明设备,并结合智能控制系统进行管理和监控。通过合理设计和施工,建筑物能够更有效地利用能源,减少能源浪费,降低运营成本,达到节能的目标。

3)监督设计还应针对当地的气候条件进行考虑,确保建筑物的设计满足气候适应的需求。这包括考虑当地的气温、湿度、降水量等气候特征,采取相应的策略,以提高建筑物的舒适度和适应能力。

而在检查建筑施工过程中,应重点关注能源管理措施,如隔热材料、节能灯具等,并确保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1)绿色监督应确保所使用的隔热材料符合设计要求。这包括检查隔热材料的种类、厚度和施工质量,以确保其具备有效的保温和隔热性能。通过正确选择和施工隔热材料,可以降低建筑物的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绿色监督应关注节能灯具的安装和使用。这包括检查灯具的类型、功率和光效,并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和当地的能源标准。合理选择和使用节能灯具,可以减少照明能耗,降低电费支出,并延长灯具的使用寿命。

3)绿色监督还应关注其他能源管理措施的落实情况,如建筑外墙的保温处理、窗户的隔热性能、空调系统的节能功能等。通过监督施工过程中这些关键环节的合理实施,可以确保建筑物的能源管理措施符合设计要求,达到节能减排的目标。

4.3.5 质量和安全管理

绿色监理中的质量和安全管理是确保绿色建筑项目顺利实施的关键要素。以下是在绿色监理中需要重点关注的质量和安全管理方面的注意事项:

1)质量管理

(1)设计质量控制:绿色监理应确保设计文件中的绿色特性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并与设计团队合作,解决可能存在的设计问题或冲突。

(2)施工质量监督:监理人员应对施工过程进行全面监督,确保绿色材料的正确使用、绿色技术的恰当应用以及施工工艺的符合标准。监理还应检查和验收施工材料,确保其质量达标。

(3)质量验收和记录管理:监理人员应参与项目的质量验收,确保绿色建筑项目的质量达到标准和设计要求。同时,监理还应对所有的质量相关文件和记录进行管理和归档。

2)安全管理

1)安全培训和教育:监理人员负责确保所有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培训和教育,了解和遵守相关的安全规范和措施。

2)施工现场安全控制:监理人员应监督施工现场的安全措施的实施情况,确保所有的安全措施符合要求,包括使用个人防护装备、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和建立安全围栏等。

3)环境和健康安全管理:监理人员应确保施工过程中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比如合理处理施工废弃物和化学品。此外,监理还应关注施工现场的空气质量、噪声和水质等因素,保障从业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通过强化绿色监理中的质量和安全管理,可以确保绿色建筑项目的质量达标,同时提供一个安全和健康的施工环境。这有助于绿色建筑的实施和可持续发展。

4.3.6 监测和评估

为了确保海绵城市建设的顺利进行,监理部门需要进行监测和评估工作,涵盖水资源利用、绿化覆盖率和能源使用等多个方面。通过监测和评估,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以确保海绵城市建设项目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和目标。

1)监理部门应对水资源利用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这包括监测雨水收集和回用系统的运行情况、废水处理设施的效果以及水资源利用的效率等。通过对水资源的监测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如漏水、浪费等,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和优化,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2)监理部门还需对绿化覆盖率进行监测和评估。这包括监测绿化面积、植被种植情况和生长状况等。通过对绿化覆盖率的监测和评估,可以确定是否达到了绿化目标,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植被的调整和维护,确保绿化效果的实现。

3)监理部门还应对能源使用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这包括对建筑物的能源消耗进行监测,如电力、供暖和照明等方面。通过对能源使用的监测和评估,可以发现能源使用中的浪费和低效问题,推动能源的节约和合理利用,实现海绵城市建设中的能源效益最大化。

通过监测和评估工作,监理部门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以确保海绵城市建设项目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和目标。同时,监测和评估结果也为决策者提供了科学依据,以指导未来海绵城市建设的规划和决策。

5 结语

随着绿色建筑和海绵城市理念的普及和推广,项目的全方位监管要求监理方更新监理模式。特别是在海绵城市专项设计项目的绿色监理中,除了传统的监理内容,还需要重点关注水资源管理、绿化和生态系统、暴雨管理、气候适应和能源效率等方面。对监理方的要求也因此更加严格。

这种变化要求监理单位进一步加强监理人员的培养工作,以适应绿色建筑和海绵城市建设的新要求。监理人员需要具备相关技术和知识,能够全面了解和监督绿色建筑和海绵城市项目的实施情况。他们应关注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友好性,并能针对性地提出建议和改进措施。通过监理的专业和严格执行,可以确保绿色建筑和海绵城市项目的质量和效益。监理单位在推动国内建筑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构建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城市环境贡献力量。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