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新技术、新设备在新时期市政公用工程中的运用

苟一航
  
科创媒体号
2024年7期
西安市市政建设 集团 有限公司 陕西省西安市 710054

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技术和新设备在市政公用工程中的应用变得日益重要。然而,这些新技术和新设备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本文将就新技术、新设备在市政公用工程中的重要性与意义、具体应用以及所面临的技术转化、成本与投资、管理与运维等挑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应对。通过解决这些挑战,可以推动市政公用工程迈向智能化、高效化和可持续化,为城市建设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关键词:新技术;新设备;市政公用工程;智能化;高效化

引言

近年来,新技术和新设备在市政公用工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给城市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针对新技术、新设备在市政领域的广泛应用,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其意义和影响,同时认识到面临的挑战与问题。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剖析新技术、新设备在市政公用工程中的运用,分析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以促进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1.新技术、新设备在市政公用工程中的重要性与意义

新技术、新设备在市政公用工程中的重要性与意义不言而喻。它们能够提升市政公用工程建设的效率和质量,实现工程进度的加快和施工过程的精密化,有利于减少工程周期和节约成本。新技术、新设备的运用有助于改善城市基础设施的设计和建设水平,从而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品质,增强城市的竞争力。此外,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还可以推动市政公用工程向智能化、可持续化方向发展,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为构建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环境提供更为可靠的支撑。

2.新技术、新设备在新时期市政公用工程中的运用

2.1新技术在市政公用工程中的应用

新技术在市政公用工程中的应用是多种多样的,以下列举了几个典型应用。智能交通系统的运用。通过采用新一代的交通管理技术,例如智能信号控制系统、智能停车系统等,可以实现交通流量的优化调度和拥堵疏导,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和交通效率。远程监测与控制技术在市政设施管理中的应用。通过互联网和传感器技术的结合,可以实现对市政设施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和远程控制,例如城市照明系统、供水系统、垃圾清运系统等。另外,3D打印、BIM等技术的应用也在市政公用工程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使用3D打印技术,可以快速而精确地制造出各种形状复杂的建筑构件;而BIM技术则可以实现对建筑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管理,包括设计、施工、运维等环节。

2.2新设备在市政公用工程中的应用

新设备在市政公用工程中的应用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大型机械设备在市政公用工程建设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例如挖掘机、起重机等设备能够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加快工程进度。环境监测仪器的应用有助于对城市环境各项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为城市环境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此外,节能设备的应用在市政设施中能够有效减少资源消耗,改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新设备的应用不仅提升了市政公用工程建设的技术水平和效率,同时也推动了城市设施的现代化和智能化发展。通过引进先进设备,市政公用工程能够更好地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提升城市基础设施的品质和功能性。因此,新设备的应用是推动市政公用工程向高效、环保、智能方向发展的重要手段,对于构建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具有积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3.新技术、新设备在新时期市政公用工程中面临的挑战与策略

3.1技术转化的难题

新技术、新设备在新时期市政公用工程中面临着一些技术转化的挑战。技术市场化是一个重要的难题。尽管新技术、新设备在研发和实验阶段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但将其顺利从实验室推广应用到市政公用工程中仍然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其中包括技术成熟度的考验、标准规范的制定以及市场推广的困难等。为了解决技术转化的难题,一些策略可以考虑采取。强化政策支持和引导,通过出台相应政策、规范和激励措施,促进新技术、新设备的研发、应用和推广;加强与产业界、学术界的合作,建立产学研联盟,共同推动新技术、新设备的研究和开发,提高技术的可靠性和商业化水平;同时,应加强标准制定和认证机制的建设,根据市政公用工程的具体需求,制定相关的标准和规范,以确保新技术、新设备的安全和可靠性。

3.2成本与投资的问题

新技术、新设备在新时期市政公用工程中面临的另一个挑战是成本与投资问题。引入新技术、新设备需要进行大额的投资,包括研发、采购、安装、培训等方面的费用,这对于市政公用工程项目的财务预算和资金安排带来了一定的压力。新技术和新设备的价格较高。由于其创新性和先进性,新技术和新设备的研发和制造成本往往较高,导致其销售价格也相对较高。市政公用工程的长期回报周期。一些新技术和新设备在市政公用工程中的应用可能需要较长的回报周期才能实现经济效益。针对成本与投资问题,相应的策略可以采取。政府可以制定相关的激励政策,例如提供补贴和税收优惠等措施,降低引入新技术、新设备的成本负担,从而鼓励企业和项目方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加强合作和共享。市政公用工程的建设通常涉及多个部门和单位,各方可以通过合作和资源共享,减少重复投资和资源浪费,共同推动新技术、新设备的引入和应用。同时,加强技术培训和交流。提供相应的培训计划和机会,使相关人员了解和掌握新技术、新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方法,充分发挥其性能和效益,提升投资回报率。

3.3管理与运维的挑战

新技术、新设备在新时期市政公用工程中面临的另一个挑战是管理与运维问题。一些新技术和新设备在应用过程中需要进行专业的管理和精细的运维,而这对于市政公用工程的管理团队和技术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管理团队的专业化水平。新技术、新设备的引入需要相关管理团队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便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和运维。然而,由于新技术和新设备的不断更新和发展,管理团队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保持专业水平与行业前沿的同步。运维成本的增加。新技术、新设备的运维往往需要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这对于市政公用工程的预算和资金安排带来了一定的压力。新技术、新设备的互联互通。随着市政公用工程中各种新技术和新设备的不断引进,如何实现它们之间的有效互联互通成为管理和运维的一个难题。为了应对管理与运维的挑战,可以采取相应的策略。加强对管理团队的培训和专业知识的更新。通过组织培训、交流和研讨会等活动,不断提升管理团队的专业水平和技能素养。合理规划和管理运维成本。加强预算管理和资源调配,根据实际需求合理分配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确保运维工作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同时,推动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建设。制定相应的运维标准和操作规程,确保新技术、新设备的管理和运维符合统一的要求和标准。加强信息化平台的建设。

结束语

新技术、新设备在市政公用工程中的应用正日益重要,同时也面临着挑战。通过科技创新、政策支持和合作共享等策略,可以推动新技术、新设备的转化与市场化,解决成本与投资问题,并加强管理与运维能力。努力克服这些挑战,将为城市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创造更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

参考文献

[1]季青华.新技术、新设备在新时期市政公用工程中的运用[J].中国设备工程,2023(23):193-195.

[2]陈君宇,郭晓龙.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工艺[J].四川建材,2023,49(12):119-120+123.

[3]吴润聪.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探讨[J].居业,2023(11):156-158.

[4]张峰江.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研究[J].运输经理世界,2023(32):34-36.

[5]黄立栋.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成本控制问题及对策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23,8(16):117-119.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