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于晓璐
  
科创媒体号
2023年12期
身份证号码 370105198508203325

摘要:本文旨在深入研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分析。通过对施工质量管理的现状进行剖析,本文识别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可行的解决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着缺乏规范、监管不到位等问题,需要采取综合性的对策来提升管理水平,确保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问题分析;对策;规范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工程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连接城市发展和经济繁荣的关键角色。而近年来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引发了广泛关注。

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现状分析

2.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柱,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因此,施工质量管理在整个建筑生命周期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优质的建筑工程不仅能够确保建筑物的安全、耐久和功能完善,还能够提升城市形象,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2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2.2.1 规范不统一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涉及众多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规范,但目前存在着缺乏统一性和完整性的问题。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甚至不同企业可能采用不同的管理标准,导致施工质量标准的不一致性。

2.2.2 监管不到位

建筑工程质量监管是确保施工质量的重要手段。但是,目前在实际执行中存在着监管不到位的情况。监管部门的人员不足、监管手段滞后等问题使得施工现场监管存在一定的盲区,一些违规行为难以被及时发现和制止。这种情况容易导致施工企业对质量管理的投入不足,从而影响施工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2.2.3 人员素质不高

建筑工程施工需要涉及多个专业领域的人员,包括设计师、工程师、施工人员等。但是,目前一些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技能水平存在不足。一方面,部分施工人员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影响了施工工艺的执行和质量的控制。另一方面,一些管理人员在质量管理方面缺乏全面的认识,难以有效指导和监督施工过程。

三、问题根本原因分析

3.1 规范不统一的原因

规范不统一是导致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一,我国建筑行业的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完善,涉及建筑质量的法规法律相对分散,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其二,行业标准在制定和修订过程中存在滞后性,难以及时适应建筑工程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的发展。这使得建筑企业在施工过程中难以准确把握应遵循的规范,容易出现误解和误用。

3.2 监管不到位的原因

监管不到位也是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问题的重要根源。一方面,监管体制存在不完善之处,监管职责分散、协调不足,导致一些违规行为难以被有效监管。另一方面,监管部门的人员缺乏,技术和专业水平与建筑工程复杂性不匹配,难以做到全面的监督和指导。另外,一些监管手段相对滞后,难以满足日益复杂多变的建筑工程需求。

3.3 人员素质不高的原因

建筑工程施工需要各类专业人员的协同合作,而人员素质不高也是影响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一方面,一些从业人员缺乏必要的技术和知识,无法熟练掌握施工工艺和操作技能,导致施工中出现一些低级错误。另一方面,一些管理人员虽然具备一定的管理知识,但在质量管理方面认识不足,很难从根本上把控和改进施工质量。

四、对策分析与解决方案

4.1 规范统一对策

为解决规范不统一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有力的措施来推进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规范的统一应用。其一,应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订,建立健全覆盖各个施工环节的法律法规体系。政府应加大对建筑行业法规的立法力度,确保法规体系的完备性和适应性。其二,行业标准是规范统一的重要依托,需要加强对行业标准的制定和推广。相关部门可以组织专家和业界人士,结合国际先进标准,及时修订和发布适应当前建筑工程发展的行业标准,保持其与时俱进。其三,建立建筑质量管理信息共享平台是促进规范统一的重要举措。通过集成各种标准和规范,为建筑企业提供便捷的查询和应用渠道,有助于规范的广泛传播和应用。

4.2 加强监管对策

加强监管是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手段,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加强监管体系的建设。第一,优化监管体制,明确各级监管部门的职责和权限,避免职责交叉和监管盲区。建立跨部门、跨领域的协同监管机制,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确保监管的全面性和协同性。第二,增加监管人员的数量和质量,提升监管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政府应加大对监管人员的培训投入,提供多样化的培训机会,使其掌握先进的监管理念和方法。引入先进的监管技术,如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实现对施工现场的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提升监管的精准性和效能。

4.3 提升人员素质对策

为了提升从业人员的素质,需要从教育培训和人才培养两个方面入手,建立起全面的人才培养体系。其一,制定培训计划,为施工人员提供系统的技术培训和操作指导,确保其掌握正确的施工工艺和操作技能。培训内容应与工程实际相结合,注重实践操作,提高从业人员的实际能力。其二,为管理人员提供全面的质量管理培训,培养其质量意识和管理能力,使其能够有效组织和指导施工过程。其次,建立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专业人员的职业认证制度,鼓励从业人员进行持续学习和提升。通过认证制度的推行,可以推动人员素质的提升和认可,形成人才培养的压力机制。其三,加强高校与行业的合作,开设相关专业课程,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

五、案例分析与实证研究

本文以一座高层住宅项目为例来分析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采取的对策和实际效果。其中,该高层住宅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了多个质量问题,如混凝土浇筑不均匀导致结构强度不达标,墙面砖砌筑存在错台、开裂等问题,以及施工工艺不规范引发安全隐患等。

5.1问题分析与对策应用

针对上述问题,施工团队采取了一系列对策。其一,在规范统一方面,严格遵循国家建筑标准和规范,明确了混凝土浇筑、砖砌筑等工序的质量标准。其二,在加强监管方面,引入了物联网监测技术,实时监测混凝土浇筑均匀性和墙面砖施工质量,确保工程质量符合标准。其三,监管人员加强了对施工现场的巡查和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纠正措施。最后,在提升人员素质方面,施工人员参加了质量管理培训,学习了正确的施工工艺和操作技能,以及质量意识的重要性。

5.2实证效果分析

经过实施一段时间,上述对策在案例项目中取得了显著效果:混凝土浇筑均匀性得到改善,结构强度达到了设计要求;墙面砖砌筑质量提升,错台和开裂现象明显减少;施工工艺规范化,安全隐患得到有效消除。

5.3实证结论与启示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问题的确存在,并且采取对策可以显著提升工程质量。规范统一、加强监管、提升人员素质的对策在实际应用中相互协同,形成一个有力的质量管理体系,为工程质量的提升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和路径。

六、结论与展望

本文通过深入研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问题,分析了规范不统一、监管不到位以及人员素质不高等根本原因。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也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包括规范统一、加强监管和提升人员素质。实证案例分析也证明了这些对策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性。但是问题的解决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展望未来,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仍需持续关注和改进。在规范统一方面,应加强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推动行业标准的及时修订,进一步提高标准的适应性和前瞻性。在加强监管方面,可以探索引入更多智能监测技术,实现全程实时监管,同时加大监管人员培训力度。在提升人员素质方面,要鼓励从业人员持续学习和成长,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培养更多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李韶山.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科技风,2023(18):79-81

[2] 廖志强.分析房屋建筑工程在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设备工程,2023(6):15-17

[3] 罗炳龙.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2023(4):0083-0086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