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石油钻井工程应急管理现状分析与改进建议研究

齐德岭
  
科创媒体号
2023年12期
中原石油工程公司 河南省濮阳市 457000

摘要:从整体上来说,石油钻井作业出现安全事故的可能性相对较大,若想实现风险的有效控制,则需要落实应急管理工作,及时沉着地应对各种突发事故。对此,本文概述石油钻井工程应急管理的重要意义,以石油钻井工程为对象,围绕应急管理分析这一工作的开展现状,从加强风险评估完善应急管理体系、明确应急标准优化应急管理模式、增强数值意识重视数值化的应用几个方面入手,重点探讨优化石油钻井工程应急管理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石油钻井工程;应急管理;风险评估

引言

近年来,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新时代环境下,石油钻井工程项目无论是在规模,还是在数量,与以往相比较都有明显扩大的态势。在推动石油工程事业发展的同时,也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石油钻井工程项目的质量,与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建筑及施工单位利益维护,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施工建设阶段,如果应急管理工作不到位,则难以保证所提供的工程项目质量符合要求,在增加企业经济损失的同时,也会对社会的稳定和谐造成负面影响。基于此,如何针对石油钻井工程做好应急管理工作,则成为本文的研究重点。

1石油钻井工程应急管理的重要意义

石油钻井工程项目具有周期长、工种复杂、露天作业较多、危险系数较高的鲜明特征[1]。在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之下,石油钻井工程项目出现安全事故的可能性相对较大。因此,在对其进行建设施工时,要贯彻落实“安全第一,质量至上”的基本宗旨,将应急管理模式应用其中,确保施工各个环节处于安全衔接的状态,提高安全管理工作实效性。对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及时有效地排查,优化施工管理过程,使得石油钻井工程项目的质量和效率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进一步提升。

此外,以石油钻井工程项目为主要对象,在加强应急管理时,可以对相关人员的责任和义务进行明确说明和有效规范。围绕现场施工人员,做好与之相承接的安全管理工作,将安全事故的发生可能性控制在最小范畴之内。近年来,通过对石油钻井工程安全事故发生现象的分析,可以发现,绝大多数安全事故可以通过安全管理措施的制定对其进行有效避免。但是,探究其中主要成因则是,部分人员没有重视安全管理及应急管理。虽然已经设置了监督管理部门,但是尚未充分发挥这一部门的真正效用,处于形式化的状态。因此,则需要以应急管理为切入点,将安全管理机制落实到实际当中,监督管理施工现场的各个环节,对施工技术人员的行为进行有效规范,控制安全事故的发生,切实有效保障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石油钻井工程地应急管理现状分析

2.1风险评估与应急管理衔接不畅

在石油钻井工程领域内,HSE管理体系得到广泛应用,强调在事前进行风险管理,根据所获得的评估结果对相应的措施加以制定,以便在突发事件来临时可以沉着妥善地处理[2]。但是深入到实际当中可以发现,对于部分单位及人员而言,并没有对风险评估与应急管理的关系加以妥善处理,没有意识到两者之间的深刻联系。在此种情况下,所制定的应急预案难以充分实现风险评估与应急管理间的顺利衔接,不利于应急预案功能效用的发挥。此外,风险管理意识不足,没有对风险进行全面透彻地评估与分析,某种程度上增加了应急救援难度。

2.2突发事故上报不够及时

对于相关单位而言,在围绕石油钻井工程发生突发事件时,要以其严重程度为依据,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处理,如现场处理、上报部门等。从这一方面来看,石油钻井工程应急管理所呈现的现状并不理想,存在突发事故上报不够及时的问题,突出表现为石油化工企业与政府、消防等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不畅,一定程度上导致信息上报的时间处于延误的状态。在此种情况下,很容易错过最佳的应急救援时间,不利于石油钻井工程应急管理效率的提升。

2.3应急物资保障调度不到位

一方面,钻井队是石油钻井工程作业的主要执行者,但是在应急物资管理方面,并没有对其各要素进行明确统一的标准说明,如规格、适用范围、用量等。例如,在防毒面具配备方面,虽然对其配备要求加以说明,但是并没有从大小规格、适用场所进行说明。甚至个别企业出于成本控制目的,所购买的产品质量不达标,在影响功能发挥的同时,也会在某种程度上伤害受伤人员的身体,增加救援难度。另一方面,部分石油钻井工程施工现场与后勤部门距离较远,在突发事件发生时,专业人员很难在黄金时间内抵达现场实施救援。

3石油钻井工程应急管理的改进建议

3.1加强风险评估,完善应急管理体系

以石油钻井工程为主要对象,在推进应急管理工作时,相关人员要转变思想观念,对风险评估与应急管理间的关系加以妥善处理,增强风险管理意识,加强风险评估,根据所获得的结果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应急救援工作实效性。因此,相关人员要基于应急管理视角下,将风险管理融入其中,实现两者的深度融合。同时,相关单位要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对应急预案进行合理化拟定,为演习计划制定、现场演习开展奠定基础。此外,在应急管理体系运行期间,单位及人员要增强自我反思意识,结合石油钻井工程实际情况,对应急管理的经验办法加以归纳总结和深刻反思,发现其中的不足之处,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优化完善。

3.2明确应急标准,优化应急管理模式

对于石油企业而言,在石油钻井工程开展过程中,面对突发事件时,要以沉着冷静的态度加以处理,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明确应急管理标准,优化应急管理模式,促使其朝着规范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以应急救援人员为例,在标准确定方面,可综合考量各种因素,如职业操守、专业素养等。在应急物资配备方面,秉持求实的基本原则,以现有环境条件为框架,考虑后勤队距离远近因素,进而为物资的分配提供依据[3]。此外,相关部门要围绕应急管理,从标准、要求两个方面入手,对其进行严格设定。不仅要考察应急预案的完成情况,也需要考核相关人员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并将其他内容融入其中,如应急物资管理标准、应急人员专业水平、应急演练完成情况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在提高石油企业应急管理能力的同时,也可以进一步优化石油钻井工程应急管理模式。

3.3增强数值意识,重视数值化的应用

在石油钻井工程应急管理期间,企业要加强与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对现有的信息机制加以完善,详尽记录各种信息,特别是地理位置、交通情况等,为救援路线确定、救援方案制定提供依据,提高应急救援的有效性。同时,相关人员要增强数值意识,根据工程现状,确定应急响应等级,并对具体措施、具备条件加以明确。以三级响应为例,条件为3人以下轻伤,虽然发生事故但没有人员伤亡,可通过现场处置的方式进行处理。此外,在应急救援物资管理中,也可以将数值模式应用其中,从数量、存放地点、损耗情况等方面入手,借助数据的方式呈现物资的基本情况,从而提高物资分配效率。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应急管理作为一种现代化管理模式,将其运用于石油钻井工程项目管理环节中,有利于提高工程项目施工质量,对现场安全事故发生控制、企业市场竞争力增强,有着不容忽视的现实意义。现阶段,对于石油钻井工程而言,在应急管理方面所呈现的整体情况并不理想,存在一些问题,如风险评估与应急管理衔接不畅、应急物资保障调度不到位等。因此,这就需要相关单位转变思想观念,基于工程实情,借助加强风险评估完善应急管理体系、明确应急标准优化应急管理模式、增强数值意识重视数值化的应用等策略的实施,有序推进应急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鄂兴华.石油钻井工程应急管理现状分析与改进建议[J].西部探矿工程,2023,35(07):187-190.

[2]解健程.浅谈石油钻井工程存在的风险及防范措施[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23,43(07):67-69.

[3]商梅梅,纪晨曦,江涛等.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石油钻井工程造价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研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23,43(04):64-66+69.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