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读后续写”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策略

曾晖
  
科创媒体号
2023年12期
郴州市一中

摘要:第一段第一句顺推第二句,第二段第一句逆推第一段尾句,过渡句。这样就形成“两段首句定一框”。

第二段的框架,由第二段首句与正能量结尾来确定。形成“二框二首正能量”。续写文章时围绕读后续写中的三大冲突,进行合理的拓展。

关键词:梳理情节 概况主旨 两段首句定一框 二框二首正能量 冲突

读后续写是新高考模式的一个重要改革。其具体要求:提供一段350词以内的语言材料,要求考生依据该材料内容、所给段落开头语和所标示关键词进行续写(150词左右),将其发展成一篇与给定材料有逻辑衔接、情节和结构完整的短文。评分时,考虑要点之一:与所给短文及段落开头语的衔接程度。情节是指叙事作品中表现人物之间关系的一系列生活时间的发展过程。它由一系列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人物与人物,人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具体事件构成。如何完成与给定材料有逻辑衔接,并且情节和结构完整的短文,其实就是做好如何推动“读后续写”故事情节发展。

一、读后续写的基本要求

读后续写多为记叙文,不管是写人,叙事,写景,还是状物,通常都会反映一定的主题。读后续写不是无视所给短文的独立创作,而是顺着原作者的思路完成未完结的文本。动手续写前,首先要认真阅读所给短文,把握其文本大意和叙述意图。续写部分要在文本大意和叙述意图上与所给短文保持一致。因此,要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首先需要梳理原文情节,然后概括原文情节或主旨。梳理原文情节的方法有根据时空顺序来梳理;根据叙述结构来;根据文本线索来梳理。梳理好情节后,考生可以灵活运用以下两种思维模板来概括原文情节或主旨。1)完整叙述的思维模板。找出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并将它们概括表达用“何时何地何人做了何事”的格式加以概括。“何事”一环中有时包含“原因、经过、结果”。2)主人物角度叙述的思维模板。当故事比较复杂,涉及人物较多时,为避免前后情节的相互交错,可以从主人物角度叙述事件过程,即故事主人物开始做了什么,然后做了什么,接着做了什么,最后做了什么。

二、推动读后续写的策略

1.读后续写原文提供的两个段落的首句的重要作用。

要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接下来要在梳理好的原文情景的基础上创设情景。需要结合所给短文的情境模式和所给段落开头语,从 5W 的角度构思续写部分的主要内容,即接下来要发生什么,使合理的续写成为可能。构思续文时避免与所给短文 的主旨及情境模式发生冲突,比如,不可无端加入新的人物、地点或事件等,或对次要人物、事件大费笔墨,喧宾夺主、偏离主旨。具体方法如下:读后续写原文提供的两个段落的首句起到很关键的作用,在续写时,无论是时间的先后还是情节的发展,都要以这两句话作为内在逻辑关系的出发点。他们是很重要的续写提示,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着情节的发展方向。分析续写所提供的两句话。紧密结合原文中五个W和一个H的逻辑顺序来设计续写的主要情节。方法口诀:已知推未知,完善关系链和情节链。所谓已知是指续写时所提供的每段的首句话。所谓未知就是指我们需要续写的内容。推论的方法如下:第一段第一句顺推第二句(根据所给的人物要么展开语言、动作,要么描写心理、表情等等)第二段第一句逆推第一段尾句,过渡句。这样就形成“两段首句定一框”。由续写的第一段首句与第二段首句确定第一段的框架。续写第一段的情节内容,不仅要与已知的首句一致,也要与原文的情节内容一致。续写第一段段尾要和第二段段首句内容一致。第二段的框架,由第二段首句与正能量结尾来确定。形成“二框二首正能量”。续写第二段内容要与第二段首句以及原文情节一致。第一段第一句,回答开头提示语内容,第一句在内容上必须衔接提示语,并联系原文,最后情节可以是描写人物的情感,并且做了什么情感描写加动作描写,第二句主要或次要人物的反应可以是描写动作以推动情节的发展,第三句出现问题与矛盾冲突,冲突转折,第四句为解决问题,主要次要人物说了什么,做了什么以及心理活动,第五句为解决问题,主要次要人物还做了什么?第六句,但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第七句衔接第二段开头提示语,作为第一段的最后一句.接下来,我们的任务就是将我们所推论出来的句子进行关系链的完善问题。这个过程可以是动作链的完善,也可以是心理历程的完善。所以我们可以总结为以下2个图表来推动故事情节。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情节的续写可以按照心理变化,即情绪变化。故事主人翁的不同的情绪对应人物不同的动作、语言,推进情节的发展。所有的情节发展、推进都是围绕文章的主旨进行的,不能偏离主题。最后一句话对主旨的升华是点睛之笔。

2.续写情节一波三折,增加悬念,增加可读性。

要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除了让情节紧扣原文文本,合情合理,还需做到让续写情节一波三折down up down,增加悬念,增加可读性。具体操作方法:续写文章时围绕读后续写中的几大冲突,进行合理的拓展。1.人物自身的冲突(主要表现为人物内心,或者人物的动作和内心)适当添加心理描写最能够凸显出人物内心的冲突,或者围绕人物内心的情感变化将整个故事串联起来。比如:平淡无奇→愤怒→懊悔→开心 我们应该要写的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理变化,什么导致的心理变化,一般这个要与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相结合。2.人与人之间的冲突  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仅仅限于文章中给出的人物,尽量不要随意自己增设新的新人,如果实在不得不增设的时候,一定要对这个人进行描写,一般情况下不建议引入新的人物。描写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一般有帮助、道歉、原谅、生气等等。所以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是故事发生的主线索,也就是续写的重点。3.人与环境(自然、社会环境)的冲突 从文章情节的角度讲,可以写为,想出去玩但是天下雨了,想爬山但是下雪了,及环境使人的想法得不到满足。另外,可以从环境对人物的角度来讲,比如阳光明媚表现人物的心情不错。举例本故事中费尔法克斯先生深夜开车回家,途中又累又困,于是违章停车,想休息一下,结果被警察逮住,接下来怎么写呢?请看范文:Mr. Fairfax lowered his head with a sigh,ready for a ticket.(费尔法克斯先生叹了口气,低下头,准备接受罚款。)Unexpectedly,the police added,“But I ‘ll figure out some place for you have a good rest though.”(出乎意料的是,警方补充说,“不过我想找个地方好好休息。”)Wild with joy,Farifax accepted his offer without hesitation.,following him to drive his car to somewhere warm.(法里法克斯毫不犹豫地接受了他的提议。跟着他开车到温暖的地方。)这个例子属于“负”变“正”的模式。主人公由开始的“焦虑”,原以为会被警察罚款,最后变“感动”:警察帮他找到温暖的地方。故事中我们迷路了,正在想办法如何脱离困境。Suddenly it occurred to us that we could keep to the track to guide us back.(突然我们想到我们可以坚持小路引导我们回去。)But it was getting darker and darker,thus making it increasingly difficult for us to make out the road.(但天色越来越暗,使我们走道路越来越困难。)这个例子属于“正”变“负”的模式。迷路后,想到了办法,属于“正向”,但是外在环境不允许:天色太晚。属于“负向”。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续写文章时,梳理原文情节,然后概括原文情节或主旨;接下来要在梳理好的原文情景的基础上创设情景。第一段第一句顺推第二句,第二段第一句逆推第一段尾句,过渡句。这样就形成“两段首句定一框”。第二段的框架,由第二段首句与正能量结尾来确定。形成“二框二首正能量”。续写文章时围绕读后续写中的三大冲突,进行合理的拓展。最后一句话对主旨的升华是点睛之笔。这样合情合理地围绕主题进行故事情节的拓展。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