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电气自动化仪器仪表控制技术分析

康冲
  
科创媒体号
2023年12期
西安交通燃气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省西安市 710000

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力系统、工业过程和生产线等领域中的电气自动化仪器仪表控制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旨在对电气自动化仪器仪表控制技术进行深入分析,包括其基本原理、应用领域等内容。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和实例分析,希望可以为电气自动化仪器仪表控制技术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从而促进我国电气自动化工程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仪器仪表;控制技术

引言

电气自动化仪器仪表控制技术是一种将电力系统中的仪器仪表与自动化控制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技术,它通过使用先进的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算法,实现对电力系统、工业过程和生产线等的监测、控制和优化。因此,对电气自动化仪器仪表控制技术进行研究,也更有现实意义。

一、电气自动化仪器仪表控制技术原理

(一)传感器的选择与应用

电气自动化仪器仪表控制技术的实现离不开传感器的选择与应用,传感器是将物理量转化为电信号的设备,通过对被测量物理量的感知和转换,将其转化为数字或模拟信号,供控制系统进行处理和分析。传感器的选择与应用原理如下:第一,根据被测量物理量的性质和要求,选择适当的传感器类型。常见的传感器类型包括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位置传感器等。每种传感器都有其适用的物理量范围、精度、响应速度等特性,需要结合具体应用场景进行选择。第二,不同类型的传感器采用不同的工作原理,如电阻、电容、电磁感应、光电效应等。了解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可以更好地理解其测量原理和特性,确保正确选择和应用传感器。第三,传感器的工作环境对其性能和寿命有重要影响。例如,某些传感器对温度、湿度、震动等环境条件敏感。在选择传感器时,需要考虑实际工作环境,确保传感器能够正常运行并提供准确可靠的测量结果。第四,传感器在使用前需要进行校准,以保证其输出信号与实际被测量值之间的准确度和稳定性。校准可以通过实验室测试、标准器件比较或者与其他已校准传感器的对比来实现。在实际应用中,还可能需要对传感器进行修正,以消除由于工作环境变化等因素引起的误差。第五,传感器输出的信号可能是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需要经过适当的信号处理和传输方式,将其转换成适合控制系统处理的形式。例如,模拟信号可以通过模数转换器转换为数字信号,然后通过通信接口传输给控制系统。

(二)信号的采集与处理

电气自动化仪器仪表控制技术中,信号的采集与处理是实现对被测量物理量的监测和控制的关键环节。信号的采集与处理的原理如下:第一,信号的采集是指将被测量物理量转化为电信号,并进行采样以获取离散的数据。采集过程中需要使用传感器将物理量转化为电信号,并通过模拟电路进行放大、滤波等处理,以确保采集到的信号具有足够的幅度和频率范围。第二,采集到的信号可能存在噪声、漂移或非线性等问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信号调理与处理。如进行滤波,通过滤波器对信号进行去除高频噪声或低频干扰,保留所需信号成分。常见的滤波器包括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等。如进行放大,某些情况下,采集到的信号可能非常微弱,需要使用放大器对信号进行放大,以提高信号的幅度。放大器的选择需要根据信号的幅度范围和增益要求进行。也包括线性化,某些传感器输出的信号存在非线性特性,需要通过线性化技术对其进行修正,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常见的线性化方法包括多项式拟合、查表修正等。

(三)控制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首先,在控制算法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控制目标与要求,选择适当的控制算法。常见的控制算法包括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模糊控制、自适应控制、最优控制等。每种算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需要根据具体应用场景进行选择。如PID控制是最常用的控制算法之一,通过比例、积分和微分三个部分的组合,调节输出信号以使系统达到期望状态。而模糊控制则使用模糊逻辑进行推理和决策,根据模糊规则调节输出信号。另外,自适应控制则根据系统的实时状态和性能指标,动态调整控制参数,以适应参数变化和外部干扰的影响。自适应控制算法一般需要较强的计算能力和较复杂的设计方法。

其次,在控制器实现与调试的过程中,需要将设计好的控制算法实现到实际硬件中,如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嵌入式控制器或计算机软件等。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进行调试和参数优化,以保证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

(四)执行器的控制

在电气自动化仪器仪表控制技术中,执行器的控制是实现对被控对象的操作和调节的重要环节。执行器可以是电机、阀门、开关等设备,通过控制执行器的状态或输出来改变被控对象的运行状态。以下是执行器控制的基本原理和常见方法:第一,电机控制。电机是最常见的执行器之一,常用于驱动机械装置,电机控制主要包括启停控制和速度调节控制。第二,阀门控制。阀门用于控制流体介质的通断或流量调节,阀门的控制方式根据不同的需求可以采用开关控制和位置调节控制。第三,开关控制。开关用于控制电路的通断状态,可以实现对电气设备的启停控制。开关控制可通过手动操作、自动控制或远程控制等方式实现。第四,控制信号传输。执行器的控制信号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传输,常见的方式包括模拟信号传输和数字信号传输。模拟信号传输常用于连续变化的控制量,如电压、电流、速度等;而数字信号传输常用于离散状态的控制,如开关、位置等。

二、电气自动化仪器仪表控制技术应用领域

(一)电力系统

电气自动化仪器仪表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中有广泛的应用,如电力系统中的发电厂通过自动化控制技术实现对发电机组的启停、调度和运行状态监测。控制技术可以确保发电机组的平稳运行,同时根据负荷需求进行优化调度,提高发电厂的效能和经济性。再如,电力系统中的输电线路和变电站通过自动化控制技术实现对电流、电压、功率因数等参数的监测和调节。控制技术可以实时监测电网状态,保证电网的稳定运行,并根据负荷变化进行电源切换、容量调节等操作。另外,电力系统中的负荷管理涉及对用户端的电力供应进行监测和调节。自动化控制技术可以实现对负荷的实时监测和预测,根据需求进行负荷调度和优化配置,以提高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效率。

(二)工业过程

电气自动化仪器仪表控制技术在工业过程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在工业生产线上,通过自动化控制技术可以对生产设备进行监测和调节,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优化。而且在化工、石油、炼钢等工业过程中,自动化控制技术可用于监测和调整参数,保证过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例如,通过控制温度、压力、流量等参数,实现对化学反应、物料输送和能源利用过程的精确控制。自动化仪器仪表是工业过程中的核心工具,用于测量和监测各种物理量,如温度、压力、液位等。通过自动化控制技术,可以对仪器仪表进行数据采集、处理和控制,实现对工艺过程的远程监控和调节。此外,自动化控制技术在工业过程中还广泛应用于能耗管理和节能优化。通过对生产设备和能源系统的监测和控制,可以实现能源的有效利用和消耗的优化,降低生产成本并减少环境影响。同时,自动化控制技术在工业过程中也用于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例如,通过自动化仪表对产品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及时调整工艺参数,确保产品符合标准要求。

结束语

电气自动化仪器仪表控制技术的发展对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保证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当然,目前的技术发展仍然具有可优化的空间,需要不断挖掘技术原理,加强技术应用,这样才能为电气自动化工程事业的发展形成有效的推动。

参考文献:

[1]程俊锋.电气自动化仪器仪表控制技术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29):155-156.

[2]姚树利,徐兆伟,张伟.自动化仪器仪表的控制技术分析[J].集成电路应用,2019,36(05):93-94.

[3]王丽艳.电气自动化仪表与自动化控制技术[J].电子技术,2021,50(07):172-173.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