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研究

郑辉 李庆功
  
科创媒体号
2024年10期
大石桥市教师进修学校 辽宁大石桥 115100 大石桥市向阳小学 辽宁大石桥 115100

摘要: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给人们生活、学习、工作带来了巨大变化,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同时也推动着教育教学的变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教学改革,开展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试点”。因此,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创新,将“互联网+”引入到教育教学中来,既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实现“中国梦”和培养创新人才的迫切需要。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融合、创新

一、建立完善的网络学习空间

网络学习空间是指利用计算机、移动互联网等技术,以实现教与学活动的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和社会化为目标,以课堂教学和课外学习为主要应用场景,支持师生开展教学、交流、评价等活动的网络虚拟空间。是对现有教育教学资源进行整合的平台,可以为学习者提供便捷的学习资源搜索和获取方式,支持学习者进行知识构建和自主学习。网络学习空间具有开放性、共享性等特点,能够为学习者提供良好的交流互动环境,促进学习者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网络学习空间还具有交互性、自适应性等特点,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是指每一位老师和学生都能在网上看到自己的“优课”,每个教师都能成为“优课”,每个学生都能成为“优课”。网络学习空间建设的主要目的是把优质教育资源转化为学习资源,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推动基础教育信息化教学改革。“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以“以网络为基础、以应用为核心”为指导思想,以“用优质的教育资源带动基础教育的发展”为目标,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核心。

二、加强教育资源建设,开发优质教学资源

近年来,教育部开展了“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的建设,建立了国家、省、校三级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体系。目前,该平台已整合了各地的优质教育资源,建立了一批国家、省、校三级优质教育资源库。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中精选适合自己教学的教育资源,同时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第一,要根据教学目标选取教学资源。教师在选择教学资源时,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和知识水平。第二,通过广泛选取教学资源,满足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挑选教学资源时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选择和整合。第三,要开发本地教育资源。为了丰富教师的教学资源库,各地积极开发本地教育资源。这些资源库涵盖了语文、数学、英语、道德与法治等9个学科,共7000多个教学资源,为教师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教学资源,并在课堂上灵活使用这些教学资源。教师要注重从本地教育资源中汲取养分,为教学提供丰富的素材,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第四,要重视优质教学资源的开发。为了确保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各地都注重优质教学资源的开发。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善于发现教学素材,挖掘教学资源,并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精心筛选适宜的教学素材,丰富教学内容。

三、建立数字化校园,实现资源共享

数字化校园是以校园网为基础,实现各种资源共享和利用的信息化校园,是一个学校现代化程度的标志,也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数字化校园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工程,数字化校园建设能有效促进学校管理与服务模式的创新,促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目前,数字化校园建设正朝着“一网三库四平台”的方向发展,即建立统一的信息门户网站,建设统一的数字化图书馆,建立统一的数字资源库,建设统一的网络教室。

数字化校园建设,将提高学校管理和服务水平。学校管理由传统的行政管理转向数字信息技术管理,使学校管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由传统的校园网转向以教学为中心的信息化网络平台,使学校管理更加方便、快捷和高效;由传统的校内办公向“网络化”转变,使学校办公更加方便和高效;由传统的单一渠道向多种渠道转变,使学校信息宣传更加广泛、高效。

数字资源库是对教育教学资源进行数字化、网络化处理,并以数字化形式存储起来的信息资源。利用数字化校园建设中形成的各种资源库,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资源、信息技术手段和网络技术等手段进行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

四、推动教学模式改革,创新教学方法

随着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教学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逐渐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其在教学活动中有更多的主动权、选择权和发言权。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创新对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育思想。为此,教师要转变自身角色,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要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鼓励学生利用网络信息技术自主收集信息、自主解决问题、自主评价结果。要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在课堂上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再是课堂上唯一的权威,教师也不再是知识的传递者、知识意义的传承者和知识传授过程中的主导者。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创新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新的方式。信息技术为师生搭建了互动交流平台,使师生能够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在交流中达到资源共享。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及时解答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

五、培养信息素养,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一方面要求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提高对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的认识,树立“互联网+”时代的教育思想和新的教学理念;另一方面要求教师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包括对信息资源的筛选和利用能力,对多媒体软件和工具的使用能力以及对课堂教学的组织和管理能力。教师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才能在未来社会中占据主动。因此,学校要加强对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的能力。学校要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教学水平。以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为背景,充分利用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加大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对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重要性的认识。

参考文献:

[1]雷朝滋.教育信息化:从1.0走向2.0——新时代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走向与思路[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杨滨,聂竹明,陶佳.网络学习空间环境下学生学习发展分析——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促进教与学深度变革实践反思之五[J].中国电化教育,2019,No.384(01):116-122.

[3]何克抗.学习“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对“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解读[J].中国电化教育,2012,No.311(12):19-23.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