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大师工作室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创新与实践

张冬柏 李堃 佟皓萌 王静雅 王娜
  
科创媒体号
2024年10期
天津市电子信息技师学院 天津 300350

摘要:大师工作室在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扮演者重要角色,本文通过对大师工作室的实际案例分析和实践经验总结,探讨了大师工作室模式在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的创新之处以及实践效果。从大师工作室的运营模式、管理机制、教育理念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揭示了大师工作室在培养学员实际技能、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方面的独特优势。最后,总结了大师工作室模式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的创新之处,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和推广该模式的建议,以期为高技能人才培养领域的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大师工作室;高技能人才;创新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8.1    文献标识码:A

供创新教育和实践机会,培养学员的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为他们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二、大师工作室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特点和优势

大师工作室是一个培养高技能复合型人才的综合平台,通过提供专业知识、实践项目和创新环境,培养学员具备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人才。

大师工作室具有创新教育方法、实践导向和产学合作的特点。即大师工作室采用创新的教育方法,鼓励学员主动思考、探索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通过参与校企合作项目、参加各类创新创业比赛等实践,不断激发学员的创新潜力,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同时注重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通过实践项目、实习机会等方式,让学员能够亲身参与真实的工作场景,提升实际操作能力。并且通过大师工作室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提供学员与企业接触和合作的机会,使学员能够了解行业需求、掌握最新的技术动态,帮助他们了解行业需求、建立职业人脉,并为他们的职业发展提供支持和指导,并在实践中得到指导和培养。通过大师工作室培养高技能人才具有高质量培养、职业发展支持和创新创业氛围的特点。

三、大师工作室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意义

工作室模式起源于西方手工作坊,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相对成熟的模式,国内对于工作室的建设起步较晚,尤其是对于技工院校大师工作室的建设和利用还处在探索阶段。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产业的升级调整,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变得越来越大,国家和社会对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问题也是高度重视。国家和政府不断出台相关政策,颁布相关职业教育的法律法规,鼓励高技能人才培养,包括建立健全各阶段教育体系、提供财政奖励政策等,以推进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发展。在此背景下,许多地区和学校开始进行教育改革,重视实践教育和职业技能培养,以满足市场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1.实践导向,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大师工作室注重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通过实践项目、实习机会等方式,让学员能够亲身参与真实的工作场景,提升实际操作能力。这种教育模式,用真实的项目实践为导向,更加贴近社会和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帮助学员更好地适应职业发展。

2.创新教学策略,培养创新能力。大师工作室采用创新的教育教学方法,鼓励学员主动思考、探索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而是成为了学生的指导者和伙伴。他们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需求、兴趣和学习风格,并根据这些信息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这样的教学方式确保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得教育真正变得以学生为中心。

3.产学合作,紧密联系市场。大师工作室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提供学员与企业接触和合作的机会,使学员能够了解行业需求、掌握最新的技术动态,并在实践中得到指导和培养。这种产学合作的方式符合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帮助学员更好地适应职业发展。

因此,利用大师工作室培养高技能人才具用较强的现实意义,既可以帮助学员更好地适应市场发展需求,具备更强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同时也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满足市场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促进产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四、大师工作室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创新实践与成效

(一)运行模式的创新与特点

技能大师工作室其运行模式主要包括院校大师工作室、企业大师工作室、、作坊大师工作室和联盟技能大师工作室四种模式。我校技能大师工作室是以“校企合作,共建共享”合作模式进行的,同时具备了院校和企业的特征。

在此运行模式下,大师工作室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核心理念是“学以致用”,即在实践中不断提升技能水平和创新能力。

1.导师+项目

大师工作室中的学员都要参加实际的项目,这些企业项目通常是真实的社会需求,具有实际意义,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项目实践,并实施的反馈和建议

2.知识+技能

大师工作室中的学员即要在实践中学习技能,还要在学院学习项目相关的学科知识,跨学科学习被视为对学生全面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关键,通过将不同领域的知识结合起来,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同时,在学习中还需要将自己的成果和心得分享给其他学员和导师,这样可以促进知识的交流和分享。

3.自主学习+团队合作

参与大师工作室项目的学员需要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学员们要有获取信息的能力,并对信息筛选和组合,将与项目相关的知识与技能提炼出来。对于项目来说,以团队的形式参与实践在学习中,学生需要与他人共同制定计划、分配任务、解决问题和最终呈现成果。从而提升自我和锻炼职业素养,为今后打下良好的职业基础。

(二)实践模式的创新与步骤

大师工作室高技能人才培养采用双导师制,引入企业导师,不同的企业项目所跟的企业导师不同,通过与各专业领域内的企业导师合作,让学生在实际项目中进行深度学习和实践。同时,为了保证培养的一致性,学院导师将全程追踪,校企通力合作,为培养出高水平的技能人才而共同努力。

1.导师队伍选拔

学院根据京津冀协同区域产业优势,结合自身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经层层筛选、考查,并考虑专业对口等因素。选拔了以张冬柏教师为主的导师团队,其中绝大多数导师都来自智能控制系,导师们都具备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深厚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教学能力。

2.学生招募与选拔

学院公开招募有潜力和兴趣的学生参与大师工作室项目。根据实际情况并结合智能控制系专业群建设和发展需求,大师工作室与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等相关专业联合开展了“机器人二课堂、专业技能训练、技能大师工作室”多级多方向递进式学员选拔。

3.项目定义与规划

学院导师与学生共同确定项目的目标、范围、时间表和预期成果。在此过程中企业导师全程参与,解释企业项目,确保项目不脱离实际应用,并且定义项目的具体任务和工作计划,明确学生的责任和角色。

4.实践项目执行

学生按照项目规划和任务分工,积极参与实践项目的执行。导师与学生进行定期的指导和辅导,提供专业知识、经验分享和解决问题的指导。导师通过讨论、评估和反馈,帮助学生提高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在实际项目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设计、研究、实施和评估等工作。

5.成果展示与评估

学生完成实践项目后,进行成果展示和总结报告。导师和相关专业人士对学生的成果进行评估和反馈,提供改进意见和建议。

通过以上实践加理论的学习模式,大师工作室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贴近实际的学习环境,培养出具备高水平技能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三)技能大师工作室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成效

1. 提高学习动力和兴趣

在教育领域,学生的学习动力是决定其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大师工作室通过其独特的教学方式,个性化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感到被重视和理解,从而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动力。实践模式可以让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应用所学知识,增加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实践,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到知识的应用和作用,从而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相关内容,提高学习动力和兴趣。

2.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

实践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让他们通过实际项目、实习机会等方式,亲自参与真实的工作场景,提升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这种培养方式可以更好地满足市场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在就业市场上具有更强的竞争力。企业和用人单位更倾向于招聘有实际操作经验的学生,降低培训成本,实现即招即用。

3.培养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实践模式强调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在实际操作中,学生需要不断思考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于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非常有益,使他们具备更强的竞争力。

在工作室培养出来的学生,其在学校学习期间已完成了很多实际项目锻炼,具备了丰富的实际经验和能力,通常在就业市场上具有更强的竞争力。企业和用人单位更倾向于招聘有实际操作经验的学生,降低培训成本,实现即招即用,故此模式培养的学生更容易找到满意的工作机会。

4.促进产学合作,提升教育质量

工作室模式使得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更加密切,学校能够更好地了解企业的需求,而企业也能够更好地参与到学生的培养过程中,提供实际的指导和支持。这种校企合作产学一体,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使教育更加贴近市场实际需求。

因此,技能大师工作室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实际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提高学生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有利于推动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四、结束语

技能大师工作室引领了我院智能控制系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建设,在“技能大师工作室”平台下,积极开展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改革,与专业群共同探索建设。我院打造了校企协同,共建共享的教科研修与创新创业平台。依托技能大师工作室,对接企业项目,解决了多项技术难题,培育、推广、转化了多项教科研成果,有效推动了我院教师团队的科研能力、企业服务实践能力,产教融合一体化教学能力的提升,助力培养学生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和创新创业能力进一步提高,进而促进技工院校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章国信,张华玲,郑晓敏.基于大师工作室的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以蟳埔女服饰大师工作室为例[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37(05):50-53.

[2]余洪伟,贾景生,付梓轩等.基于技能大师工作室的无人机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科技风,2023,(25):29-31.

[3]汤邦彦,蒋余静.依托大师工作室的“层级递进”高职人才培养路径研究——以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为例[J].才智,2023,(25):151-154.

[4]姚瑞敏,陈清胜,白雪清等.技能大师工作室赋能高职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以山西工程职业学院智能制造技能大师工作室为例[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3,39(04):92-96.

[5]刘芽南.基于“大师工作室”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研究[J].现代农村科技,2023,(09):110.

1基金项目:2023年天津市职成教学会、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科研课题“基于大师工作室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研究”(课题编号:XHXB2023B058)。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