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熏陶下的“1+x”互融体验式德育教学研究

方达妮
  
科创媒体号
2024年20期
南宁市江南区群益小学 广西南宁 530000

摘要:弘扬传统文化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从传统文化中汲取优秀的养料,提升德育教育是现阶段小学教育的必要内容。只有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下去,并深入的吸取其中的德育思想用于己身,才能为国家、为社会培养更优秀的人才,为国家创造更美好的未来。身为教育工作的先行者,就需要把“1+x”互融体验式德育教学方法用于传统文化的教育活动当中,只有这样才能让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流入到学生们的心间,成为学生们成长路上的助力。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x”;德育教学;策略

引言:中华文化向来具有着深邃的含义,能够给人们更多的启迪,因此继承和发扬中华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教育的重点内容。现阶段需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德育教育相结合,进行多方面的教学,以帮助学生们在道德、品质、文化、思想和精神风貌方面都有质的提升。“1+x”互融体验式德育教学结合了多种教育模式,真正把课堂变得更活跃,也让各项资源运用的更全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品质,也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更顺畅、高效。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熏陶下的““1+x””互融体验式德育教学策略有:

一、构筑校园中华文化季 强化德育体验

“1+x”互融体验式德育教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代表着教育方法的多样化开发,也代表着互融式教育走入新的领域。传统思维中,德育教育代表的是思想政治方面的思考,要求学生们在行为品质和基本认识上能够着力展现其教育成果。但现阶段“1+x”互融体验式德育教学,把传统文化的理念与现代化思维相结合,让教育课程成为了主体的同时,也让多种教育资源成为了辅助性资料,真正帮助学生们走入了更新的教育纪元,也让学习品质在积极的引导下得到充分提升。至此,校园中华文化日的建立,让德育教育的体验感与传统文化形成了互通,既升了学生的学习品质,也让教育环境更加的热烈美好。

比如在校园中华文化日的构筑上,要结合现代思维的校园文化互动模式,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思想渗透其中,让学生们去体验、去感受、去运用、去创新,进而展现自己在中华文化方面的理解,并提升自己的德育思想。教师可以在课堂教育的同时,在校园创办独特的文化节,包括传统文化的节日活动和校园创新性宣传,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在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创建活动上,以12个节日为主来开展多样化的活动,在不同的月份开展不同的节日,通过文化宣传的模式来加强教育成效。利用不同的节日开设不同的庆祝活动,邀请校园师生参与其中,作为观看者、欣赏者和创作者去展示节日的特色和才华,并在过程中宣传德育思想,教导学生们去在校园文化活动日展现自己的道德品质。同时,要经由校园性的宣传活动来提高学生们的德育思想,包括要通过校园的广播站来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品质。比如端午节与屈原投江的爱国主义思想就是德育思想上的重要内容,可以通过广播宣传的方式来着力的将传统文化与德育思想宣传出去,也可以邀请学生们自由的投稿,把自己的理解化为文字展示出来。还可以开展文化长廊和宣传栏活动,让学生们针对不同的节日去做文化宣传,既提升了自己的传统文化思维,强化了德育思想,也让良好的文化宣传出去,达到了共同成长的目标。多样化的活动加上积极的宣传,就可以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出去,也能够把课堂的教育形成有效的补充。这种互融式体验,真正实现了课堂教育和校内活动的有效结合,也让学生们的参与度有所高。

二 、古典名著多媒体教育 加深文化熏陶

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必然要通过多种多媒体教育模式来进行加持,这样既可以让课堂教育的成效得以显现,也能够让课后活动丰富课堂的教育成效,真正提高“1+x”的互融体验式德育教育力度。而开展多媒体古典名著的体验和扮演活动,则是加深传统文化学习力度、提高道德品质的重要基础性教育方式,既符合“1+x”的教育需要,也能让创新的教育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例如,可以以《三国演义》这部经典的名著为主来开展多媒体教育活动,选取其中的选段,通过多媒体视频播放的形式,让学生们进行观看,并通过视频录制的的形式,让学生们去演绎其中的优秀品质,在内心形成良好的道德思维。在《三国演义》的德育教育过程当中,着重讲解了道德价值观的建设,就是要有恒心、有毅力、做人要有态度、要有端正的思想,不害怕磨砺和碰壁,也要在众多困难中去积极的尝试,把自己最好的表现展示出来。学生们在学习了这方面理论之后,内心对德育思想的道德价值观有了一个基本的认知,但是在实践方面仍然缺乏一定的理解。因此教师开展了多媒体的视频名著观赏活动,让学生们来了解三顾茅庐这一故事的时代背景和艺术价值,在视频的观看过程当中,学生们了解到了刘备在道德价值观上面的优秀之处,也在内心认识到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要怎么做。学生们观看完成后感触颇深,也对这段古典名著产生了积极的阅读兴趣,此时,教师要求学生们来进行一次趣味性的故事演绎活动,让学生们分别扮演三顾茅庐中的经典人物,学习他们的台词然后上台表演,通过自己的发明创造去配饰合适的服装道具,然后通过视频录制的形式来宣传道德思想。在这样的演艺活动当中,学生们尽情展现自己对道德价值观的理解,也对古典名著产生了积极的学习兴趣。这种融合性教育既符合“1+x”的互融体验,还满足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推广,学生们对古典名著的理解更深刻,对德育价值观的理解也就更全面。

三 、地域传统文化的协同 提升德育情感

走出校园环境的教育模式是非常符合“1+x”互融体验式德育教育思想的,校外资源极其广阔且非常典型,很容易受到学生们的喜爱。同时,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地域文化有极具地方特色,容易引发学生的共鸣,此时将两者相结合,既容易让德育情感得到激发,也容易让学生的中华传统文化自信得到建立。两者相辅相成,教育成效会成倍增长,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表现也会持续加强。

例如,可以开展传统地域文化的深度学习活动,邀请学生们走出既定的校园环境,到古典的景观环境中去体验古代文明的艺术特性,并从中挖掘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思想。在参观地方性的古代建筑的时候,学生们发现很多中国古代建筑其实包含了传统文化中的深邃理念和德育思想中的丰富价值,有的学生会发现古代建筑均有一个特点,就是非常的均衡,这种均衡表现为一种对称美和轴线美,既对称布局合理,显得非常有序。这时,教师讲解了中国在建筑设计方面的一些特点,这种特点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礼仪和孝道思想有关,古人们钟爱长幼有序、尊重孝道、期待家庭和睦、也热爱和平,因此他们会用这种和谐对称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家庭环境的一种期盼。同时还根据建筑以前的居住故事,讲解了古代人在孝道上的优势表现,学生们感触颇深,也深入的恳谈了自己之后如何感恩父母老师的具体方法。在老师的讲解和学生们的参观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地方建筑之美展现到了学生的面前,其道德思想也在潜移默化中渗透到了学生们的内心。这种把课堂转变为实景的教育模式,既符合“1+x”的教育思维,也让德育思想和传统文化在不知不觉中传播到每一个学生的内心。

结语:

综上所述,利用好“1+x”互融体验式德育教育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学习品质,也能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德育教育相结合,真正提升学生的思想和文化,让良好的品质和积极的文化自信在学生们心中共同建立。

参考文献:

[1]王晓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德育融合的教学模式探究[J].教育实践与研究, 2022(6):3.

[2]付珊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体验式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J].散文百家(下), 2019(7).

[3]冉波.基于"文化自信"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J].休闲, 2020.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