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铝碳酸镁咀嚼片配合雷贝拉唑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研究铝碳酸镁咀嚼片配合雷贝拉唑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69例,按照信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35例、34例。对照组采取铝碳酸镁咀嚼片治疗,观察组采取铝碳酸镁咀嚼片配合雷贝拉唑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症状恢复正常的时间。 结果:观察组症状恢复正常的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慢性胃炎患者采取铝碳酸镁咀嚼片配合雷贝拉唑治疗,能够减少症状恢复所需时间,值得广泛应用。
关键词:慢性胃炎;铝碳酸镁;雷贝拉唑;临床效果
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病,其发病原因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生活压力、精神紧张以及不规律的饮食习惯等因素有关,该病往往会导致患者上腹部隐隐作痛,并且食欲下降,病情严重者可能会引起胃粘膜糜烂和微量出血问题。如果不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可能会对患者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并增加并发症如胃出血、胃穿孔和恶性变化的风险[1]。治疗慢性胃炎时,降低胃酸分泌并清除幽门螺杆菌是关键。铝碳酸镁咀嚼片是常见的胃黏膜保护剂,它能中和胃酸,缓解反酸、腹胀等症状,然而,该药物长期单独使用效果不佳。慢性胃疼常用药雷贝拉唑是质子泵抑制剂,能抑制胃酸分泌,改善患者症状[2]。故本研究通过对我院202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采取铝碳酸镁咀嚼片配合雷贝拉唑治疗,探究铝碳酸镁咀嚼片配合雷贝拉唑对慢性胃炎的治疗效果,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69例,按照信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35例、34例。观察组男18例,女17例;年龄23~54岁,平均(36.10±2.94)岁;病程1~11d,平均(6.21±1.08)d;轻度胃炎15例,中度胃炎16例,重度胃炎4例;对照组男19例,女15例;年龄22~58岁,平均(35.98±3.11)岁;病程1~10d,平均(6.36±1.17)d;轻度胃炎12例,中度胃炎18例,重度胃炎4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许可。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相关伦理原则。
1.2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根据《中国慢性胃炎诊治指南(2022年,上海)》[3]的规定,符合慢性胃炎的诊断标准;(2)出现上腹部疼痛、饱胀、灼热感、嗳气、恶心呕吐和食欲不振等一系列症状;(3)经过体液和内窥镜检测得到确认;(4)患者与家属已充分理解研究内容且自愿签字参与。
排除标准(1)孕妇、哺乳期妈妈、备孕期妇女;(2)患有胃息肉、消化性溃疡以及其他胃肠疾病;(3)对研究用药(雷贝拉唑、铝碳酸镁咀嚼片)过敏者;(4)甲状腺、血液、免疫等系统有病变;(5)最近1个月使用过质子泵抑制剂、抗生素等相关药物进行治疗;(6)精神异常或无法正常沟通者。
1.3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铝碳酸镁咀嚼片治疗:铝碳酸镁咀嚼片(生产厂家: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3410;规格:0.5g),餐后1~2小时服用,1片/次,3次/d。
观察组患者接受铝碳酸镁咀嚼片配合雷贝拉唑治疗:雷贝拉唑钠肠溶片(生产厂家:卫材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080041;规格:10mg),10mg/次,1次/d。
两组患者均进行14d的治疗。
1.4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恢复正常的时间,症状包括上腹疼痛/胀气、食欲不振、烧灼/反酸等。
1.5统计学方法
本院通过SPSS21.0统计软件包分析研究,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符合正态分布,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相对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症状恢复正常的时间比较
观察组症状恢复正常的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和饮食模式变化,胃肠负担不断增加,胃病患病人数逐渐上升。主要威胁群体包括不良饮食习惯、高压环境以及过度饮酒吸烟者,且年轻化趋势明显。我国胃病排行榜首位是慢性胃炎,其主要原因是胃黏膜发生炎性反应。在疾病初期,患者往往没有明显症状,仅有消化功能受损的表现,如食欲不振、进食量减少。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会出现反酸、胃灼热、恶心呕吐和上腹痛等不适。慢性胃炎的病程长、复发率高、难以根治,如果得不到适当的治疗,将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职业生涯,降低生活质量。
当前西医疗法主要依靠抗酸疗法治愈慢性胃炎。其中,铝碳酸镁作为优良的抗酸剂,能迅速、持久而柔和地抑制过度的胃酸分泌,同时释放内皮生长因子,有助于构建层状网络晶格结构的胃粘膜保护层,复原胃的屏蔽功能并加强修复伤痕,防止胃蛋白酶活化,辅助溃疡部位迅速愈合[4]。但仅依赖该药物尚无法彻底恢复胃动力,单用铝碳酸镁效果不佳。
雷贝拉唑为质子泵抑制剂,能够高效抑制胃酸分泌。其作用原理是通过影响胃壁细胞中的H+-K+ ATP酶,形成稳定复合物,提高胃酸pH值[5]。雷贝拉唑具备显著抗菌效果,药效卓越,可抑制基础及刺激状态下的胃酸分泌;同时因其起效迅速且抑酸效果持久,该药物可在胃壁细胞表面聚集,降低酶活性,进一步抑制胃酸分泌,减轻胃酸对胃黏膜的侵蚀,提升胃黏膜保护屏障功能。
观察组症状恢复正常的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用药可以显著降低患者胃蛋白酶活性,减轻胃黏膜损伤,进而修复胃黏膜。该疗法可以良好的生物利用率,降低溃疡反应,提供胃黏膜保护,发挥理想的抗菌作用,增强黏膜血液供应,进而加速缓解症状,控制病情,提高治疗效果,提升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对慢性胃炎患者采取铝碳酸镁咀嚼片配合雷贝拉唑治疗,能够减少症状恢复所需时间,且临床效果良好,值得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余正庭.雷贝拉唑联合铝碳酸镁咀嚼片治疗对慢性胃炎患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黑龙江中医药,2023,52(3):112-114.
[2]刘俊杰.气滞胃痛颗粒联合铝碳酸镁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20,35(7):1412-1416.
[3]房静远,杜奕奇,刘文忠,等.中国慢性胃炎诊治指南(2022年,上海)[J].胃肠病学,2023,28(3):149-180.
[4]高红霞.泮托拉唑、多潘立酮片和铝碳酸镁三联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4(16):35-37.
[5]姜立峰.分析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慢性胃炎的效果[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1,15(5):176-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