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核心素养导向视角下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实践研究

皇甫娇娇
  
科创媒体号
2024年32期
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新华小学 454450

摘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重视教学内容的结构化整合,而大单元教学便是一条主要的实践渠道。小学数学教师应优化现有的大单元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为目标,认识到大单元教学的意义,建立成熟的教学体系,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提出有效的大单元教学策略,实现素质教育提出的教学目标。基于核心素养目标的指引积极探索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创新设计,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准确定位核心素养教育的要求,合理设计教学主题思想和教学目标,支持学生对数学课程知识的整体性思考,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更加全面、深入。基于此,本文根据核心素养导向视角下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实践策略予以分析。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实践

前言:基于核心素养的引领促进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活动的全面创新,逐步构建特色的单元整体教学指导模式和教学支撑体系,能引发学生对课程知识的主动学习和深度思考,从而提高学生对课程知识的学习成效。因此,新时期教师从核心素养教育入手,应该解析单元主题思想,并明确整体教学的要点,有效促进小学数学单元教学活动的全面创新。

一、核心素养导向视角下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实践意义

小学数学大单元将多个相关的数学概念、技能和应用融合在一起进行学习。它不仅强调对基础知识的扎实掌握,还注重学生对数学之间的联系和整体认识的建立。小学数学大单元要求学生在一个主题或概念中进行深入学习和探究。学生需要在多个层面上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巧,并进行更深入地思考和应用。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科学习中的关键能力和素质,对学生的综合发展至关重要。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是提高他们数学学习质量和能力的关键。大单元的设计旨在通过学科核心素养视角,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数学交流能力。

首先,针对整体教学的特点,设计具有系统性和连贯性的学习活动。教师应先明确整体的教学目标,然后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一系列有机衔接的学习任务。这样可以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逐步深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其次,注重学习活动的多样性和趣味性。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应设计丰富多样的学习活动,如探究性学习、实践操作、数学游戏等。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加学习的乐趣,促进他们更好地参与和探索。

最后,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合作性。在整体教学中,学生应成为学习的主体,发挥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合作任务,让学生在小组中共同解决问题,分享思路和答案。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相互学习、相互促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1]。

二、核心素养导向视角下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实践策略

(一)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核心素养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包括认知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社交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探索适合的教学方式,并尊重学生的想法,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自主学习、自主思考。对此,教师在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小学数学单元整合教学模式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学习过程,发现知识、分析知识、运用知识,帮助其掌握单元数学知识点。

例如:在《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大单元教学时,本单元主要学习求取多边形面积的方法以及平面图形面积公式的形成过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梯形的图片,让学生回忆自己对梯形的了解,以及还想知道关于梯形的哪些知识,以此引出“梯形的面积”。之后教师让学生两人为一组对梯形的面积展开自主探究,每个小组完成探究后需要进行小组汇报。第一小组汇报:我们剪出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之后计算出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因为两个梯形是相同的,所以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除以2就可以得出一个梯形的面积。第二小组汇报:在梯形中做对角线,沿着对角线剪出三角形,之后计算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加可以得出梯形的面积……以此突出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探索数学问题,并且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也会产生思维碰撞,教师应在大单元教学中积极让学生进行实践,自主探索平面图形的面积,以推动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还能通过小组合作树立合作意识。

(二)设定单元教学目标

教师在明确单元主题思想的基础上需要细化核心素养、设定单元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需要对核心素养的内涵进行深度分析和系统论证,然后从核心素养的角度探索单元教学目标的优化设计,从而引导学生对单元整体内容的思考和探究,使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得到高效化的训练,切实提升单元综合教学指导成效。

例如,在《百分数(一)》单元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先确定核心素养的内涵,然后根据核心素养的内涵系统化地设计教学目标。根据核心素养的要求,教师可以设定单元整体教学目标:

数学抽象能力:学生能够理解百分数的抽象概念,将其与具体情境相结合,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百分数的本质特征,形成对百分数的准确认知。

逻辑推理能力:学生能够通过逻辑推理,理解百分数与分数、小数之间的关系,并能准确地进行互化;学生能运用百分数的知识,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进行合理的推理和判断。

数学建模能力:学生能够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运用百分数的知识构建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模型的建立和求解,学生能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直观想象能力:学生能通过直观的图形、图像等方式,理解百分数的概念和运算过程,增强对百分数的直观感知。

数学运算能力:学生能熟练掌握百分数的计算方法,包括百分数与整数、小数、分数的运算,提高运算的准确性和效率。

在合理确定单元整体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参与到单元整体知识的探究学习中,从而提高核心素养教育的综合效果,使小学阶段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得到有效开展[2]。

(三)扩展思维导图

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的关键阶段,而在数学教学中,一种融入思维导图的教学方法被广泛运用。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在数学教学中,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教师和学生建立清晰的逻辑框架,将抽象的数学概念有机地组织起来,使学生更易于理解和记忆。

例如,在小学数学“统计”单元教学中,融入思维导图的教学方法能够增强学生对数据分析和整理的能力。比如,在学习调查和数据收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思维导图,将各种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和比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数据。通过思维导图,学生可以清晰地看到数据之间的关联和规律,进而深入思考数据的意义和应用。同时,融入思维导图的教学方法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非常重要。思维导图作为一种灵活而有趣的工具,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思维导图对所学知识进行评估和批判,进一步提高其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

总结: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用大单元整体式教学,能够突出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重点,理清教学要点。教师应通过采取科学的方式有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提高其学习效率,以此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在新时代中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宏伟.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实践——以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乘法”单元整体教学为例[J].辽宁教育,2024,(13):93-96.

[2]吕玲.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研究[J].考试周刊,2024,(23):105-108.

[3]谢真.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大单元整体教学研究[J].考试周刊,2024,(22):75-79.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