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滑模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滑模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有重要意义。它具有高效、连续作业等优势。能提升工程质量与速度,降低成本。在混凝土施工等多方面发挥关键作用,适应多种复杂施工环境,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发展进程里占据不可或缺的地位。
关键词:滑模技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应用
引言:水利水电工程对国家发展至关重要。随着工程建设要求不断提高,施工技术的创新与优化成为关键。滑模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它能够有效解决传统施工技术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高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因此对滑模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滑模技术概述
1.1滑模技术的原理
滑模技术是一种在混凝土浇筑施工中广泛应用的技术。其原理基于模板系统沿着特定轨道或支撑结构滑动,在滑动过程中连续进行混凝土浇筑作业。模板系统由模板、围圈、提升架等部件组成。在施工时,通过液压千斤顶或其他提升装置提供向上的动力,使得模板系统能够以一定的速度均匀上升。混凝土在模板内不断被浇筑,随着模板的上升,新浇筑的混凝土逐渐凝固成型。这种技术能够保证混凝土结构的连续性和整体性,减少施工缝的出现,从而提高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1.2滑模技术的特点
滑模技术具有多个显著特点。其一,施工速度快。由于模板系统的连续滑动,不需要像传统模板施工那样频繁地拆卸和重新安装模板,大大节省了施工时间。例如在大坝施工中,能够快速地完成大面积的混凝土浇筑工作。其二,混凝土成型质量高。在滑模过程中,混凝土受到均匀的振捣和挤压,能够有效地避免出现蜂窝、麻面等质量问题,使得混凝土表面光滑、密实。其三,节省材料。与传统模板相比,滑模系统可以重复使用,减少了模板材料的消耗。其四,对施工场地要求相对较低。滑模技术可以在较为狭窄或复杂的地形条件下进行施工,这对于水利水电工程中经常遇到的山区等复杂地形非常有利。其五,安全性较高。滑模系统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考虑到了整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和安全措施的设置,能够有效避免施工过程中的坍塌等安全事故。
2.滑模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适用性
2.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环境的要求
水利水电工程往往处于复杂的自然环境中。在地形方面,许多工程位于山区,地势起伏较大,施工场地狭窄且不规则。滑模技术的灵活性使其能够适应这种复杂地形,例如在山区的小型水电站的输水管道施工中,滑模可以沿着管道的设计线路进行施工,不受地形的过多限制。在气候方面,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可能面临高温、低温、潮湿等不同气候条件。滑模技术在不同气候下仍能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如在高温环境下,通过合理安排混凝土的浇筑时间和养护措施,利用滑模技术的快速施工特点,减少混凝土在高温下的暴露时间,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2.2滑模技术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需求的匹配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对结构的整体性和耐久性有着较高的要求。滑模技术能够满足这一需求,通过连续浇筑混凝土,形成整体结构,减少施工缝的存在,从而提高结构的整体性,增强结构抵抗水流冲刷、地震等外力作用的能力。在水利水电工程中,许多结构如大坝、水闸等需要具有精确的尺寸和形状。滑模技术可以通过精确的模板设计和施工控制,保证结构的尺寸精度和形状符合设计要求。同时,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工期往往较为紧张,滑模技术的高效施工特点能够有效地缩短工期。例如在大坝的施工中,采用滑模技术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大量的混凝土浇筑工作,提前实现工程的蓄水和发电等功能,与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需求高度匹配。
3.滑模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方式
3.1在混凝土浇筑中的应用
滑模技术在混凝土浇筑工程中有着独特的应用价值。在水利水电工程里,混凝土浇筑是构建稳固结构的关键环节。滑模技术能够实现混凝土的连续浇筑,这一特性极大地提高了浇筑效率。它通过特殊的模板系统,沿着预先设定的轨道滑动,在滑动过程中不断进行混凝土的灌注与成型。这种连续作业方式减少了施工缝的产生,从而增强了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和密封性。从结构性能角度来看,由于浇筑过程的连贯性,混凝土内部的应力分布更为均匀,能够更好地承受水利水电工程运行过程中的各种荷载,如水流的冲击力、结构自身的重力等。同时,滑模技术在混凝土浇筑中的应用还能够有效控制混凝土的成型质量,确保其外观平整、尺寸精确,符合水利水电工程严格的质量标准。
3.2在大坝施工中的应用
大坝作为水利水电工程的核心建筑,对施工技术有着极高的要求,滑模技术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大坝施工中,滑模技术能够适应大坝复杂的结构形状,无论是重力坝还是拱坝等不同类型的大坝结构,都可以借助滑模技术进行高效施工。滑模可以沿着大坝的坡面或曲面平稳滑动,保证了大坝表面的光滑度和坡度的准确性。在施工过程中,滑模技术能够快速地将混凝土浇筑成大坝的主体结构,减少了施工周期,降低了施工过程中的风险因素。而且,滑模技术在大坝施工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大坝的整体稳定性。由于其连续浇筑的特性,使得大坝的混凝土结构更加致密,能够更好地抵抗水流冲刷、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影响,保障水利水电工程的长期稳定运行。
4.滑模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发展趋势
4.1技术改进方向
滑模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技术改进方向有着多方面的考量。一方面,在模板材料方面有着改进的潜力。目前的模板材料虽然能够满足基本的施工需求,但随着工程要求的不断提高,研发更轻便、强度更高且耐久性更好的模板材料是必然趋势。例如,新型复合材料的探索与应用,能够减轻滑模的自重,从而降低对提升设备的要求,提高施工的安全性和效率。另一方面,滑模的控制系统也需要不断优化。精准的控制系统能够确保滑模在施工过程中的滑动速度、方向以及定位更加准确。通过引入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和自动化控制算法,实现滑模的智能化操作,减少人工干预带来的误差。利用建筑信息模型(BIM)等数字化手段,在施工前对滑模施工过程进行模拟,提前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优化,从而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
4.2与其他技术的融合趋势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领域,滑模技术与其他技术的融合趋势日益明显。与预应力技术的融合是一个重要方向。在水利水电工程中,许多混凝土结构需要承受巨大的荷载,预应力技术能够预先在混凝土结构中施加应力,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当滑模技术与预应力技术相结合时,可以在滑模施工过程中同步进行预应力筋的铺设和张拉等操作,既保证了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又提高了结构的力学性能。另外,滑模技术与绿色施工技术的融合也备受关注。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也需要更加注重节能减排。
结语:滑模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技术不断发展,其应用方式将更加多样化、高效化。适应工程发展需求,不断提升工程的质量与效益,推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迈向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向仕林.滑模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居舍,2019(25):55.
[2]马杜,王豫杰.锦屏二级水电站滑模设计及施工工艺浅析[J].陕西水利,2019,No.226(11):126-128.
[3]马清新.滑模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运用重点探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No.427(05):178-179+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