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五感写作法的高中英语读后续写实证研究

姚晓霞
  
科创媒体号
2024年38期
廉江市第三中学 524400

摘要:在考试和备考的实践中,续写例文的创作过程通常包括构建和优化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互为补充,构建的良好性为优化提供了基础,而优化的合理性则为构建的文段增添了美感、视觉效果和生动性。基于这样的认识,本文以2024年全国卷I高考英语读后续写真题为例,深挖读后续写“五感写作法”思维促学优势,以期探索读后续写构建与优化的基本方法。

关键词:五感写作法;读后续写;思维促学

一、五感写作法

在协同理论的视角下,县域高中读后续写中的五感写作方法,旨在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并显著体现读后续写在教育过程中的价值。该方法鼓励学生在深入理解原文内容的基础上,以作者的身份进行沉浸式的深度思考。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真正与原文作者在时空上产生共鸣,从而增强协同效果。最终,这种深度思考与共鸣将促使学生形成具有拉平效应的情节构筑方式。具体而言,五感写作可围绕视觉(see)、听觉(hear)、语言(say)、动作(do)、感觉(feel)这五个维度展开,为学生提供一个多维度、操作性强的情节构筑分析框架。

二、实践案例分析

(一)语篇分析

本篇阅读文本是关于社会类的主题,讲述了主人公“I”在异国他乡出差途中,与出租车司机协商解决车费支付问题的故事。旨在引导学生讲诚信、守承诺,学会感恩以及赞扬出租汽车司机以人为本、宽以待人的品质。该语篇续写人物简单,故事冲突清晰,解决问题方式明显,文章以“信任”和“守诺”为主线,围绕“我”因支付困难向司机赊账并作出承诺——司机表达信任与理解——“我”和司机兑现承诺来串联故事情节。该故事语言直接且质朴,学生读完后能产生共鸣与反思。

(二)五感写作助力情节构建(do see say feel think)

1.破圈——写好“4个1”

①首段衔接句

②一二段上下呼应句

③二段衔接句

④结局,升华主旨句

2.共情——每段构筑两个微情节(用中文写出两个可能的情节)

3.整合——运五感写作 拓情节发展(用英文回答每个问题)

①How did I feel?

②What did I do?

③What did Gunter do?

④What promise did I make?

①What did I say?

学生在富有情境的语言实践活动中内化所学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通过交流与互动活动,将外在知识转化为个人理解并进行交流。

五感写作在此环节可以起到以下明显作用:1.检测学生续写主题协同的能力2.引导学生关注读后续写情节协同.3.检测学生通过五感写作法,厘清续写情节构建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续写情感协同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

教师需清晰界定迁移写作的具体标准及预期成果,即“提供一篇范例文章,组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展开讨论。要求学生严格按照以下步骤理解原文:把握四个核心要素、提炼两个关键情节、运用五感写作法增添细节。期望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学生能够充分交流观点,激发创新思维,共同创作出情节波澜起伏、细节描绘细腻且主题鲜明的续写文章,以此进一步巩固所学的读后续写技巧与五感写作法。”

三、读后续写五感写作法思维促学

读后续写作为一种富有创新性的题型,有效地融合了阅读与写作两大要素,显著促进了学习者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提升。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在面对读后续写任务时,往往会遇到诸多挑战。例如,对续写内容的主题与立意理解出现偏差,从而导致情节构思偏离正确方向;或者续写内容过于空洞,缺乏足够的细节与深刻的内涵,难以构建出完整且引人入胜的故事框架。为了有效应对上述难题,本课程精心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并运用4W策略,深入剖析文章,精确提炼细节信息及主旨核心;2. 引导学生灵活采用四个“一”、两个情节规划框架以及“五感写作法”,精心雕琢情节内容,使续写故事逻辑严密、情节生动;3. 培养学生通过考场文章点评进行精准自我定位,并激发其自我提升写作水平的内在动力;4. 加深学生对诚实、助人品质深刻内涵与多元价值的理解,并能在写作实践中巧妙融入,实现知识的迁移与创新应用。

在教学实施初期,教师首先引导学生阅读文本材料。针对高三学生的认知层次,设计了四个学习任务:获取文本基本信息、基于四个“一”进行续写、构思两个情节、运用“五感写作法”构建情节。这些任务以问题为导向,通过解决问题作为主要教学策略。在续写过程中,注重段落首尾呼应、预设结尾以及主题升华,依据逻辑发展填补情节空白,从而构建完整的故事框架。最后,在学生完成写作任务后,进行恰当的评价与反馈。通过学生互评、自评等多种形式,促使学生以评价促进学习,检验学习成效,并据此调整学习策略。

四、结语

五感写作法针对不同类型读后续写故事,运用“四个一:第一段首句、第一二段衔接句、第二段首句、第二段结尾升华句”“两个微情节”“五感联想&运用:问题链”的思维导图模式进行对五感写作进行分析,旨在为县域高中教师和学生提供对读后续写的思路参考。

五感写作法系《协同视角下县域高中英语读后续写五感写作路径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堂日常训练是在深入探讨协同视角下县域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困境的基础上,结合学生耳熟能详的故事绘本、近年省内外高质量高考模拟试题、以及近年高考读后续写真题充分展示了五感写作操作框架的可学性、可行性、科学性的探究实践,以期提升教学实效。希望能为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提供有益的启示与参考。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刘月霞、郭华.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理论普及及读本)[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3]薛静波.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中写作支架的有效搭建[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

[4]王初明.读后续写:提高外语学习效率的一种有效方法[J].外语界 .

注:本论文是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2022年度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项目“协同视角下县域高中英语读后续写五感写作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2YQJK24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