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深入践行“四下基层”工作制度,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
“四下基层”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宁德工作期间亲自倡导和推动的工作制度,是党员干部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法宝,对于深入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所忧、更好地把群众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做透,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为此,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需要继续传承弘扬好“四下基层”工作制度。
一、深刻理解“四下基层”工作制度的重大意义
1、“四下基层”工作制度是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继承创新
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习近平总书记把这样一种相信人民、依靠人民、为了人民的群众观点结合宁德当时的时代背景、当地的发展实际,沉淀为“四下基层”工作制度。“四下基层”是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继承和创新,它根本上源于习近平总书记一以贯之的深厚人民情怀,始终体现了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创造者的深刻原理,是执政为民、当好公仆的必修课、基本功。
2、“四下基层”工作制度是对党优良传统的继承创新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法宝。“四下基层”所蕴含的立场、观点、方法,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人民立场、群众观点,是对我们党坚持群众路线这一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创新。经过多年的生动实践,“四下基层”工作制度已成为全国党员干部践行群众路线的重要载体,必须在新时代一以贯之地继承和弘扬。
3、“四下基层”工作制度是干部作风建设的基本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一线,增强同人民群众的感情,学会做群众工作的方法,从基层实践找到解决问题的金钥匙,促进各项工作推陈出新、取得突破。“四下基层”工作制度要求既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到”基层,有利于促进党员干部沾上“土气”、承接“地气”。新时代要传承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作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一线,解民忧、办实事、促发展。
4、“四下基层”工作制度是做好群众工作的有力武器
“四下基层”工作制度的实质是解决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有利于联系群众、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当前,随着群众利益的多元化、群众对象的多样化、群众工作的复杂化,坚持好“四下基层”工作制度也就日益重要。用好“四下基层”工作制度,主动适应新形势新特点新挑战,才能更好地掌握民意、纾解民困、增进民情。
二、全面把握“四下基层”工作制度的精髓要义
“四下基层”是指“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四下基层”工作制度内涵丰富,需要全面理解把握其精髓要义。
1、政策宣传下基层,确保“讲得明白”
把“党的政策主张”变成“群众自觉行动”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目标和任务。广大党员干部要和群众同坐一条板凳,及时解开群众思想上的“疙瘩”,让党的政策主张“飞入寻常百姓家”。这就要求在理论宣讲中将“学术话语”转换成“群众语言”,用“小故事”讲清“大道理”,真正把“党的好声音”传递到群众身边,才能真正将党的创新理论成果转化成为民造福的强大思想武器,让人民群众衷心拥护、自觉践行党的正确主张。
2、调查研究下基层,确保“看得明白”
调查研究是“四下基层”的重要路径,只有眼睛向下、脚步向下、身子向下,倾听群众呼声,摸清社情民意,才能切实察实情、出实招。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走出机关、走出办公室,主动沉到困难多、群众意见集中、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地方和单位,通过把脉问诊和“解剖麻雀”,确保把情况摸清搞透,把对策提实提准,有效解决改革难点、发展堵点、民生痛点问题。
3、信访接待下基层,确保“办得明白”
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是直接了解民情、体察民意、化解矛盾的窗口。这就要求党员干部要把信访工作做到基层,用心听民声、解民忧、纾民困,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着力化解一批容易引发信访问题和群体性事件的问题隐患;敢于直面群众的急难愁盼民生问题,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化解,从源头解决群众诉求问题,做到“办得明白”,事事有回声、件件有落实,切实把矛盾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
4、现场办公下基层,确保“干得明白”
广大党员干部沉下去,群众的问题才能浮上来,才能真正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这就要求党员干部要把“四下基层”作为落实工作、服务群众的有力抓,做到发现问题在一线、化解矛盾在一线、工作落实在一线,以“干得明白”的实际成效,打通群众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总之,“四下基层”工作制度是一个有机统一体,坚守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凸显实干兴邦的鲜明品格、贯穿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进一步密切联系群众、畅通民意诉求通道、更好服务基层群众,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在“四下基层”中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
“四下基层”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科学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增进与人民群众感情、做好联系服务群众工作、解决好执政党与人民群众关系等问题。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需要深入践行好“四下基层”工作制度。
1、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扭转近代以后的历史命运、取得今天的伟大成就,最根本的是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四下基层”工作制度是做好群众工作的“金钥匙”,架起了干部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凝聚了党团结带领群众干事创业的澎湃力量。新征程上,必须推动党员干部把“四下基层”优良作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把广大基层群众组织起来、动员起来、凝聚起来,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2、创新“四下基层”方式
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面对党群干群关系的新特点,我们要努力创新“四下基层”方式。建立定期研究解决基层和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机制,注意深入为民办实事一线以及困难矛盾比较多的地方现场办公、排忧解难;完善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力戒“用上网代替上门,用通话代替见面”;抓住基层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运用群众乐于接受、易于接受的方式开展政策宣讲和思想政治工作。
3、健全“四下基层”体制机制
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形成优良作风不可能一劳永逸,克服不良作风不可能一蹴而就,关键在于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把制度“笼子”扎紧,确保制度行得通、长期管用,防止制度成为“纸老虎”“稻草人”。要不断巩固和落实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经常抓、见常态,深入抓、见实招,持久抓、见长效,建立健全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群众诉求反映表达制度、体现群众意愿的科学民主决策制度、重大决策实施效果跟踪反馈制度、干部作风状况考核评价制度,形成配套衔接、运行高效的贯彻群众路线制度体系。
姓名: 尚丽娟出生年月: 1976.1性别: 女民族: 汉籍贯: 山东泰安学历: 研究生职称: 副教授研究方向: 生态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