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大班幼儿沙水游戏规则制定对促进责任感发展的实践探索
摘 要:在幼儿教育中,游戏是重要教育途径,大班沙水游戏蕴含丰富教育契机,而规则制定作为游戏关键环节,对幼儿责任感培养意义深远。基于此,本文通过探讨其对幼儿关心他人及环保意识的影响,提出幼儿参与、规则具体可操作及教师引导支持等方法,旨在揭示适宜规则能有效促进大班幼儿责任感发展,助力幼儿在游戏中培养良好责任品质。
关键词:大班幼儿沙水游戏;规则制定;责任感发展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要真是游戏和生活的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最大限度的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在这一背景下,沙水游戏作为幼儿喜爱的活动形式,其教育价值日益受到关注。沙水游戏为大班幼儿提供了一个自由探索和互动的空间,而规则的制定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不仅能保障游戏的顺利进行,更对幼儿责任感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但在实际教学中,如何科学有效的引导大班幼儿参与沙水游戏的制定仍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实践探索,找到促进大班幼儿责任感发展的有效路径,为幼儿教育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一、沙水规则制定对大班幼儿责任感发展的影响
(一)关心他人
在沙水游戏规则制定过程中,幼儿需要考虑到其他小伙伴的利益和需求,这促使他们从自我中心的思维模式逐渐向关注他人转变。规则的存在让幼儿明白,他们的行为不仅影响自己,还会对他人产生影响。当大家共同决定在游戏中要互相帮助、避免争抢时,幼儿开始关注同伴的感受和处境,这种关心他人的意识在游戏中得到实践和强化,使幼儿学会尊重和照顾他人的权益。关心他人的责任感培养有助于幼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合作与分享,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这种品质将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与他人相处,共同解决问题,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二)环境保护意识
沙水游戏的环境也是规则制定的重要考量因素,幼儿在参与规则制定时,会思考如何保护沙水区域的自然环境。通过制定关于节约用水、保护沙地、合理使用工具等规则,幼儿开始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和自己对环境的责任。在游戏中遵循这些规则,使他们养成珍惜资源、爱护环境的习惯。这种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将影响幼儿的日常生活,使他们在其他场景中也能自觉地保护环境,成为有环保责任感的小公民。同时这也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可持续发展观念,为未来社会的绿色发展贡献力量。
二、大班幼儿沙水游戏规则制定对促进责任感发展的策略
(一)规则要具体化和可操作性
大班幼儿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的认知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仍有限,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对于抽象、模糊的概念较难理解和把握。具体化和可操作的规则能够与他们的认知水平相匹配,让他们更容易明白规则的要求和自身的行为边界。规则具体化和可操作性的意义在于,能使幼儿清晰地知道自己在游戏中应该怎么做,减少因规则不明而产生的混乱和冲突。同时,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自律和规范意识,为其责任感的发展奠定基础。
例如在沙水游戏中,教师制定 “不能把水泼到其他小朋友身上” 这一规则,如果进一步具体化和可操作化为 “每次取水时只能用小水桶取半桶水,倒水时要慢慢倒,并且要保持与其他小朋友一臂以上的距离”。这样的规则,幼儿能够明确具体的行为方式。在一次游戏中,有个幼儿原本想要快速倒水,但想起了具体规则,便放慢了动作,小心地控制倒水的方向和距离,避免了水溅到旁边的小朋友。通过这样具体且可操作的规则,幼儿在游戏中逐渐学会自我约束,责任感也得到了发展。
(二)发挥教师引领作用
当前的教学现状中,部分教师在幼儿游戏中未能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存在过度放任或过度干预的情况。而过度放任可能导致游戏秩序混乱,幼儿无法从游戏中获得有效的成长;过度干预则可能压抑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力。因此明确教师的引领作用至关重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强调,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沙水游戏规则制定中,教师发挥引领作用,能够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规则意识,培养他们的责任感,有助于幼儿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例如,在一次沙水游戏中,幼儿们因争抢工具而发生争吵,教师及时介入,引导幼儿共同讨论,制定出 “轮流使用工具” 的规则,此后幼儿们逐渐学会了等待和分享,责任感也得到增强。再如教师发现幼儿在沙水游戏中搭建的 “城堡” 总是容易倒塌,便引导幼儿思考原因,一起探讨解决方法。最终幼儿们明白了选择合适材料和稳固搭建结构的重要性,也明白了在游戏中要对自己的搭建成果负责。总之,在大班幼儿沙水游戏规则制定中,教师发挥引领作用是必不可少的,能够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和责任感的培养。
(三)设立有效的激励与表彰机制
激励与表彰机制能够激发幼儿内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当幼儿知道自己的良好行为会得到认可和奖励时,他们更有动力去遵守规则,展现出负责任的行为,这有助于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让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出正确的选择,并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不仅如此这种机制还能营造积极向上的游戏氛围,促进幼儿之间的良性竞争和合作。在追求奖励的过程中,幼儿会更加关注他人的需求,学会互相帮助和支持,从而进一步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比如在一次沙水游戏中,教师设立了 “责任小明星” 的评选活动,游戏开始前教师向幼儿明确了评选标准,如遵守沙水游戏规则、主动帮助其他小朋友、爱护游戏工具和环境等。在游戏过程中,教师仔细观察每个幼儿的表现,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游戏结束后,根据幼儿的综合表现,评选出了几位 “责任小明星”,并为他们颁发了小奖状和小奖品。获得奖励的幼儿感到非常自豪,而其他幼儿也受到了激励,纷纷表示在下次游戏中要更加努力,争取获得 “责任小明星” 的称号。通过这样的激励与表彰机制,幼儿们在沙水游戏中的责任感明显增强,游戏秩序也更加良好。
结语
本研究通过对大班幼儿沙水游戏规则制定的探索,表明其对幼儿责任感发展作用显著。在这一过程中,幼儿的关心他人的品质以及环境保护意识均得到了良好的培养。规则制定中,幼儿参与增强其主体意识,具体可操作的规则利于执行,教师的引导支持提供保障,但实践中仍需根据幼儿反馈调整规则。未来教育工作者应继续深化研究,将游戏中的责任感培养延伸至生活更多方面,助力幼儿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姿骁.自主游戏背景下幼儿园沙水游戏的现状研究[D].喀什大学,2024.
[2]潘艳霞.基于沙池游戏支持大班幼儿深度学习的行动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