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初中英语教学实施与多元化评价研究

郑岚
  
科创媒体号
2025年6期
台江区教师进修学校 福建福州 3500009

摘要:本项研究以“教—学—评”一致性理念为指导,旨在探索其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路径。选取仁爱版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2, Topic 1作为案例,通过明确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设计和强化评价反馈,系统推进教学实施。研究通过组织听说练习、情景对话和小组讨论等多样化活动,旨在提升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和健康意识。同时,采用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和即时反馈等多元化评价手段,以实时监控学生的学习成效。研究结果证实,“教—学—评”一致性理念在提升教学效果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初中英语教学提供了实践指导。

初中英语核心素养培养要求学生在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方面全面发展,而传统的教学方法与评价体系相对单一,难以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发展需求[1]。因此,教学改革迫切需要一种科学的教学理念来整合教学、学习和评价环节,以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与针对性。而“教—学—评”一致性理念以教学目标为核心,通过系统整合教学过程和评价反馈,可以实现三者的有机融合。该理念不仅注重教学目标的精准定位,还强调通过科学的教学设计和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提升教学的整体效果。本研究旨在探讨“教—学—评”一致性理念在初中英语课堂中如何通过科学设计教学活动、合理选择评价方法,促进学生的语言能力与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一、“教—学—评”一致性教学设计与实施

(一)教材内容概述

仁爱版八年级上册UNIT 2, Topic 1 “You should brush your teeth twice a day” 主要围绕健康知识展开,着重教导学生如何表述健康问题以及给出恰当的建议。该单元的教材涉及了众多常见健康问题的英语词汇,比如“头痛(headache)”、“发烧(fever)”和“胃痛(stomachache)”等,同时还包含了实用的对话句型,例如“What’s wrong with you?”以及“You should/shouldn’t…”。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熟练运用这些与健康相关的表达,提升他们在生活中发现和应对健康问题的技能,并且培育他们的基本健康观念。借助本单元的学习,学生们将能够通过英语更加准确地传递健康信息,并实际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二)教学设计的思路

在“教—学—评”一致性理念的指导下,教学设计以三个层次的目标展开。首先是语言目标,要求学生掌握描述健康问题和提出建议的词汇和句型。其次是思维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并提出合理建议的能力。最后是文化目标,通过对健康表达的学习,引导学生理解健康管理的重要性。围绕这些目标,教学活动设计包括听说练习、情景对话和小组讨论等[3]。

(三)教学实施过程

1、课堂导入与目标引导

课堂的导入环节至关重要,教师通过展示几幅学生熟悉的图片(如一名学生捂着头、一名学生正在看医生等),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这些图片所反映的健康问题。教师提问:“What’s wrong with him/her?”,学生根据图片尝试回答“headache, fever, stomachache”等。这一环节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为后续的语言学习奠定了基础。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引出本课的重点词汇和句型,并明确学习目标,向学生说明他们将学习如何描述健康问题和提出合理建议。

2、听说练习与语篇理解

在听说练习环节,教师播放教材中关于健康问题的录音,让学生同步阅读对话,以促进听觉与视觉信息的整合,加深记忆。教师指导学生关注关键词汇的发音、语调和句型运用。录音播放结束后,教师提出针对性问题,例如“Why does Betty suggest seeing a dentist?”帮助学生理解对话内容和建议表达方式。学生在回答问题的同时,逐步掌握“should/shouldn’t”句型的使用。为巩固学习成果,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对话朗读练习,鼓励小组内相互纠正发音和语调,既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能力,也增强了同伴间的合作精神。

3、情景对话与角色扮演

在情景对话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照片、视频,并设计有趣的模拟场景,如“模拟诊所”和“健康主题聚会”,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对话练习。学生两人一组,分别扮演医生和病人,进行互动对话。比如,在“模拟诊所”场景里,一名学生扮演病人说:“哎呀,我肚子好疼啊!”(I have a stomachache.),这时,另一名学生扮演医生,关切地询问并给出建议:“多喝点热水,好好休息一下,应该会好起来的。”(You should drink some hot water and have a rest.)在此次角色扮演活动中,教师在活动中巡视各组,观察学生的语言运用,并给予个性化指导和鼓励。为了激发学生热情并展示学习成果,教师可以让学生投票挑选表现优秀的小组进行全班表演,并邀请其他同学参与评价和学习。这种寓教于乐的方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还在轻松的氛围中锻炼了他们的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

4、小组讨论与反馈

角色扮演结束后,教师将全班分为若干小组,设定讨论主题,如“应对不同健康问题的策略”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学生在小组中讨论并分享他们的观点,并在纸条上写下自己的建议。例如,有的学生提出了保持健康的具体建议,如“Don’t eat too much candy.”、“You should exercise regularly.”,其他学生则补充或质疑某些建议的可行性。这一环节通过学生的互动,不仅丰富了课堂内容,还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思辨能力。讨论结束后,教师邀请部分学生代表分享小组的讨论结果,教师可以采取加平时成绩的方式,鼓励学生用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并对主动分享和回答的学生恰当的鼓励和点评,激发学生表现和展示自己的欲望,盘活课堂氛围。

5、课堂总结与反思

在课堂的最后阶段,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予以总结,系统地梳理学生们所学的重点词汇及表达方式。为了巩固学生的记忆,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置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等问题,将所学的重点词汇,重要句型,融合到具体问题中,通过问题的复习,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加深学生学习印象。例如,教师可以提问:“What should you do if you have a headache?”,下面给出相应的选项,让学生选择正确答案,并用标准发音进行回答。此外,在反思环节,教师要求学生思考并回答“Why should we pay attention to our health?”,可以要求学生在纸条上写下自己的思考感悟,并由小组长汇总,交与其他小组进行点评。这种小组协作和小组互评的方式,可以极大提高课堂总结和反思的效率,强化学生对主题内容的认识。

6、多元化的评价反馈

为了确保评价的多样化和灵活性。首先,教师设计一个简短的自我评价表,让学生在每个活动结束后进行自我反思,记录自己在词汇掌握和句型运用等方面的进步。其次,教师提倡学生之间的同伴评价,以及小组之间关于课堂活动的互相评价,鼓励他们通过观察彼此的表现来指出优点并提供改进建议。这种方法不仅让学生能够得到同伴的反馈,还能在观察他人时反思自己的学习状况。在教师评价环节,教师通过实时观察和随堂提问、课堂巡视等方式,了解学生对知识理解和掌握程度。对于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通过即时讲解予以反馈;而对于个别学生的困难,则会单独进行辅导。此外,教师还会根据学生在对话表演和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记录学生平时成绩。

二、结束语

“教—学—评”一致性理念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显著优化了教学设计,并加强了教学、学习与评价之间的有机融合。通过对仁爱版UNIT 2的教学实践进行研究,证实了这一理念在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品质以及健康意识方面的显著效果。课堂上多样化的活动和灵活的评价手段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反思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玲.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策略[J].中学生英语,2024,(34):91-92.

[2]洪丹.教学评一致性在初中英语写作课中的应用实践研究[J].校园英语,2024,(30):76-78.

[3]苏苗苗.基于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以人教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3为例[J].校园英语,2024,(29):97-99.

本论文是2022年福建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新课标背景下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实践研究》(立项 批准号 FJJKZX22-595 )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