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自我调节学习理论的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肾脏病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周伟 陈淑琴 郭莉
  
科创媒体号
2025年8期
临汾市人民医院内分泌肾内科 山西临汾 041000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自我调节学习理论的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肾脏病患者中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选择2024年1月至12月在我院住院的116例DK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包括日常健康教育、饮食指导、药物管理等基础护理内容。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基于自我调节学习理论的护理干预。结果:在干预后,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护理依从性、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的比较进行统计分析。观察组的护理依从性和患者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基于自我调节学习理论的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肾脏病患者中展现出良好的应用效果,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依从性、满意度。因此,在临床护理中,建议进一步推广该护理模式,以期为广大DKD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关键词:自我调节学习理论护理干预糖尿病肾脏病

糖尿病肾脏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 DKD)是糖尿病患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且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率。因此,早期干预和有效管理成为改善DKD患者预后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环节。近年来,护理干预作为改善患者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引起了广泛关注[1]。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自我调节学习理论的护理干预在DK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新的思路,现报告如下

一、一般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研究选取2024年1月至12月在我院住院的116例DKD患者。这些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年龄40-70岁之间,平均年龄分别为(56.6±8.6岁),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8例。观察组患者年龄区间43-72岁,平均(57.6±9.2岁),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26例。通过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其基本内容包括一1、环境管理 为确保患者在病房内的舒适感和安全性,护理人员需对病房的安静、通风、温度和湿度进行严格控制。2、监测生命体征 定期监测患者的血压、血糖等生命体征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3、药物管理 在药物治疗方面,护理人员需确保患者按时按量服药,避免因用药不当而导致的并发症。同时,针对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与医师沟通,调整治疗方案。4、饮食管理 根据患者的健康状况和营养需求,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5、运动指导精心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帮助其增强体力,提高身体的恢复能力。运动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还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各系统的功能。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之上实施个性化护理计划包括1、肾脏疾病知识教育:通过定期开展肾脏疾病知识讲座及发放宣传资料,帮助患者全面了解疾病的性质、进展、症状以及可能的并发症。这种知识普及活动不仅有助于患者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也为后续的健康管理打下基础。2、自我管理教育 结合自我调节学习理论,护士应教授患者自我监测血糖、血压、体重及尿量等技能,帮助患者识别自身健康状况的变化。此外,患者在合适的饮食、运动和药物管理方面的知识与技能,使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3、利用技术手段辅助教育 随着移动健康技术的发展,护理团队可以通过应用程序、在线健康平台等多种方式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健康信息和支持。例如,利用手机APP实时记录健康数据,并给予相应的建议,增强患者的自我监控能力。4、心理支持与干预:患者常常面临较大的心理压力,包括对疾病的恐惧、对生活质量的担忧等。心理支持的第一步是评估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识别出存在心理困扰的患者,并为其提供必要的干预。

二、结果:1、观察组护理总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2、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三、讨论:糖尿病肾脏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 DKD)作为一种慢性而渐进的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理、心理及社会功能。其发病机制复杂,常伴随着其他代谢紊乱,如高血糖、高血压和高脂血症等,形成多重风险因素的交织。这种疾病的渐进性特征要求患者进行长期且综合的治疗和管理,糖尿病肾脏病患者由于长期治疗、病情不稳定等因素,容易出现心理压力、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2]。因此,改善DKD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在糖尿病肾脏病护理中,护理人员通过评估患者的个体情况,制订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帮助患者全面了解疾病的性质及其可能的并发症,并教育患者如何在生活中进行自我管理。自我管理包括药物治疗的遵从性、合理的运动安排、科学的饮食控制、定期的血糖和血压监测等,帮助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作出健康的选择,减缓疾病的进展。患者在了解自身病情后,往往能够更积极地参与到治疗过程中,采取相应的健康行为,从而有效减缓病情的进展 [3]。

相关研究表明: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直接影响到慢性疾病的治疗效果。当患者对自身疾病有清晰的认识时,他们更可能采取积极的健康行为,从而有效延缓病情的进展。因此,患者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在教育过程中,护士可以通过讲解糖尿病管理、饮食调整、运动建议及药物使用等内容,帮助患者建立对疾病的全面理解。通过定期的健康讲座、发放相关资料等形式,增强患者的疾病认知和自我管理意识,从而提升他们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4]。研究结果显示,基于自我调节学习理论的护理干预具有显著效果。观察组患者在护理依从性和满意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这一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P < 0.05)。

综上所述:糖尿病肾脏病的管理需要一个综合、个性化的护理方案,结合自我调节学习理论的应用,可以显著提升患者的护理依从性与生活质量。通过评估患者的具体需求,制定全面的健康管理策略,患者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自身疾病,还能在治疗过程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同时,强化心理支持和患者教育也将成为提升DKD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

参考文献:

[1] 郭俊敏,祝伊琳,章敏巧,等.糖尿病肾病患者肾脏预后的临床病理危险因素分析 [J].中华肾脏病杂志,2020,36(8): 631-633.

[2] 刘畅,赖晓纯,莫露璐,等.自我护理干预对慢性肾脏病患者健康状况及生化指标的影响 [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21,23(4):79-81.

[3] 沈琴.精细化护理干预在慢性肾脏病患者出入量管理的应用 [J/CD].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25): 155-156.

[4] 刘晓新,刘进炼,顾士杨,等.ADOPT 问题解决模式在糖尿病肾病早期微量白蛋白尿病人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J].循证护理,2021,7(17): 2342-2345.

作者简介:周伟(1983-),女,汉族,本科, 副主任护师。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