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探索基因工程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实践与创新

燕雪芬
  
科创媒体号
2025年7期
运城中学理想分校 山西省运城市 044000

摘要:本文聚焦于基因工程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实践与创新,深入剖析其在丰富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对基因工程知识体系的梳理,阐述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有效开展理论教学、实验教学以及拓展教学,以增强学生对基因工程的理解与掌握。同时,探讨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项目式学习和跨学科融合等创新策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高中生物教学提供新思路与新方法,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基因工程;高中生物教学;实践;创新

引言

随着生命科学的飞速发展,基因工程作为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领域,在农业、医药、环境保护等诸多方面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引入基因工程相关内容,不仅能使学生接触到前沿的生物学知识,拓宽知识面,还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精神。然而,当前高中生物教学在基因工程部分的教学中,存在教学方法传统、教学资源有限等问题,难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深入探索基因工程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实践与创新,对于提升高中生物教学质量,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基因工程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一)丰富教学内容,紧跟学科前沿

基因工程作为现代生物学的重要研究领域,涵盖了基因的克隆、表达、编辑等一系列前沿知识和技术。将其引入高中生物教学,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学生能够了解到基因工程在作物育种方面的应用,如抗虫棉的培育,通过将抗虫基因导入棉花细胞,使棉花获得抗虫特性,从而减少农药使用,提高农作物产量。在医药领域,基因工程药物的研发,如胰岛素的生产,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胰岛素基因导入大肠杆菌等微生物中,实现大规模生产,为糖尿病患者带来福音。这些内容让学生接触到生物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应用,紧跟学科前沿发展动态,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学习兴趣。

(二)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提升综合能力

学习基因工程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科学素养。在理论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理解基因的结构与功能、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等知识,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对复杂知识的理解能力。在实验教学中,学生参与基因工程相关实验,如DNA提取、PCR扩增等实验操作,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实验技能。在面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时,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培养了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基因工程的学习还能让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科学态度,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引导职业规划

基因工程涉及到许多有趣且具有现实意义的内容,如基因编辑技术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基因检测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等。这些内容能够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浓厚兴趣,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生物学习中。通过对基因工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深入了解生物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对生物学相关职业产生向往。对于对基因工程感兴趣的学生,他们可能会在未来选择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医学等相关专业,为他们的职业规划奠定基础,引导学生朝着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发展,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好准备。

二、基因工程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实践方法

(一)优化理论教学,夯实知识基础

在基因工程的理论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首先,从基因的基本概念入手,详细讲解基因的结构、功能以及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为学生理解基因工程奠定基础。在讲解基因工程的操作工具时,形象地介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和载体的作用,如将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比喻为“分子剪刀”,能够识别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切割DNA分子;将DNA连接酶比喻为“分子针线”,能够将切割后的DNA片段连接起来。在讲解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时,按照目的基因的获取、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这四个步骤,逐步深入讲解,让学生理解每个步骤的原理和方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动画、视频等,将抽象的基因工程知识直观地展示给学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二)开展实验教学,提升实践能力

实验教学是基因工程教学的重要环节。学校应配备完善的实验设备和实验材料,为学生开展基因工程实验提供保障。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实验内容,如安排学生进行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从生物材料中提取DNA的过程,并学会用二苯胺试剂鉴定DNA。组织学生进行PCR技术的模拟实验,让学生了解PCR扩增DNA的原理和操作过程。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指导,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实验结束后,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基因工程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创新策略

(一)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新教学模式

现代教育技术为基因工程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教师可以利用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为学生创造沉浸式的学习环境。通过VR技术,学生可以身临其境地观察基因工程实验操作过程,如在虚拟实验室中进行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实验步骤和操作要点。利用AR技术,将抽象的基因结构和基因工程原理以立体的形式展示在学生面前,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教师还可以借助在线教学平台,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平台上发布基因工程相关的教学视频、练习题和讨论话题,让学生在课后自主学习和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引入项目式学习,培养创新思维

项目式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在基因工程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项目式学习任务,如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个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如设计一种能够降解塑料的微生物,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相关的降解基因导入微生物中。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需要查阅资料、制定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等,这一系列过程能够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教师在项目式学习中扮演指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鼓励学生提出创新性的想法和解决方案。

四、总结

基因工程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实践与创新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丰富教学内容,紧跟学科前沿,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为学生的职业规划奠定基础。在实践方法上,通过优化理论教学、开展实验教学和拓展教学资源,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在创新策略方面,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新教学模式,引入项目式学习培养创新思维。高中生物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基因工程教学的重要性,积极探索实践与创新方法,不断提升教学水平。教育部门和学校也应提供相应的支持,如配备先进的实验设备、组织教师培训等,共同推动基因工程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深入开展,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裴婕,陈世媛,余春梅.PBL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以“基因工程”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22,8(14):179-182.

[2]范慧玲,刘飞.PBL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以“基因工程及其应用”为例[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9):51-52.

[3]黄钰.基于QQ的翻转课堂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实践——以《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一课为例[J].新课程(下),2018,(07):104-105.

[4]操华.高中生物网络教学的实践与探索——“基因工程的成果与发展前景”的网络教学[J].中学生物教学,2006,(10):38-39.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