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代思燕 旷明燕 鲍存花 杨柳
  
科创媒体号
2025年20期
成都市列五书池学校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小学语文低段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识字,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对低段学生来说,思维方式偏重于形象思维,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容易出现学习枯燥乏味的情况。在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能够结合抽象汉字和具体情境,符合低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使识字教学生动有趣,对提高学生识字效率、培养学生识字能力和语文素养都有很大的帮助。因此,文章下面主要探究在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中落实情境教学法的策略。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应用策略

引言:

在小学语文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做好相关知识的教学准备开展高效教学,从而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识字素养,充分点燃学生的内在学习兴趣,令学生的学习体验、学习认知与学习效果能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教师应主动建立情境式的教育方式,从而确保情境教学与识字教学的有机联系,并根据学生的兴趣、能力程度,将相应的情境教学方式与教具进行匹配,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掌握识字技能,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素质。

一、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中的意义

情境教学是小学低段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兴趣是低年级学生的最佳教师。情境教学法以生活情境、童话世界为背景,把抽象的汉字与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物联系在一起,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产生一种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率。从认知能力发展的角度看,小学低年级学生对汉字复杂意义的直接理解能力还很有限。情境教学法是将汉字放入特定的语言、生活环境,使学生在特定的语境中认识和掌握汉字的意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素质。情境识字使学生在学习词汇的同时,也能更好地运用所学词汇进行交际,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同时,丰富的情境还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和思考能力,例如,在故事情境下,学生通过对汉字的理解和联想,拓展学生的思维,为以后的语言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中的策略

(一)切实打造生活情境,强化学生学以致用

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应用情境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主动在生活情境创设方面加强,确保激发和调动学生对生活的认知、积累,进而让学生把相关内容与生活实际、生活案例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成效[1]。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相关的汉字,并在整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加以理解和记忆、加深,从而为综合发展学生的识字质量,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如针对“狐假虎威”课文教学时,教师应在防止学生误读狐为孤独的孤,引导学生对文中所涉及的狐狸字理解得更透彻。教师可以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寻找,哪些字记忆起来特别容易混淆,或者特别容易写错。再引导学生整理自己的生活积累、生活心得,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分享,使学生在生活中进一步掌握相关生字、课文的对应关系,从而保证学生在记忆生字时能有较好的生活阅历和生活感悟,更有生活化、实效化,使学生的识字学习效果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同时,教师通过生活案例的有效引导和生活实际的实际联系,保证学生在掌握语音语义和语言使用特点的前提下,明确相关生字词的具体内涵,使学生在认识文字的同时,感受到实际生活能力的衔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其提高学习质量提供必要的条件。

(二)开展游戏情境,强化识字记忆

低段学生普遍喜爱的一项娱乐活动就是游戏,因此开展游戏化情境教学,能够引导学生在娱乐中掌握文字知识,再轻松愉悦的环境下有效提升汉字记忆[2]。选取一年级下册《动物儿歌》为例开展汉字识读教学活动,教师可设计“动物形象识字卡片互动”。教师预备若干张印有动物名字的纸牌,自然界中的蜻蜓、蜘蛛、蚯蚓、蚂蚁等,以及对应的动物图像展示。教师首先向学生呈现动物图画,指导学生口头描述动物名称,教师紧接着呈现汉字卡片,指导学生辨识汉字。教师说出动物的称谓,获得对应汉字卡片的学生须立刻起身,高声朗诵汉字,正确理解的学生可赢得一份小奖励,诸如贴纸、小巧书签等物品,追求游戏乐趣与挑战的双重增长。教师可开展“速答竞赛”,教师迅速呈现动物图集,学生抢答图象匹配的汉字。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多种识字游戏游戏,如“生字接龙”、“你画我猜”等,这些游戏能够为课堂增添活力,让学生在娱乐中巩固所学知识体系,提高阅读效率水平。依托这样的游戏背景,参与紧张刺激游戏的学生持续进行汉字的辨认与复习,提高汉字的识字率,亦加强学生的反应速度及竞技信念。

(三)运用多媒体情境,拓展识字视野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教学领域内多媒体技术运用日益普遍。以三年级《秋天的雨》这一课为例,实施汉字识读教学活动。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课件,呈现秋景如画,金黄稻海、火红枫林、雁群南归的景象,同步奏响舒缓旋律,营造秋季氛围感。在呈现图像阶段,教师适时呈现应掌握的汉字,如“盒”“颜”“料”“票”等,附上规范发音及详细动画演示。在剖析“飘”字内涵之际,教师可以放映一段树叶从树顶飘落至地面的动画片段,让学生直接洞察“飘”的实质内涵,使学生们更直观地领悟汉字运用规律[3]。教师还可以展示一些含有这些文字的视频,一则报道秋季硕果累累的新闻资讯,引导学生在实际语言场景中感知与领悟汉字。教师亦可借助网络识字娱乐平台,引导学生课余自行开展识字娱乐活动,深化对所学汉字的掌握程度。采用多媒体技术构建情境,能够增加识字教学的素材及表现形式,唤醒学生们对知识的渴望,延伸学生的识字视野[4]。

三、结束语

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环节,情境教学法占据着核心地位。实行多维度教学措施,能有效唤起学生对汉字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对汉字的识记与理解水平,扩大学生识字的认知范围,加强学生的文字辨识能力及汉语文化素养。教师需参照课程内容与学生实际水平,灵活实施情境化教学途径,营造生动活泼、成效显著的识字教学空间。

参考文献:

[1]姜玮琳.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法的困境、归因与策略[].文教资料,2023(13):135-138.

[2]陶小康.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新课程研究,2023(18):123-125.

[3]蒙开进.情境建构视角下的小学语文多元化教学路径分析[].考试周刊,2023(13):33-37.

潘生银.巧设情境,激活课堂:谈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策略的运用[]].新课程,2022(33):124-126.

作者简介:代思燕(1972.2-),女,汉族,四川成都,大学本科,职称:中小学一级,工作:小学语文教学

旷明燕(1988.10-),女,汉族,四川达州,大学本科,小学二级

鲍存花(1993.8-),女,汉族,安徽合肥,大学本科,小学二级

杨柳(1995.6-),女,汉族,四川绵阳,大学本科,小学二级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