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手术室护理对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研究
摘要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手术室护理对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改善情况。方法:本研究选取2024年3月-2024年12月期间在某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共计80所有患者均符合纳入标准,且在研究开始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快速康复理念下的手术室护理)。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手术室护理在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护理中具有显著的优势。通过优化护理流程,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建议在更大范围内推广该护理模式。
关键词: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手术室护理老年性股骨颈骨折并发症
本研究选取了2024年3月至2024年12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共计8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股骨颈骨折的诊断标准,并具备手术指征。对照组患者年龄范围为62至80岁,平均年龄为(72.07±3.33)岁,其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观察组患者年龄范围为61至79岁,平均年龄为(72.46±3.60)岁,男性23例,女性17例。两组患者在年龄和性别分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为后续的比较分析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方法:对照组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术前,护理人员进行基本信息核对,确保患者在手术前禁食禁水,并进行肠道准备。进入手术室后,及时建立静脉通路,确保手术过程中的药物输注顺利进行。术中,护理人员辅助患者维持舒适体位,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生。术后,护理人员将患者送回病房,详细说明相关注意事项,并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则接受快速康复外科的手术室护理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术前护理 在术前护理中,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基本情况并进行评估。通过发放图文手册、观看康复视频等方式,向患者讲解手术治疗的重要性,帮助其缓解负面情绪和心理问题。此外,护理人员还应对患者进行咳嗽、大小便指导,讲述助行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并对受累关节和肌肉进行训练。 增加访视频率,明确患者的心理动态和情绪变化,能够帮助护理人员更好地理解患者的需求。在交流过程中,护理人员应保持温和态度,从患者的病情和护理情况出发,普及相关知识,使患者感受到关爱和尊重。通过疏导负面情绪,帮助患者维持乐观状态,减少应激反应。 2 术中护理 术中护理是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重要环节。护理人员需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合理控制输液量,做好保温护理,使用加温器进行静脉补液,观察患者体温及各项体征变化,防止出现低体温和冷刺激。股骨颈骨折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机体能量消耗不断升高,若不及时进行营养支持,可能导致负氮平衡增加,影响患者的康复。因此,护理人员应在手术前合理安排进食时间,确保患者的营养供应正常,以加速病情康复。3 术后护理 术后护理同样至关重要。护理人员应综合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展开镇痛干预,必要时可通过口服镇痛药物或镇痛泵等方式缓解疼痛感。研究表明,股骨颈骨折患者存在并发症风险,如深静脉血栓、肺部感染等,尤其是在高龄患者中,尿路感染的风险也会随之增加。因此,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进行咳嗽和呼吸训练,尽可能避免肺部感染,并积极展开排尿指导,减少留置导尿管的使用时间,以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率。4 早期康复训练 长期卧床会导致患者肢体肌肉容积减少,收缩率下降,进而加重静脉抑制,严重时可能引发静脉血栓。在快速康复理念的指导下,护理人员应辅助患者展开功能训练。在医生的指导下,制定训练目标和针对性锻炼方案,积极开展主动和被动肢体训练,以有效维持肌肉强度,促进肢体功能的尽快恢复。
结果:观察组较于对照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及下床活动时间等指标上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 1。
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 23.33%,观察组为3.33% (P<0.05)。详见表 2。
讨论:随着全球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群体中骨折的发生率逐年上升,尤其是股骨颈骨折。这类骨折不仅对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为了解决这一健康问题,全髋关节置换术已经成为一种有效的治疗选择。通过使用与健康骨骼结构相似的假体替代受损的骨骼,全髋关节置换术不仅能够恢复关节的完整性,还能维持其稳定性。然而,由于手术的创伤性,术后护理及快速康复的理念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在老年患者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的背景下,合理的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术后恢复质量[2]。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强调通过多学科协作,优化围术期的各项护理措施,以加速患者的康复过程。其核心内容包括: 1. 术前准备:在手术前,进行全面的健康评估,提供心理支持和健康教育,帮助患者减轻焦虑情绪,增强对手术的信心。同时,针对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估,必要时进行营养干预,以确保患者在手术时具备良好的身体状态。 2. 术中管理:在手术过程中,严格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控制体温和出血量,减少术中并发症的发生。通过精细化的麻醉管理,降低术后疼痛感,促进患者的早期活动。 3.术后护理: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确保患者在术后尽早恢复正常饮食。 运动干预同样是术后护理的重要内容。早期活动能够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等并发症。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运动方案,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逐步增加活动量,以促进功能恢复。 并发症的监测与管理也是术后护理的重要任务。护理人员应定期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是否出现并发症的早期迹象,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研究显示,实施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手术室护理,可以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3]。本研究中观察组的并发症发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这充分说明了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临床护理中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下的手术室护理实践,通过术前、术中和术后的综合管理,能够有效加速患者的康复进程,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未来,护理措施应进一步细化,探索科学高效的个性化护理方案,以实现更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和更好的患者康复效果。
作者简介:胡文娟(1978-),女,汉族,硕士研究生,山西大同人,副主任护师。
参考文献:
[1]陈小艳,姚振霞.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下的围术期护理联合针对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2023,39(18):124-126.
[2]肖双双.快速康复外科模式下的康复护理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及自我效能感的影响[J].黑龙江医学,2024,48(2):222-224.
[3]张理,席小燕,林炎水.快速康复对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患者髋关节功能的影响[J].创伤外科杂志,2019,21(5):355-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