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教管服一体化” 视域下基于网格化管理系统的智慧思政建设探索
摘要:在 “互联网 +” 时代浪潮的席卷下,高校思政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传统思政教育模式逐渐难以满足当代大学生个性化、多元化的需求,急需创新变革。“教管服一体化” 的智慧思政工作模式借助网格化管理系统应运而生,成为高校思政教育创新发展的关键方向。该模式深度融合教育教学、管理服务与思政工作,通过网格化精准收集学生信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与协同合作。本文深入剖析其内涵、价值、实践路径及发展策略,旨在为高校提升思政工作质量、增强育人实效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撑,推动高校思政工作在新时代背景下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教管服一体化;智慧思政;网格化管理系统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思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这一重要讲话精神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即要创新思政工作模式,提升思政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1]。当前,传统思政教育模式难以满足当代大学生个性化、多元化需求,学生信息的获取、处理与反馈机制有待优化。同时,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不断涌现,为思政教育管理创新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2]。因此,如何在“互联网+”背景下,将教育教学、管理服务与思政工作有机融合,实现“教管服一体化”,成为当前高校思政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教管服一体化” 智慧思政与网格化管理系统融合的内涵与价值
1. 内涵阐释
“教管服一体化”旨在打破教育教学、管理服务之间的传统壁垒,将三者有机融合,形成协同育人的强大合力。智慧思政则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思政工作朝着智能化、精准化方向发展。网格化管理系统作为重要载体,把高校学生群体划分成一个个网格单元,每个网格配备专门的网格员,比如学生干部、辅导员等,他们负责收集、传递和处理网格内学生的各类信息。这三者相互融合,通过网格员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习需求和生活状况,利用网格化管理系统汇总和分析数据,为教育教学提供精准依据,实现管理服务的个性化和高效化,进而提升思政工作的质量。
价值体现
该融合模式具有多方面的重要价值。从教育教学角度来看,它有力地促进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教师可以通过分析学生的专业学习数据,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并在教学过程中巧妙融入思政教育,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自然而然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熏陶,实现知识学习与品德培养的同步发展。在管理服务方面,网格化管理系统实现了对学生的精细化管理,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显著提升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如通过分析学生的消费数据和住宿信息,能够精准定位生活困难的学生,为他们提供及时有效的资助和帮扶。从思政工作本身来说,“教管服一体化” 的智慧思政工作模式让思政教育更具针对性和吸引力。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思政教育内容可以以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给学生,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激发学生参与思政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基于网格化管理系统的 “教管服一体化” 智慧思政实践路径
1. 精准教育:个性化思政教学的实现
网格化管理系统收集的学生学习数据为个性化思政教学提供了有力支撑。教师可以通过深入分析学生的学习成绩、课堂表现、学习兴趣等信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从而制定出更具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予专门的辅导,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克服学习障碍,重新树立学习信心;对于学习成绩优秀且思想政治觉悟较高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参与更具挑战性的思政实践活动,如思政课题研究、社区志愿服务等,进一步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在教学方式上,充分利用智慧思政平台,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活动。线上,教师可以推送丰富多样的思政学习资源,比如精彩的微课视频、真实的案例分析、有趣的在线讨论话题等,满足学生随时随地学习的需求;线下,组织主题班会、小组讨论、实践调研等活动,让学生在互动交流和实践体验中深化对思政知识的理解。如在学习 “爱国主义” 主题时,线上推送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历史故事等资料,让学生初步了解爱国主义的内涵;线下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的厚重和先辈们的爱国情怀,从而更深刻地理解爱国主义的精神实质。
2. 精细管理:全方位学生管理的达成
在网格化管理模式下,网格员成为学生管理的重要力量。他们定期深入学生寝室、课堂,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心理健康状况以及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一旦发现问题,网格员会迅速向上汇报,并协助网格管理员,如辅导员、班主任等,共同制定解决方案。
网格化管理系统还实现了学生信息的集中管理和动态更新。通过整合学生的个人信息、学习成绩、奖惩情况、社团活动参与度等多方面数据,形成学生全方位画像,为精准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例如,在学生评优评先过程中,管理人员可以依据学生的综合表现,进行客观公正的评选;在学生就业指导方面,根据学生的专业技能、兴趣爱好和职业规划,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推荐和专业的指导服务,帮助学生更好地规划未来的职业发展道路。
3. 高效服务:以生为本理念的践行
“教管服一体化” 的智慧思政工作模式始终坚持以服务学生为导向,借助网格化管理系统,实现了服务的高效化和精准化。在生活服务方面,通过对学生住宿信息的实时管理,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住宿中的各种问题,比如设施维修、宿舍调整等,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在资助服务方面,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精准识别贫困学生,为他们提供全面的资助信息和量身定制的资助方案,确保资助资源合理分配,帮助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同时,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服务。网格化管理系统与学校心理普查数据紧密对接,网格员和心理教师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心理排查和跟踪辅导。对于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时建立心理档案,提供一对一的心理咨询和干预服务,用心守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帮助学生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四、“教管服一体化” 智慧思政在网格化管理系统下的发展策略
1. 加强技术创新与平台建设
持续加大对网格化管理系统和智慧思政平台的技术投入,不断优化平台功能。引入先进的数据分析算法,提高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和效率,深度挖掘学生数据背后的价值[3]。加强平台的安全性建设,保障学生信息安全。同时,注重平台的用户体验,使其操作更加便捷、界面更加友好,提高师生使用的积极性。
2. 提升人员素质与协同能力
加强对网格员、教师、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思政教育水平和服务意识。定期组织培训活动,学习最新的教育理念、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提升他们的业务能力[4]。同时,强化各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打破信息壁垒,建立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确保 “教管服一体化” 工作的顺利推进。例如,定期召开跨部门工作会议,共同商讨学生管理和思政工作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3. 强化数据应用与反馈机制
建立健全数据应用和反馈机制,充分发挥网格化管理系统的数据优势。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及时调整教育教学策略、管理服务措施,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5]。同时,鼓励师生积极反馈使用过程中的问题和建议,对平台和工作模式进行持续优化。例如,设置专门的意见反馈渠道,定期收集师生的反馈信息,对平台功能和服务内容进行改进。
五、结论
“教管服一体化” 视域下基于网格化管理系统的智慧思政建设,是高校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创新思政工作模式的积极探索。通过将三者深度融合,实现了教育教学的精准化、管理服务的精细化和思政工作的高效化,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创造了良好条件。然而,在实际推行过程中,仍需不断加强技术创新、提升人员素质、强化数据应用,持续优化这一工作模式。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教管服一体化” 的智慧思政工作模式必将在高校思政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推动高校思政工作不断迈向新的高度,培养出更多具有高尚思想政治品质和扎实专业技能的新时代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天文.基于数据一体化管理模式的高校学生信息共享平台[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6(01):111-114+128.
[2]张严严.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信息技术应用的探讨[J].办公自动化,2021,26(23):61-62+13.
[3]聂海文,胡泽伟.新时代高校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知识文库,2023,39(22):116-119.
[4]李辰,陈浩冉.“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模式创新[J].科教导刊,2024,(30):109-111.
[5]白汤安.新时代高校思政工作与信息化融合创新[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24,22(03):50-52.
基金项目:本文系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信息化管理体系构建与实践”(项目编号:GH24431)及东北电力大学辅导员专项“‘互联网+’背景下‘教管服一体化’智慧思政工作模式研究——以经济管理学院网格化管理系统为例”(项目编号:FDYXM202506ZD)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关京(1993.11-),女,满族,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与学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