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评”一致性的实践研究
——以八年级上册为例
摘要:本研究聚焦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以八年级上册为依托,探索 “教学评” 一致性实践路径。通过分析当下文言文教学目标模糊、评价滞后等现状,借助信息化助力教学、项目式学习融合等热点手段,从明确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方法、完善评价体系三方面着手。实践表明,该模式可提升学生文言文学习兴趣与能力,为文言文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切实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发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评一致性;八年级上册
引言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作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教学意义重大。但目前文言文教学常出现教学与评价脱节、目标不清晰等问题,影响教学效果。随着教育信息化推进,如在线教学平台可精准分析学习数据,以及项目式学习兴起,为解决这些问题带来契机。以八年级上册文言文为切入点,探究 “教学评” 一致性实践,对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意义非凡,能更好地顺应语文课程改革趋势。
一、初中语文文言文 “教学评” 现状剖析
1.1 教学目标不明确
在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文言文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未能充分研读课程标准,对教学目标的设定缺乏精准性与针对性。课程标准对八年级文言文学习有着明确要求,诸如学生应掌握常见文言实词、虚词的含义,理解文言文基本语法,并能赏析文中的文学手法等。然而,部分教师在教授《三峡》时,未将文言词汇积累作为重点目标加以强调,对 “略无阙处” 中 “阙” 字这类重点实词的讲解一笔带过,也未深入引导学生赏析文中对三峡四季景色描写所运用的手法,致使学生难以理解作者如何通过精妙的笔触展现三峡的壮丽风光。这种教学目标的模糊,使得课堂教学缺乏清晰导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抓不住重点,无法有效提升文言文学习能力。
1.2 评价方式单一滞后
当前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评价体系存在明显短板,多数教师过度依赖考试成绩来评判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单元测试为例,测试内容主要围绕字词解释、句子翻译、文意理解等常规题型,测试结束后,教师往往只是公布成绩,对学生在文言文学习过程中的思维过程、学习态度、参与度等方面缺乏关注。学生在单元测试后,仅能知晓自己的分数,却不清楚在文言文阅读、理解、分析等具体环节存在哪些问题。例如,学生在翻译句子时出现错误,却无法从评价反馈中得知是语法理解错误,还是对实词含义把握不准导致的。这种单一且滞后的评价方式,无法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学习指导,不利于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升文言文学习水平。
二、初中语文文言文 “教学评” 一致性实践策略
2.1 明确契合的教学目标
教师依据课程标准,结合八年级上册文言文的独特特点,能够精准设定三维教学目标。在教授《答谢中书书》时,从知识与技能目标来看,明确要求学生掌握 “歇”“颓”“鳞” 等重点实词的含义,理解文中特殊句式的结构与翻译方法。过程与方法目标则设定为通过反复诵读、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描绘山水景色的写作思路,学习从视觉、听觉等多感官角度描写景物的手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上,让学生在品味文字的过程中,感受作者对山川美景的热爱与赞美之情,提升审美情趣。如此明确且契合文本的教学目标,为课堂教学活动提供了清晰的方向,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更具针对性,有助于学生全面提升文言文学习能力。
2.2 优化教学与评价方法
在教学方法优化上,情境教学法能有效提升文言文课堂活力。以《富贵不能淫》教学为例,教师创设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辩论情境,让学生分别扮演孟子及其论敌,模拟辩论场景。学生在角色扮演中,深入理解孟子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的思想内涵,体会其雄辩的语言艺术。在评价方法上,构建多元评价体系至关重要。教师不仅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还将课堂表现纳入评价范围,如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发言质量、参与度等;同时参考作业完成情况,包括作业的准确率、书写规范程度、对拓展性问题的思考深度等。通过这种多元评价方式,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成果,为教学改进提供有力依据。
三、初中语文文言文 “教学评” 一致性实践成效与展望
3.1 实践成效初显
经过一段时间对 “教学评” 一致性的实践探索,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文言文教学取得了显著成效。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明显提升,课堂上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参与到文言文的探究学习中。在学习《与朱元思书》时,学生主动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吴均的生平及创作背景,积极探讨文中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的独特魅力。从能力提升角度来看,学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能力显著增强,在考试中,文言文部分的得分率明显上升,无论是字词解释、句子翻译,还是对文章主旨的把握,准确率都大幅提高,这充分体现了 “教学评” 一致性实践对学生文言文学习的积极推动作用。
3.2 未来展望与挑战
展望未来,持续优化 “教学评” 一致性实践策略迫在眉睫。教师培训是关键一环,通过组织专题培训、教学研讨活动,帮助教师深入理解 “教学评” 一致性理念,提升在教学实践中的操作能力。信息技术的深度应用也是重要方向,利用在线学习平台、智能教学软件,实现对学生学习数据的实时收集与分析,进一步完善评价体系。但在推进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教师传统教学观念根深蒂固,转变难度较大,部分教师对新的教学与评价理念存在抵触情绪。同时,信息化资源的整合面临难题,网络上教学资源质量参差不齐,筛选、整合优质资源需要耗费大量时间与精力,这些都需要在后续实践中逐步攻克。
四、结论
初中语文文言文 “教学评” 一致性实践在提升学生文言文学习效果上初见成效。尽管挑战重重,但通过不断探索改进,有望构建高效文言文教学模式,助力学生深入理解传统文化,提升语文综合素养,适应新时代语文教育需求。
参考文献:
[1]叶玉丹.初中语文文言文群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探究[J].学周刊,2025,(02):88-90.
[2]刘泽辰,孟凡珍.初中文言文趣味教学活动设计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45(11):116-118.
[3]董锡杰.立德树人背景下初中文言文教学德育实施策略分析[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4,(11):154-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