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新时代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的构建与探索

——以三峡旅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程怡凡
  
科创媒体号
2025年151期
三峡旅游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宜昌 443100

摘要: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是关系民族昌盛的基石。本文聚焦于新时代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的构建与探索,在详细阐述新时代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及现状的基础上,以三峡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在构建德师风长效机制上的探索为基础,通过相关案例加以说明,旨在为提升高职院校师德师风水平提供有益的参考。关键词:新时代;高职院校;师德师风;长效机制

一、引言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是关系民族昌盛的基石。作为教育的最高层次,高校肩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崇高使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高职院校在培养技能型专业人才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重要的地位,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一)研究背景

2023 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提出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而教育系统中涌现张桂梅、黄大年等出一大批育人楷模,值得我们广大教师学习。进入新时代,高校教师有着更为神圣艰巨的使命,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的重任。然而,近年来教师行为失范事件时有发生,极大地影响了教师社会形象和职业声誉,给社会带来了极大伤害。教育部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相继出台了《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关于在教育系统开展师德专题教育的通知》等文件,旨在全面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师资保障[]。

(二)研究意义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职业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为国家培养近千万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源源不断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大国工匠、能工巧匠。据统计,在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等领域,一线新增从业人员 70% 以上来自职业院校毕业生,有力促进了产业发展[]。

二、新时代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

在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师德师风不仅关系到教师个人的职业形象和道德水准,也是影响学生全面发展和学校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

(一)师德师风建设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基础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学生品德的塑造者。因此,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促使教师全身心投入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师德师风建设有助于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高职院校的学生高考分数不高,理论文化素养偏低,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较差,教师的专业素养和道德水平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影响教育教学质量。

三、新时代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的现状

党的二十大明确了到 2035 年建成教育强国的目标,并对教育、科技、人才进行统筹安排、一体部署,吹响了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号角。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呈现出新的特点和挑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升,新的发展环境和教育需求对师德师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教师队伍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

年轻教师比例逐渐增加,他们具有较高的学历和较强的专业技能,但他们在教学经验、职业认同感等方面相对不足,需要通过系统的培训和实践锻炼,提升其师德修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二)新质生产力发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

教学数字化转型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具备跨学科的综合素养,掌握新理念、新技术、新业态,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需求。

(三)新时代对师德师风提出了新要求[]

新时代高职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这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师德师风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四、新时代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的构建策略

办好教育关键在教师,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关键在师德。成立了师德师风建设委员会,统筹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始终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教师工作的根本标准,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建立健全宣传、教育、考核、奖惩、监督“五位一体”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优化师德建设管理,落实师德考核评价。

(一)加强教育引导,强化思想引领师德教育培根铸魂

1.开展常态化的师德师风培训。学校为新入职教师提供系统的岗前师德师风培训,让新老师从一开始就能意识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的重要性。学校定期举办专题讲座,邀请教育专家、师德楷模分享经验和见解。学校教务处组织教师参加教育部、教育厅等上级单位组织的线上线下的师德师风培训课程,进行系统学习。

2.坚持党建引领。学校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使党支部成为涵养师德师风的重要平台,通过组织集中学习、定期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经常开展谈心谈话、组织党员教师与非党员教师结对联系等,充分发挥教师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教师先锋模范作用。

(二)完善制度建设,师德师风贯穿教师发展全过程

1.制定详细的师德师风行为规范。学校相继出台《师德师风考核方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办法》、《关于压实师德师风建设主体责任制实施办法》,明确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指导、师生关系等方面的具体行为准则,完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激励与约束并重强化职业道德水平提升。

2.优化考核评价机制。学校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学生评价、学院评价、督导评价、教务处评价、领导评价构成五维评价体系,将师德师风考核结果与教师的薪酬待遇、职称晋升、岗位聘任等挂钩。采用定期考核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式,确保评价的全面性和及时性。

五、实施案例及效果分析

学校根据师德建设实际情况,结合教育教学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修订和完善相关管理制度。每学年对教师师德师风进行测评,教师岗位聘用、职称晋升、评奖评优、业绩考核都把师德和育人工作表现作为首要标准,并设立意见箱、监督邮箱、电话等多种渠道,广泛听取对受评教师师德意见,接受群众监督。下面通过三个具体案例来阐述实施效果。

案例一:以党建引领机制,筑牢师德师风建设主阵地

学校坚持和完善党建责任清单制度,强化书记抓党建第一责任人责任,班子成员“一岗双责”“三责同步”,党建引领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良性发展。学校创建“先锋之旅”“思政110”“红心启航”等党建品牌,“三旅青马”“青年大学习”“百生讲坛”党建带团建特色品牌,筑牢师德师风建设主阵地。学校每月开展道德讲堂系列活动,由各二级学院承办,根据每期主题邀请道德模范、劳动模范、“湖北工匠”“湖北省技能大师”等名家大师来校讲学,以生动的案例为全校教师培根铸魂,职业道德素养显著提升。

六、结论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教师队伍建设提出新要求、提供了新遵循。新时代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师德师风建设永远在路上。通过加强教育引导、完善制度建设、强化奖励保障和加强监督管理等策略的实施,结合实际案例的经验借鉴,有效提升了学校教师师德师风水平,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供有力保障,推动我国职业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冯玉军.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素质 培养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EB/OL].(2020 -11-26)[2024-08-20].http://edu.people.com.cn/n1/2020/1126/c1053-31945032.html.

[2] 左洁, 李云梅, 陈伟. 加强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的途径研究[J].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22, 24(9):84-88

[3] 徐壮.培养高技能人才,职业教育体系如何更好构建?[EB/OL].(2024-08-01)[2024-08-20].https://www.gov.cn/zhengce/202408/content_6965827.htm.

[4] 马健原, 李劲松. 新时代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路径研究[J]. 公关世界, 2022(11):55-57.

[5] 杨革红.新时代高职高专院校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构建[J]. 湖南教育, 2022(23):64-66.

[6] 张芝芳. 新时代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构建——以北京政法职业学院为例[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 2022(2):103-107.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