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新时代城市社区党建工作现状及强化措施

邓莉萍
  
科创媒体号
2023年8期
陕西陕煤蒲白矿业公司中心社区

摘要:随着国家的发展越来越好,城市化基础也不断地深入。城市社区治理面临着新的局势,党建在基层社区治理中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从社区党建与社区治理的逻辑关系来看,社区治理为加强党的建设提供了新的阵地,社区党建与社区治理呈现互动、互嵌互融的关系。

关键词:城市社区;党建;现状;措施

引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社会治理,着力推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社区治理领域提出一系列重要论述:“社区是基层基础,只有基础坚固,国家大厦才能稳固”,“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到城乡社区,社区服务和管理能力强了,社会治理的基础就实了”。

1城市社区党建工作的现状和问题分析

1.1城市社区管理体制不符合新形势的发展

城市化的进程加快,使得城市的新经济和社会组织与城市社区的关联性更强,而外来务工人员以及流动人口的增加也使得城市社区的工作负荷不断增大。而社区内部组织行政的关联性不强,管理上条块分割鲜明,社区党组织的协调以及领导的权威性不足,在与上级党委政府工作的对接上以及社区共建中一旦出现问题,无法划清责任,从而造成各组织责任互相推诿,而社区管理部门也经常以“管不了”为借口,来推卸责任和义务。城市社区管理条块分割严重的问题无法解决,服务能量较低,共建意识淡薄等不良因素,使城市社区党建工作遇到瓶颈。

1.2城市社区党建经费投入无法满足社区党建的需求

社区党组织的工作比较复杂不仅要承担上级党组织领导交代的任务,同时还要负责协调社区内的各项工作,而且随着党组织的发展,其工作的覆盖面还在逐渐的增大,党员的管理责任和义务也在增加,而党建工作的经费投入却没有大幅度提升,从而使党建工作的开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且已经发展为目前党建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党组织在完善党建工作设施以及开展党组织活动的过程中都需要投入大量的经费,而且这种投入是不间断性的。同时政府各职能部门的工作任务也不断的向社区党组织延伸,但是这种延伸只限于责任和工作量的延伸,而相应的经费却没有给予补助,从而导致社区党建的工作经费问题更加雪上加霜。由于经费的不足,使得社区党建工作往往处于党员不断地创新工作但是缺少经费支持,或者即使有经费支持但是由于过多的限制,导致经费不能由社区党建组织自由支配。经费问题的限制使得社区党建工作事务繁忙但是经费却跟不上,严重地影响着社区党建工作的开展。

1.3社区居民主体参与意识有待加强

传统党建服务模式注重于科层体系中指令的上传下达,鲜少考虑如何将自身优势以及为居民提供服务的效率最大化,导致最终的服务受益者获得的资源有限,一定程度影响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积极性。同时,由于近年来社区呈现“原子化”发展形态,邻里之间相对封闭冷漠,居民社区认同感和公共责任心相对淡化,这同样是造成社区居民主体参与意识淡薄的重要原因。

1.4社区党建工作与社区需求相互脱节

一是社区党建内容同社区治理不匹配。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融合越来越紧密,社区人员的构成也呈现出异质性和多元化的特点,对社区治理提出了新的挑战。目前,社区党建的开展有专业性和难度,而居民对参与社区党建活动意愿较低,难以提出专业性的建设意见,最终敷衍了事。其原因主要是以学习会议精神、传达文件、访贫问苦式的节日帮困慰问等为主要内容的传统党建模式满足不了居民群众的需求。二是社区党建方式落后于社区治理发展。现阶段,社区党组织普遍存在人手不足、经费欠缺、权责不清等问题,往往出现为了完成任务敷衍了事、走过场、搞形式等现象,这些都制约着基层党建工作的开展。当前,城市社区治理日益朝着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方向发展,社区党组织迫切需要在培育社会组织参与、引入社工专业队伍以及探索智慧党建方面完善和提升现有的社区党建方式,增强社区党建参与社区治理的能力。

2新时代城市社区党建强化措施

2.1加强制度保障

首先,要加强物质保障制度的建立。加强社区党建工作,要提升对于社区党建工作的地位,要使各级重视这项工作,认识到这项工作的意义。只有这样,各级才能给予社区党建工作充分的支持。要为社区党建工作提供必要的办公场所和办公用品,要为党组织生活的开展提供必要的场所和经费支持,要问党建工作制及时解决薪酬待遇问题,理解其难处,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其次,要完善社区党建的运行机制。在领导机制方面,要形成横纵结合的领导机制,要不断建设完善各项管理平台,充分发挥区区、街道、社区的功能,使社区运行更加顺畅;在奖惩机制方面,要不断加强基层社区党组织和党员之家的关系,形成相互依靠,相互信任的组织关系,充分发挥党员的服务作用,主动积极开展各项评优评先活动,激励党员同志向先进看齐,为普通社区群众提供学习榜样。

2.2打通资源融合渠道

第一,建立资源清单,实现“共建共治共享”。借鉴北京市朝阳区党群共商共治模式、“三社联动”模式的治理经验,引进新时代“五治融合”治理经验,实现党群共商共治,即坚持党委引领,打通街道、物业、居委会、居民代表大会议事平台,营造多元主体参与格局。社区治理工作本质上是协调不同主体利益、缓解矛盾冲突的多方主体联动的互动过程。首先,要以社区党建为中心点,主动担当起社区凝聚的牵引力。其次,是要发挥政府、党建、社区的共同作用,鼓励工、青、妇等群团组织主动参与到社区治理活动中,畅通多元主体沟通渠道,实现信息共享,防止出现资源争夺、资源冲突,及时更新资源清单,做好资源规划,探寻不同主体的资源融合路径,简化不必要的资源设置,如活动共办、空间共享、人员共用,避免资源闲置或资源冗杂。第二,要充分发挥小区党支部的纽带作用,联结街道党工委、辖区驻区单位党组织,有效解决社区治理的“下沉困境”,弥补社区治理的治理资源不足的难题,将治理资源带到基层。完善基层治理资源下放社区的相关文件规定,进一步完善社区专项资源支持计划,制定资源下沉政策方案,引导各类资源、力量向社区下沉,支持社区建设并推动基层治理能力的提升。要以社区党委为主要抓手,从街道党工委到社区党委,打通党支部资源通道,发挥党员的联结作用,进一步将社区党员转化为社区工作的人力资源,特别是离退休党员,这对解决社区治理人才队伍力量不足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2.3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建设社区服务型党组织

推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能够使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具有更加广泛和深厚的群众基础。当前,社区基层党组织要强化服务型党组织意识,加强党建引领,筑牢“红色方阵”,有效提升服务群众的水平。要通过一系列的教育实践活动,教育引导基层党员干部的服务意识,以服务群众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社区基层党员认识到人民群众的重要地位,树立群众观念,提高服务意识,有效提升服务能力。要完善社区基层党组织的服务机制。利用网络服务体系,扩大基层党组织社区服务空间,开启“党建+公益”模式,最大程度发挥社区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强化和培育社工的专业能力,可通过构建“党建+社工+X”等多种服务模式,提供精细化和专业化的社区服务,有力提升党建社会化水平。

2.4应急治理“双向融合”

现代政党的基础存在于社会中,政党只有扎根社会,才能枝繁叶茂;只有抱紧社会,才会稳固不倒,而党的社区工作正是党扎根社会的重要实现形式。党组织通过对社区的领导,实现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人力资源的统筹,增强社区的向心力和组织力。当前在党建与社区融合治理方面,国内学者对社区党建提出了三种形式:一是嵌入式党建。孔娜娜、张大维认为,嵌入式党建是党员嵌入或加入到群众管理或服务组织,并与群众形成了平等、网状式管理服务的党建工作新方式,体现了从科层式架构到扁平式组织,从威权式统治到参与式领导,从垂直式管理到嵌入式服务的党建变迁过程;二是区域化党建。唐文玉认为,区域化党建是服务于新型社会有机团结的、开放的、多样化的基层党建模式,是中国共产党在外部新型环境的复杂互动过程中进行结构性适应的产物;三是融入式党建。这一类型是基层党务工作者在社区党建与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过程中提出来的。它强调推动党建融入发展、服务融入民生、组织融入区域、党员融入群众,突出服务导向,建强服务队伍,完善服务体系,从而有力地提升服务的实效。关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社区应急转型这一问题,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主要以社会环境变迁下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工作的适应性的视角来展开。

结语

基层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石,也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础,目的在于提高城市社区治理的能力与水平。为了实现城市社区治理的有效运行,要始终坚持党全面领导基层治理制度,始终坚持以党建促善治。

参考文献:

[1]中共民政局党组.坚决筑牢疫情防控社区防线[J].中国民政,2020(20):4-7.

[2]高和荣.从两极到综合:社区应急治理的新维度[J].东南学术,2020(4):88-95.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