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思维导图的护理干预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并发症及家长满意度的影响
摘要:目的 探究基于思维导图的护理干预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并发症及家长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94例(2021.01至021.12收治),按随机分配法,分甲、乙组,各47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基于思维导图的护理干预。比对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及家长满意度。结果 乙组并发症发生率较甲组低(P<0.05);乙组家长满意度较甲组高(P<0.05)。结论 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行基于思维导图的护理干预,效果优良,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家长对护理干预的满意度,值得优选。
关键词: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思维导图;并发症;家长满意度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为新生儿常见临床综合征之一,系新生儿生后4-12h内,出现的呼吸衰竭、呼吸困难等症状[1]。该病具有危重、快速、预后不良等特点,已是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当前,临床主要采取机械治疗,但因患儿器官发育不全,免疫力低下,所以疗程中易出现感染等并发症,进而对疗效产生不良影响[2]。相关研究显示[3],在患儿接受治疗期间,佐以有效护理干预,可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利于患儿康复。思维导图是有效化思维工具,是将信息运用图片、符号、流程图等形式呈现,现已凭借优良的护理效果,已在临床广泛使用。鉴于此,本文以94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2021.01至2021.12),旨在探究基于思维导图的护理干预对患儿并发症及家长满意度的影响。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共计94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均为2021.01至2021.12期间收治。随机分配法,分甲、乙组,各47例。其中甲组:男29,女18;胎龄28-38(33.02±2.54)周;出生体质量1098-3356(2234.45±500.32)g;病情分级:Ⅱ级12,Ⅲ级25,Ⅳ级10。乙组:男28,女19;胎龄28-39(33.19±2.46)周;出生体质量1089-3394(2264.65±500.34)g病情分级:Ⅱ级13,Ⅲ级23,Ⅳ级11。两组资料(P>0.05)。
1.2方法
甲组运用常规护理干预:①对患儿家长开展健康宣教,包括疾病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案等。②营造舒适安静的病房,保持病房内温湿度适宜,加强保温,及时通风。③对患儿进行喂养时,遵循多次少量原则,必要时,提供静脉补充或鼻饲喂养补充营养。④对患儿生命体征予以密切观察,及时翻身、拍背、吸痰。同时,依据患儿病情,提供机械通气和其他对症支持治疗。
乙组运用基于思维导图护理干预:(1)小组成立并制作思维导图:组建护理小组,有护士长1、专科护士5。小组成立后,定期组织培训会议,一并学习相关事项。并在此基础上,联合科室情况、相关文献等,对思维导图予以绘制。(2)应用思维导图:①监护加强:早期,予红外线保温箱(湿度:约55%),每30min,对体温进行测量1次,确保体温恒定,体温控制在36-36.5℃。同时,全程遵守无菌原则。待病情稳定,符合保温箱撤离指征后,可将保温箱撤离。室内定期开窗通风,床休息期间,可将柔软护垫置于脖颈处,头偏一侧,气管伸直打开。另外,体位定期更换,并适量使用水胶体敷料,以减轻皮肤压力。②呼吸道护理:及时帮助吸痰,严格无菌操作,遵循由下至上顺序,用轻柔压力,促进排痰。同时,规范开展呼吸支持治疗,导管妥善固定。呼吸机管路,及时更换,保持口腔清洁(用生理盐水擦洗),3次/d。③体位更换:床头适当调高,行双人轴式翻身,1次/2h,选纯棉质、舒适床单,并保证床单元整洁。④并发症预防:监测患儿生命体征变化,注意保温,保持口腔、皮肤清洁。并定期协助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同时,对患儿家长开展针对性宣教,讲解疾病知识、护理配合要点等,并为其解惑答疑,促进家长配合度提高。
1.3观察指标
并发症:气漏、VAP、感染、腹胀、喂养不耐受等,总发生率为五项和。
家长满意度:用PNSQ量表,包括医疗环境、健康教育等,得分高,代表满意度高。
1.4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软件SPSS25.0,定性数据、定量数据,用(%)、(x±s)表示,用2、t检验。P<0.05,表明数据有差异。
2结果
2.1患儿并发症的比较
乙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6.38%)较甲组(23.40%)低(2=5.371,P=0.020),见表1。
2.2家长满意度的比较
甲组家长满意度为(89.03±5.21)分,乙组为(95.43±2.48)分,乙组较甲组高(P<0.05)。
3讨论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属新生儿常见病,属于肺部疾病的一种,由肺发育不成熟、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所致,好发于早产儿,是早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现阶段,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主要从呼吸支持、预防感染等。但疾病出现后,患儿并发症风险高,加上家长有负面情绪,导致依从性不高。因此,需要积极开展护理干预。然而,常规护理干预以对症护理为主,导致护理质量欠佳。基于思维导管的护理干预,是基于思维导图,明确护理流程,以图文形式转换成为信息,可明显提高患者护理质量[4]。本研究中,乙组并发症发生率较甲组低(P<0.05)。说明基于思维导图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控制并发症的发生。基于思维导图的护理干预,为患儿建立思维导图,以此对患儿加强监护,给予对症护理,营造温馨、舒适的病房环境。呼吸道护理,能及时帮助排痰,给予呼吸支持治疗。体位变化护理,能降低并发症风险。并发症预防护理,并加以家长健康宣教,能提高临床依从性。总之开展上述护理,能降低并发症风险。此外,乙组家长满意度较甲组高(P<0.05),说明:基于思维导图的护理干预,可提高家长满意度。基于思维导图的护理干预,是在建立思维导图基础上,提供规范的流程化护理,使得照护更为完全,能有效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使患儿得到专业性照护,并能减轻不适心理情绪体验,能提高家长满意度[5]。
综上所述,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行基于思维导图的护理干预,效果优良,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家长对护理干预的满意度,值得优选。
参考文献:
[1]盛文红,于娜,谭庆.临床护理路径在无创辅助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研究[J].临床医药实践,2023,32(06):451-454.
[2]张小雯,刘彦彦.连续气道正压通气联合精细护理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23,30(15):176-179+184.
[3]刘会圆,王艳文.思维导图护理模式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疗效中的应用[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22,30(10):1868-1872.
[4]席慧芳,唐成和,何红利等.思维导图护理模式对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干预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2,19(03):447-451.
[5]姜丹风.构建思维导图模型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康复进程、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21,29(01):12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