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高职液压与气动技术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刚柔并济、双管齐下”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摘要:本文介绍了高职液压与气动技术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通过分析当前课程思政内容的融入情况,提出了“刚柔并济、双管齐下”的思政教学模式,探索了“三维度”的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考评体系。通过该教学模式的实施,既培养了学生的知识技能,又树立了爱国热情和工匠精神,为制造业人才培养做出了贡献。
关键词:液压与气动技术、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课程思政、教学模式
液压传动与气压传动技术在制造业中起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据统计,90%的数控加工中心、95%以上的自动线都采用了液压传动技术。液压传动技术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水平的重要标志[1]。掌握液压传动相关技术的人才成为企业热追对象。在这样的背景下,各高职院校装备制造类专业都将液压与气动技术列为专业核心课程。为了在这门覆盖面广、重要性高的课程中有效实现思政教育的融入,培养出兼具知识技能、爱国热情和工匠精神的高质量人才,在本课程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过程中,提出“刚柔并济、双管齐下”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刚柔并济”指的是课程思政内容既有刚性的内容又有顺应时代发展的柔性内容,“双管齐下”是指刚性内容侧重培养树立,柔性内容侧重培养树立,两者相结合互相促进起到较好效果。。
一、液压与气动技术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现状
通过查阅在中国大学慕课平台上线的《液压与气动技术》省级、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将资源及思政内容汇总统计如下表。
通过“课程思政视频长度占比”这列数据可明显发现各门课程思政内容占比均较少。通过仔细查看各学校课程的视频资源,发现思政内容多为单一视频资源,内容生硬,未在每个知识点的讲解中将课程思政进行融入。课程知识点与与思政内容“两张皮”,无法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查阅文献发现,目前大多数课程思政研究还停留在将工程实例等课程思政内容融入到教学中,并未就更系统、更行之有效的融入方法进行探讨,且对融入效果缺乏量化考核。针对现状,本研究着重在“质量”上下功夫,在思政内容融入的基础上,通过优化融入方法探究新思路,以求达到更好效果。对于实施效果,提出量化考核的新思路,将教学成果更加直观进行展现,以便更好指导后续教学工作。
二、“刚柔并济、双管齐下”课程思政教学模式
“刚柔并济、双管齐下”指的是“刚性”与“柔性”的课程思政内容同时体现在一次课的授课过程中。“刚”指的是每节课安排有内容和位置固定的“刚性”思政内容,往往为本节课教学知识点紧密相关联的工程案例,起课程引入和工程思维培养双重作用。“柔”指的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会安排位置与内容均不固定的思政内容,位置随课堂走向动态调整,内容由课程组教师课前通过教研活动讨论决定,一般为时政热点或时效性较强案例,并将其思政内涵提炼加工,在课堂中起调节课堂气氛,培养爱国情怀作用。“双管齐下”指刚性内容侧重培养科学思维方法,树立正确科学伦理。柔性内容侧重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两者结合,互相促进,起到1+1>2的教学效果。
1.课前准备阶段
分别以2021年秋季学期和2022年春季学期为例,将刚性思政内容和柔性思政内容统计成表如下表。刚性内容体现在教案固定位置,授课时依照教案进行介绍,柔性内容为课程组教师每次课课前沟通确定,均提炼自课程开始前时政热点事件。
2.课堂实施阶段
以《常用典型液压缸》一节为例,在介绍液压缸工作原理这一知识点时,引入“中国天眼”FAST案例作为刚性思政内容,以其控制射电望远镜的液压促动器中的液压缸为例,介绍液压缸工作原理,,将工程实例与课程重点内容有机结合,即达到了传授知识的目的,又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了课程思政育人。
在课程进行过程中,遇到难点时,易出现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现象,如本节课差动连接工作原理这一知识点,较抽象难懂,又是重点知识。教学实施过程中班上大多数同学均有走神现象。此时将课前准备好的“柔性”课程思政内容——世界最大运输机安-225在战火中被摧毁,恐难再维修或重建。由于该班学生均为男生,对军事题材很感兴趣,通过时政案例,很快将学生注意力引回课堂,并借机向学生传达了和平第一,落后就会挨打的课程思政观念。为后续重点难点内容讲解打下了良好基础。
3.评价考核阶段
如何考核评价课程思政实施效果一直是一个棘手问题,为此,课程组查阅了大量文献,并与兄弟院校进行交流,经过一学期的课程实践和探讨,最终确定了“三维度”的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考评体系。包括了“课程思政内容教育评估情况”“课程思政内容融入课程程度”“学生参与度”等三个考评维度。
其中,X轴对应的“课程思政内容教育评估情况”表示对课程思政内容教育成效所展开的评估,主要从“学生认可度和满意感”“学生对思政内容的认可度”“学生思政意识的提升情况”三个方面进行评判,“课程思政”育人成效评估,应该在课程结束之际及时展开,这也是“课程思政”顺利推进不可或缺的内容。
Y轴对应的“课程思政内容融入课程程度”即专业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将课程思政与专业课教育教学有机融合的程度。该指标主要通过量化方式进行衡量,在课程结束的教学评价中,结合督导打分,同行互评,及课程组教师互评,和通过学习平台推送给学生的调查问卷打分,得出综合成绩。
Z轴对应的“学生参与度”即在“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以多样化的形式主动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程度。该项指标用各任课教师在“学习通”平台一学期授课中开展的教学活动次数和学生参与度数据,结合期末测试中学生课程思政相关问题得分情况加权进行评判。
有评估的教育,其实践价值更高,推广价值更强。对于从事课程思政的教师,讲政治、有信仰无疑是最基本的职业操守。通过量化评价考核,将课程思政教学情况量化反映,不仅能够为下一步的教学开展提供参考,更可以帮助授课教师查漏补缺,自我提高。
三、结语
通过分析液压与气动技术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思政发展现状,在目前课程思政实施的基础上,提出了“刚柔并济、双管齐下”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并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应用。为衡量课程思政实施效果,提出了“三维度”的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考评体系。经过一学期的课堂验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王丹丹.职业教育“课程思政”研究现状与展望[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No.729(05):46-51.
[2]彭辰晨,黄志辉.“液压与气压传动控制技术”课程教改实践探索[J].南方农机,2022,53(12):163-164+186.
[3]武涛,金葆青.思政教育融入《液压与气压传动》教学改革的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3,22(05):140-142.
基金项目: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2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