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幼儿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的现状、意义与对策
摘要:民族音乐是培养幼儿爱国主义情怀、提升幼儿音乐审美能力等的有效途径,发展幼儿民族音乐教育工作具有较高的必要性。鉴于此,本文对幼儿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的基本现状进行了分析,发现了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包括民族音乐容易被忽视、缺少严谨课程体系、家长不能正确认识民族音乐等;继而,总结了民族音乐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意义,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民族音乐;幼儿;音乐教育
一、幼儿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的现状
(一)民族音乐在幼儿园音乐教育中被忽略
中国传统的民族音乐由于受到西方音乐的冲击,受众人数存在着一定的削减。快节奏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快节奏音乐,摇滚乐、说唱等一些音乐慢慢走入我们生活,其学习周期较短,幼儿园音乐教育大多都没有以讲授民族音乐为主,造成了对于民族音乐的忽视。除此之外,应试教育之下,很多幼儿教师及家长认为幼儿园开展音乐用途不大,甚至感觉是在浪费时间。这种对于音乐的不重视的态度,使得民族音乐的重视程度进一步降低。
(二)民族音乐教学缺乏严谨的课程体系
幼儿在民族音乐的课堂上,并没有感到很大的兴趣性,甚至只有一少部分的幼儿在课堂上认真听讲认真学习。因此,幼儿园应该提高对音乐教学的资金支持力度,比如购买一些民族乐器,让幼儿教师演示给幼儿或者幼儿直接接触民族乐器,从而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民族音乐。但是目前无论是从备课还是到上课,再到最后的课后,都未形成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让民族音乐的教学有章可循。
(三)家长缺乏对民族音乐的正确认知
不少家长认为,以后孩子发展的方向并不是艺术类,所以对于民族音乐的学习呈现一个排斥的状态,导致了孩子自身对于音乐的发展与热爱,大家缺乏对于民族音乐教育的正确认识。
二、幼儿园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一)加大民族音乐教育的重视
面对幼儿园民族音乐教育停滞不前的现状,我们首先要提高教育厅、幼儿园、家长,幼儿自身的重视。促进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提高幼儿民族音乐能力作为幼儿园音乐教育的首要发展任务。
对于家长来说,需要正视自己孩子感兴趣的事情,明白行行出状元的道理。我们不一定把孩子的教育局限在发展文化课方面,很多幼儿具有艺术天赋,在很小的时候就可以创作出音乐作品或者对音乐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家长不要让孩子放弃自己的爱好,应该要不断地鼓励幼儿自身的兴趣的发展。家长也应该配合幼儿园开展的民族音乐教育,可以在家听民歌,看能够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舞台剧等等,这些方面活动的进行,都有利于让孩子增强爱国意识,增强其想保卫国家的信心。在家多唱歌,不仅会让家庭减少矛盾气氛变好,还有利于增加幼儿的自信心,更容易在公众场合表现自身观点,这也响应了培养全面发展人才号召。
我们从教育部门、幼儿园、家长等等多角度分别阐述了提高民族音乐教育的重要性,目的就是让全社会都重视民族音乐发展问题,解决此问题不仅停留在口头上和文字上,更应该不断的落实到我们平时的生活中来,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对于民族音乐教育的重建。
(二)提升民族音乐幼儿教师素养
对于民族音乐幼儿教师来说,这一举措无疑是行业发展的好时机,我们要及时把握住机遇,在教授幼儿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对传统民族音乐进行创新,这也是身为一个音乐人的意义所在。幼儿园在进行音乐幼儿教师选择的过程中,也应该注意该幼儿教师是否具有较好的专业素养,教学年龄,创作经历、生活经历等等综合考虑该幼儿教师是否符合幼儿园教学的标准,不断为幼儿园音乐教育教学发展补充新鲜血液。
幼儿教师应该重视自身课程基础知识的教育,以便更好地适应各种突发状况,幼儿教师最初的音准问题,对于多种民族乐器的弹唱能力。幼儿自身的音乐的素养并没有很好,有些幼儿还是初次接触音乐,所以这对于幼儿教师的能力需要严格的要求,幼儿会模仿和学习幼儿教师的发音教学,幼儿教师要做好表率作用。掌握每个音的发音规律和发音方法,让毫无发音经验的幼儿,喜欢上音律。认识到音乐元素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性。音准是学习音乐的出处,我们把基础学习好之后,才能够学些更加富有情感的音乐,才能够更好地提升幼儿民族音乐能力。
(三)营造浓郁的民族音乐教育环境
幼儿园对于音乐环境氛围的塑造,在幼儿园民族音乐教育中是不可被忽视的,环境对幼儿的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不断提升幼儿的音乐审美水平;在音乐学习过程中还帮助幼儿找到更多志趣相投的民族音乐爱好者。这样一来,对民族音乐有着共同爱好的幼儿,就可以组成学习小组,在课余时间里,共同鉴赏民族音乐作品,或是交流民族音乐学习心得。相互鼓励、相互帮助,在不断提升自身音乐能力的同时,也提升民族音乐文化在校园内的影响力。也逐步的扩大我国民族音乐文化传承者的队伍。可除此之外,幼儿园以利用特殊的节日,例如五四青年节、十一国庆节等,举办一些民族音乐表演活动。设置一些奖品、证书,从而激励幼儿用于报名参赛。对于参赛幼儿来说,可以获得展示特长的机会,检验自己音乐学习成果;对于台下观众来说,可以领略民族音乐魅力,提高自己音乐鉴赏的水平,从而达到了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目的。如果有条件,幼儿园还可以邀请附近的一些民间音乐社团、组织或艺人,到幼儿园进行演出,从而在校园内营造浓郁的民族音乐文化氛围,从而更好的提升了幼儿园对于民族音乐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贾莹洁. 论民族民间音乐对幼儿的启蒙[J]. 戏剧之家,2022(06):101-102.
[2]谢阳茂,谢玉梅. 培养幼儿对藏民族文化音乐艺术的情感[J]. 黄河之声,2020(03):142.
[3]陆海莲. 地方民族音乐与幼儿教师专业发展——从文化自信解读幼儿教师音乐教育[J]. 科教导刊(中旬刊),2018(35):46-47.
[4]黄华. 彝族地区幼儿师范民族音乐课程建设的策略研究[J].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1(01):124-128.
[5]卢照天,边仕英,李俊佐. 凉山民族地区幼儿师范音乐教学改革与探索[J].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0(02):120-124.
[6]刘芳芳. 本土民族音乐融入幼儿教育活动的思考[J].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8(03):21-24.
[7]张毅. 贵州民族民间音乐在幼儿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初探[J]. 北方音乐,2017,37(16):176.
[8]刘一帆. 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音乐教学调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8.
[9]韩雪梅. 民族音乐欣赏在幼儿教育中的实施研究[A]. .《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六卷)[C].:,2017:3.
[10]李忠霖. 贵州民族民间音乐元素在幼儿歌曲创作中的运用[J]. 戏剧之家,2017(05):111.
作者简介: 王林梦,出生日期:1998.01,性别:女,籍贯:安徽阜阳,民族:汉族,学历:本科,职务职称: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