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校企合作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摘要:在跨境电商贸易迅速发展的今天,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转型和改革被反复提起,许多高校整合利用优质教育资源,探索新的教育路径,全面满足跨境电商企业的人才需求,为社会输送更多德才兼备的跨境电商人才。但是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深蒂固,历史遗留因素较多,外加上学校的教育资源较为有限,学生的知识基础比较薄弱,因此整体的人才培养质量不佳。本文立足于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现实情况,深入分析以校企合作为先导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意义和实践对策,以期为改革传统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校和企业的互利共赢提供理论借鉴。
关键词:校企合作;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
引言
基于校企合作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的育人优势比较明显,有助于创新人才培养对策,实现人才互通和资源共享。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越来越高,能够更好地实现学校人向社会人的过渡。学校需要理性分析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综合对比优缺点,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积极拓展跨境电商校企合作模式,逐步构建立体成熟的校企合作和体系。在共建共享校企合作跨境电商教师队伍的过程中逐步丰富跨境电商教学人才储备,寻求政府的帮助和支持,协作培养跨境电商人才,充分发挥校企合作中政府的辅助作用,实现多措并举和对症下药。
一、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现状
随着跨境电商的进一步发展,该行业对综合应用型人才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和改革升级势在必行。但是学校的改革进程较慢,整体的人才培养质量不佳。首先,高校沿袭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往往墨守成规,实质的人才培养方案与本科院校比较相近。学校过多追求学术研究和学科教学,忽略了本校特色,人才培养定位比较模糊,课程设置千篇一律,与时代相脱轨。学校没有站在宏观发展的视角主动与企业建立长效合作关系并健全校企合作体系,校企合作形式浮于表面,形同虚设,局限于生产资源和人力资源的简单共享,跨境电商人才培养质量大打折扣。
其次,学校的教学资源比较有限,教学人才储备不佳,难以满足新时代对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实质需求,学生的实习就业面临重重阻碍。最后,学校没有立足于学生薄弱的知识基础主动寻求与政府的合作,获取政府的帮助和支持,校企合作的深度、广度和效度得不到保障。
二、基于校企合作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意义
(一)有助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不同人才培养模式的育人效果和质量各有不同,创造性的人才培养模式极具优势,能够保障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在组织开展校企合作时,学校需要深入了解不同人才培养模式的优缺点,积极打造双方交流沟通的平台和渠道,深入了解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结合已有的教学条件和教学环境探索新的育人路径和手段,让学生能够在课程学习和实习实训的过程中全面掌握专业知识的精髓,深入理解和领悟跨境电商的运作模式,逐步习得专业技能。从目前来看,部分学校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先进和新颖,育人质量较为可观,学生能够获得丰富的自主锻炼机会,跨境电商实践技能水平较高。由此不难发现,以校企合作为依托的跨界电商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非常有必要,能够促进人才培养工作的改革升级和优化创新。
(二)有助于实现资源共享
在学校和企业深度合作的过程中,人员参观、社会培训、专家指导被反复提起,双方主动互通有无,拉近彼此的距离,实现互利共赢。在深度合作的过程中,整体的社会服务质量越来越高,学校和企业以社会服务和师资培训为重点,全面建设人才队伍,加强与社会各界的交流和联系,逐步形成较强的社会影响力和合作效应。人才培养资源实现了优化配置及高效利用,整体的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准越来越高,这些对实现终极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目标有重要作用。
(三)有助于提升学生专业技能
作为校企合作的主要对象,学生的重要性不容忽略。为了挖掘学生的潜能,提升学生的价值,学校和企业需要深入了解跨境电商行业的发展面貌以及人才需求,明确校企合作模式的实质条件,结合具体的人才培养任务全面调整教育思路,将任务指导、任务步骤、任务描述、任务评价、任务拓展融为一体,积极探索新的实践策略,鼓励学生自主分析、大胆实践。全面强化学生对国际商务交接、外贸订单处理以及图片美工等专业知识的理解及认知,确保学生能够了解不同阶段的跨境电商工作流程,逐步掌握专业技能,形成较强的社会适应力以及核心竞争力。
三、基于校企合作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对策
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复杂,实训+推送模式、跨境电商创业孵化模式、实习代替实训模式最为常见,直接影响着跨境电商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准。学校需要在理性分析、综合对比和宏观统筹的基础上整合多种人才培养模式,体现最佳的育人合力,将更多的新鲜血液和时代色彩注入校企合作中,保障最佳的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准。
(一)拓展合作形式,建立健全校企合作体系
在全面落实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工作时,学校和企业需要主动拓展合作形式,整合优质的教育资源,建立健全校企合作体系,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实现互利共赢和齐头并进。
首先,校企双方应明确人才培养的具体阶段和目标,改革传统的合作模式,坚持创新导向,实现与时俱进。跨境电商行业的校企合作模式转型比较复杂,双方可以先进行小规模的合作试点,在不断磨合的过程中加深对彼此的了解,结合学生的专业水平和社会需求全面挖掘双方资源,实现优势互补,为产教深度融合做好准备。在共同培养跨境电商人才的同时,企业需要结合已有的合作经验逐步细化合作培养模式和层次,采取由浅入深的形式合理划分不同的合作培养阶段,明确各个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考核标准,保障校企合作的系统性、针对性和一致性,为企业输送不同技能水平的应用型人才,全面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
其次,校企双方需要以零基础订单培养为先导,分步骤、有目的、有计划地提升双方合作的深度以及效度。跨境电商行业的校企合作要求比较严格,双方可以以“广泛培养、重点选拔”为合作思路,将校园宣讲和课程教学融为一体,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专业业素养以及未来职业规划设置培训班,让志同道合的学生能够集结在一起。专业课程教师以及企业导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协作落实跨境电商职业技能教学活动。在新生入学初,双方可以以宣传企业文化为主,开设跨境电商订单班,采取联合培养的模式协作完成育人任务。企业需要实事求是,结合自身的人才需求与学校共同商定跨境电商人才培养计划,明确课程内容及实践内容,组建教学团队,共建共享校内外实训基地并加强职业指导,针对性地向学生传授跨境电商工作岗位所需的职业技能和专业知识,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拉近跨境电商岗位工作实际需求与学校跨境电商课程之间的距离,为企业培养专业对口的优秀跨境电商人才。企业的技术资源和经济资源、生产资源比较丰富,因此在校企合作时需要为订单班的学生提供经济支持和技术支持,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准。
再次,学校和企业可以采取比赛促教的形式开展深度合作活动,提升专业学生及教师的跨境电商业务能力。比如双方可以共同举办跨境电商实践业务比赛活动,为取得优秀成绩的指导教师以及学生颁发奖品奖章,给予现金奖励,调动专业学生的学习热情,确保学生能够在参与高级别比赛的过程中检验理论学习成果,逐步形成较强的跨境电商业务操作能力,真正实现以赛代练和以赛促教。专业教师也可以在带领学生参赛的过程中与优秀同行交流教学经验,获取一手业务资料,了解电商行业的政策变化,进而调整后续的教学思路。
最后,学校需要组织专业学生参与跨境电商企业的顶岗实习,锻炼学生的实践业务能力,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企业应意识到自身在校企合作中的重要责任,主动为学生提供对口实习岗位,明确实习任务,积极落实实习工作绩效考核制度。让学生能够在轮岗的过程中了解跨境电商工作的具体流程,积累丰富的工作实践经验。教师应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加强对学生的专业指导,让学生能够主动抓住实习实训的宝贵机会,锻炼自身的专业素养,掌握职业技能。除此之外,学校和企业还可以组织开展校内跨境电商项目活动,充分发挥学校的人力资源优势,主动与当地实力较强的跨境电商企业合作,邀请企业入驻校园并设置分公司以及办事处,由项目经理人员就要负责,让学生能够在学校了解跨境电商的业务运营模式。
(二)共建师资队伍,逐步丰富教学人才储备
校企合作跨境电商教师队伍的共建共享非常有必要,直接关乎跨性电商教学质量和水准。学校和企业需要打破双方的壁垒,拉近彼此的距离,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通过共建师资队伍逐步丰富教学人才储备,实现终极育人目标和合作目标。
首先,校企双方需要积极组建跨境电商教学团队。作为育人主体,企业的教学辅助作用不容忽略,要想确保跨境电商人才符合时代需求,学校需要在顶层设计和高瞻远瞩的过程中努力争取与企业的合作,获取企业的人才培养支持。企业则需要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加强与学校的合作,组织优秀员工在学校担任课座教师,开展培训工作,协作完成教学任务和工作任务。在合力共建跨境电商教学团队的过程中,专业教师与企业优秀工作者能够共享资源,交换思路,主动分享教学成果和研究成果,科学制定课程方案和人才培养计划,探讨最佳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计划,保障专业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为学生提供专业系统的课程服务。企业工作人员则应主动参与培训教学以及现场实训指导工作,不再局限于简单的讲座教学,以促进教学的常态化发展为基础,严格遵循实践性和系统性的教学准则,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储备以及实践经验,缩小企业与学校的供求差距。专业教师应主动与企业工作人员取得联系,为企业提供教学支持,共同完成专业备课工作。企业工作人员对教学方法和手段知之甚少,在安排教学内容时频频碰壁,教师则应与其取得联系,共同商讨教学内容,辅助企业教师完成教学工作。
最后,教师徐积极参与企业的运营工作,逐步形成良好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作为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产物,跨境电商行业的发展速度较快,知识更新优化的周期较短,极具时代属性。在培养跨境电商人才时,教师应深入了解该行业的人才需求,主动优化自身的教学模式,积极分析最近最前沿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自觉参与合作单位的实践交流活动,掌握最新的跨境电商职业技能,全面系统地了解该行业的发展面貌,确保专业理论教学贴近跨境电商行业发展的实质情况,拉近课程与岗位工作实际需求的距离。学校需要为教师提供便利,促使教师参与跨境电商专业技能培训、顶岗实习和企业的运营实践,打造强有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保障最佳的教学质量和水准。
(三)鼓励政府参与,充分发挥政府辅助作用
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政府的作用不容忽略,学校和企业需要鼓励政府参与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工作,充分发挥政府的辅助作用。首先,校企双方可以获取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储备优秀的电商人才,充分发挥税收优惠、财政减免以及专项奖金奖励的作用,在资源整合的过程中实现双方的互利共赢。政府应意识到自身的重要责任,明确校企合作的基本要求,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规范双方的合作行为,为双方的深度合作提供诸多便利,逐步形成良性循环。其次,政府可以主导参与校企合作项目。在纵向推进高等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政府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学校和企业需要严格按照政府出台的政策规定落实合作工作。比如要想合作开设订单班,落实专项招生工作,学校和企业需要获取政府相关部门的配合和批准,如果政府能够主动参与其中,站在政策层面促进双方合作,就能够着力解决各种政策难题和制度难题,确保学校和企业认真履行各自的义务和责任,建立长效合作关系,扫清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阻碍。
四、结语
综上所述,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符合大势所趋,能够促进学校和企业的互利共赢。双方需要意识到自身的教育重任和历史使命,积极探索新的跨境电商校企合作模式,逐步完善校企合作为体系。在共建校企合作跨境电商教师队伍的基础上丰富电商教学人才储备,确保政府也能够参与其中,充分发挥校企合作中政府的重要促进作用,实现多措并举和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戴明华,范晓男,郭芳.校企合作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C].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论文集.2017.
[2]刘伊娜.跨文化视角下跨境电商英语人才培养策略[J].新课程研究,2023.
[3]刘远.基于校企合作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为例[J].新丝路:下旬, 2022(12):0157-0159.
[4]彭楚钧.基于校企合作的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商场现代化, 2017(18):2.
[5]彭明程.校企同频共振的跨境电商课程教学模式探索[J].科教导刊,2023.
[6]钱倩.基于校企合作的跨境电商跨界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商业经济, 2023(5):1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