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体育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崔亦天
  
教学实践媒体号
2023年19期
奈曼旗苇莲苏中心校 028300

摘要:对于小学体育课程教育教学工作而言,科学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是顺利完成教学目标的基础,更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生体育综合素质的关键所在。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师应着力于推动教学创新,明确体育教学新特点,融入新型教学理念与方法,以此来构建高效体育课堂,从而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基于此,本文将针对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体育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进行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体育;高效课堂

在新课标全面推行以后,小学体育学科教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要求教师着力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在这种背景下,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教育思维与教学手段,立足多个维度对现行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创新,同时全面整合教学资源,积极构建集“育人”和“育身”于一体的高效体育课堂,不断提升小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为学生将来的学习和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新课改下构建小学体育高效课堂的意义

在新课标背景下,通过搭建高效课堂也能推进体育学科改革。新课标要求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转变学科教学理念,并引入一些新型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通过搭建高效课堂,体育教师就可以充分明确后续课堂教学改革的具体方向,并细化课堂教学内容,使用先进的教学技术,加快体育学科改革进程,使小学体育课堂进入新局面。

二、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体育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一)开展体育游戏教学

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积极引入各种兼具趣味性与竞技性的体育游戏活动,不断丰富体育教学内容,拓展课堂教学范围,快速集中全体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使其能够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始终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从而循序渐进地锻炼小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快速反应能力。比如,在课前热身阶段,体育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基于不同课程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积极引入“丢手绢”“贴鼻子”“穿越呼啦圈救援”“夹气球”等多元化的趣味性或竞技性游戏活动,快速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课堂活动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完成体育游戏活动中逐步增强自身的身体素质,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同时,考虑到男女生之间的体力和运动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小学体育教师可以按照学生性别将其分成不同的游戏小组,然后通过设计安全系数较高、游戏环境较好的竞技型游戏活动,在激活课堂学习活力的基础上,持续锻炼小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有利于高效率体育课堂的科学构建,还能够基于游戏教学模式不断优化和完善教学模式,最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寓教于乐。

(二)立足学生个体差异

当前小学生在身体素质方面已经出现了显著差异,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那么体育课堂教学就会变得非常被动。因此,教师在平时应该做好班上学生身体素质情况的全面调研,掌握班上学生的个体差异情况,并基于此开展分层教学,使身体素质不同的学生,能够得到差异化教学,提高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情况的适配度。比如,在小学体育田径教学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层次化的锻炼计划。在田径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先带领学生进行热身运动,促使学生的身体尽快适应高强度运动,避免后续出现抽筋等身体损伤事件。在安排田径教学方案的时候,教师应该注意那些运动能力较差的学生,跟他们一起跑步,并鼓励他们坚持下去,通过相对轻缓的慢跑等运动,激发小学生的身体活力。而对那些运动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教师则可以给他们安排更加激烈的田径运动,并减少对他们的管控,提高运动的自由性,使他们可以得到充分锻炼。又如,小学篮球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核心力量训练模式,实现学生的分层教学。对篮球技能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核心力量专项训练,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帮助他们打下坚实的基础。接着教师通过核心力量与篮球技能的专项训练活动,分项提高学生的运球能力、传球能力、投篮能力等技能,实现篮球技能水平的逐步提升。在篮球课上,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组,给不同组别安排差异化的篮球训练活动,能够提高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情况的适配度。

(三)构建体育教学情境

要想在新课改背景下打造高效高质的小学体育课堂,必须在创新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的基础上,根据小学生身心特性来构建多元化的体育教学情境,不断丰富体育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开阔学生体育学习视野,深化学生课堂学习体验,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快速掌握适合自身发展规律的运动技巧和训练方法,进一步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以实现高效体育课堂的科学构建。例如,在开展户外运动教学之前,由于低年级小学生的身体机能发展尚不成熟,安全意识较为薄弱,要想搭建高效高质体育课堂,需要教师首先根据教材内容与教学重点,利用多媒体制作与体育竞赛类活动相关的视频课件或动画,如篮球投篮传球、乒乓球推挡、足球控球和射门等运动技巧,由此来创新体育重难点知识教学模式,激发小学生对体育赛事的关注度和学习兴趣,不断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效率,真正为小学体育课堂注入新的活力。其次,教师可以根据视频课件中演示的一系列基本动作和运动技巧,详细讲解双脚起跳、肌肉调动、肌肉运用、双脚落地等技术动作,逐步让学生掌握更多的体育理论知识和技能。最后,教师可以布置一些自主合作式任务,引导学生以团队合作的形式进行训练,进一步加强学生与教师、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促进高效体育课堂的形成。

三、结语:

小学体育高效课堂是新课标下体育学科创新的重要方向,可以改变体育学科的整体格局,提高学科教学的综合效果。小学体育教师必须主动摒弃传统、滞后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思维,正确认识到小学体育高效课堂构建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并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与兴趣爱好,积极构建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的高效体育课堂,不断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效果与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李秋生.构建小学高效体育课堂的意义及策略[J].河南教育(教师教育),2022(11).

[2]谢榕芳.注重学科融合,打造“双减”背景下的小学体育高效课堂[J].新课程,2022(43):165-167.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