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影视特效设计》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聂梦苏
  
教学实践媒体号
2023年25期
成都东软学院 610000

摘要: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全球教育领域产生深刻变革,我国也进入了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发展的新阶段。因此,高校教育教学需要采取相应的改革措施,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在结合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新形势的基础上,本文基于《影视特效设计》课程的线上讲授与线下实践指导教学方式的剖析,为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出一种可行的方法。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影视特效;课程改革

2018年4月,教育部印发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计划明确提出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是顺应智能环境下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又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随后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又制定了《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的细则,其中所传递的重要信息之一,就是教育现代化的推进必须关注信息化时代的教育变革。由此可见,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而利用智能技术推进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则已经成为新时代背景下的必然选择。[1]

在信息化教育模式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也是一种非常适合影视特效设计课程的教学模式。下面是一些可能的改革措施:

1.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的调整:

合理的课程内容设计是课程教学的基础,《影视特效设计》课程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分为基础知识讲解、案例演示与项目实践。我校《影视特效设计》课程的学时为64学时,受传统线下教学运行环境的束缚,实际教学中往往会由于为学生解决不同的软硬件出错的问题而耗费不少课堂时间,而如果不答疑,学生跟不上案例演示进度,会很快失去学习热情。结合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特点,可以将课程内容分为线上和线下两个部分,从而解决传统线下教学中课堂时间利用率的问题,具体课程调整方式如下:

(1)线上教学

a.教学内容设计:线上教学需要将教学内容进行数字化处理,同时,需要针对不同的学科和知识点,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和素材,确保教学内容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因此在《影视特效设计》课程内容设计上可以将基础知识讲解、案例分析、和操作演示的内容放到线上课堂,学生在在线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困难的地方,如各种插件可得到的效果、参数调节带来的变化、合成的细节调整等,可以反复观看,这是线下课堂无法比拟的优势,也可以解决线下学习中,学生出现漏听或者看不清带来的疑问。

b.教学流程设计:线上教学需要设计合理的教学流程,课前预习可以上传通过本次课程学习可以制作出的效果片段案例,让学生提前了解大致的课程内容,为课中讲解做好准备;课中讲解需要注重互动和参与,通过东软智慧教育平台设置提问和回答环节、实时弹幕互动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后复习可以设置与本次课演示效果相似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制作,以此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2)线下教学

a.教学内容设计:线下教学需要注重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个性化设计。同时,需要注重实践性和应用性,通过实验、案例分析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影视特效设计》课程内容线下部分可以是课程单元或小节的实际的特效制作实践。同时,需要考虑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效果,适当增加课程难度,融入当下比较流行的特效合成或包装类型,加强课程教学内容与实际社会用人单位工作需求的对接。

b.教学流程设计:线下教学需要设计合理的教学流程,导入环节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讲解环节需要注重逻辑性和条理性;演示环节可以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所学知识;实践环节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教学方法的改变:

改革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不仅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我国各级教学部门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重要内容就是从教学方式和方法等方面入手,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主动学习的精神。通过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因此,我们应该注重教学方式和方法的改革,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2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仅要深入研究和掌握学科专业领域的理论知识,把握学科专业发展前沿的动态,还要紧密结合当前高度信息化时代的特点,积极研究和改革教学方式和方法。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讲授的课程不仅具有理论深度和广度,而且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因此,我们需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关注时代发展,创新教学方式,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培养出具备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人才。

对于线上部分的教学,拟采用钉钉群和东软智慧教育平台进行线上教学。

通常情况下,课前先建立课程钉钉群,用于通知消息和课前资料的发送,例如软件安装、插件安装、素材收集等,合理利用时间做课前筹备,避免占用线下课堂的时间。课中资料如课程录屏、相关学习资料、教程视频等集中发布到东软智慧教育平台上,学生可通过客户端自行浏览学习。学生学习进度可以在平台后台看到相应的数据,可以根据数据总结出学生看得较多的资料是哪一类,看得少的资料是哪一类,后期可根据数据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料做出一些调整。

针对线下部分的教学,可以采用案例演示、针对性指导、实践操作等方式,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使学生遇到问题能及时沟通解决,不把问题遗留到下一次课。

3.学生评价方式的改进: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需要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根据课程的性质和教学内容,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3,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激励,让学生逐步适应并且接受新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改变原本单一的项目考核为主的考核方式,以考核学生的能力为主线,采取线上线下两种方式进行考核:

第一,线上基础测试。

在影视特效设计课程学习过程中有很多对于软件操作模式的基础认识和理解,比如常用功能的快捷键、常用面板的激活与隐藏、常用插件的参数意义等这部分的知识点属于需要记忆及灵活使用的,难以在项目考核中作为考核要求去呈现以及评价。因此,可以将此类理论型知识点做成客观题试卷,作为平时的单元小结测试,以此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也能从测试结果看出每个阶段学生对于该阶段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第二,线下项目考核。

影视特效设计最终成果的呈现形式主要以特效合成、特效包装和特效短片的形式为主,配合每个阶段的教学,可设置相应的单元项目作业和期末的综合项目考核,考核内容包括特效使用情况,是否有审美价值等。从而验证学生对特效的学习是否能够融会贯通,通过特效制作、视频合成等方式创作出有符合行业要求的特效短片。

推进《影视特效设计》课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改革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重要任务。我们需要确保课程质量,对课程的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资源进行全面的设计和优化,以提供更加优质和高效的学习体验。同时我们也需要适应信息化教育模式的发展趋势,将传统的线下课程与线上教育相结合,以提供更加灵活和便捷的学习方式。另外我们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反馈,不断优化课程设计和教学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满意度。从教育教学的多个方面进行考虑和实践,适应信息化教育模式的发展趋势,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和便捷的学习体验。

参考文献:

[1] 李龚.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五育”并举育人模式的新思考[J].教育科学论坛,2022,No.566(08):27-32.

[2] 钟启泉.“有效教学”研究的价值[J].教育研究,2007,(06):31-35.

[3] 李逢庆.混合式教学的理论基础与教学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2016,26(09):18-24.

基金项目:成都东软学院2022年的教研教改课题“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影视特效设计》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编号:NSUJG2022-041)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