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非遗视域下益阳小郁竹艺工艺特点与活态传承研究
摘要:随着当今社会发展及时代变迁各种新兴事物层出不穷,很多传统的优秀手工艺正在面临着发展难题,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益阳小郁竹艺的传承发展也在面临着严峻考验。小郁竹艺在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来研究它的人越来越多,但目前尚缺乏系统的传承发展方式研究。本文选择从小郁竹艺的工艺特点活态传承进行展开研究,更深层次的挖掘小郁竹艺工艺的潜力与开展小郁竹艺传承发展研究,以期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到小郁竹艺工艺的魅力,对如何进行小郁竹艺的传承发展有一个借鉴意义,以达到促进小郁竹艺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非遗工艺;小郁竹艺;传统手工艺;活态传承
引言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应对人类生产生活需求,手工艺在人类发展历史上也在不断发展壮大,手工艺的发展也取得了不朽的成就。益阳小郁竹艺在历史的发展潮流中不仅身负实用价值,还兼具历史文化价值、精神寄托价值、艺术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但是随着现代化的飞速发展,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追求利益为目标的商业化发展,加之大多传统手工艺品的生产成本较高与自身发展的局限性。即使是优秀的传统手工艺,也无法获得太大的发展,导致非常多优秀精美的传统民间手工艺正在淡出人们的视野,以至面临失传。因此,对那些优秀的民间传统手工艺进行挖掘、赋能、传承、发展开发是十分重要的,以期让优秀的传统手工艺再度进入大众视野,让其再创辉煌,延续中华优秀传统物质文明,遂在此对小郁竹艺的工艺与活态传承进行研究挖掘。
1竹艺工艺基本工艺特点
1.1小郁竹艺基本工具
凳类:马凳、调直凳、小板凳。
锯齿类:中尺锯、粉尺锯、削锯、手锯。
刀类:大刀、劈刀、剖竹刀、开竹刀、小刀、削刀、刮刀、尖刀。
刨刀:短刨、车刨。
锉刀类:三角锉、平板锉、小圆锉。
剖刀类:车节剖、长剖、鸟剖。
其他工具:火弯架、枝剪、挖铲、半园凿、平口凿、槽刮、手工钻、提钩、郁镰、羊角锤、斧式锤等。
1.2小郁竹艺基本手艺
小郁竹艺采用围竹围抱立柱竹的独特方式,立柱竹被横向竹围箍而成,在纵横交接处,需将横向竹子剜出豁口,形成郁口,郁口再经火烤加温软化,迅速围郁而成,因此与木质榫卯结构的牢固耐用性,并且所有小郁竹器从不使用铁钉、铁丝等。竹材在火烤加温下将其纤维软化,再在外力作用下,使其弯曲变形,从而达到制作要求所需的形状。其次,竹丫花造型装饰工艺是小郁竹艺中独有的一种工艺。
1.3小郁竹艺制作流程
选料:选择节平杆直、色新壁厚、材质坚韧,三至五年的竹材。
小竹断料:断料前根据产品大小确定用材长度,各郁口处不要有竹节,小产品或小部件可将两个以上连在一起下料。
化学处理:竹家具易遭虫蛀霉变,因此要通过化学工序破坏竹材中所含的营养成分,来防止虫蛀霉变。
去污调直:在制作前必须对竹材弯曲的部分进行调直和表面除油,去污处理。
火弯造型:使用火把、喷灯、液化气、喷枪、酒精灯等对竹料进行各种弯曲形状的加工。
制作支柱:为了便于与围杆配合,通过锯子按比例锯断。
开制郁口:是小郁竹艺中关键的一环,根据产品的不同郁口的长度形状也各有不同
削制郁口:用锯沿郁口内线锯入,用大刀将锯断的郁口敲掉行成郁口毛胚
制作闩铆榫接口:由插闩尖和闩铆榫两个部件组成。
郁口去簧:为使郁口柔软紧合于支柱,各郁口内的竹簧层必须全部挖掉。
郁口定型:围竹上的郁口和接口制作完成后对所有的郁口按顺序逐个进行加热,使之软化初步定型。
郁制支架:围竹郁口初步定型后,开始依次郁制头围。
安装托闩钉:为了使围竹长期不下滑松动,要在每个郁口部位支柱的内方沿切角方向钻一圆孔,称为托闩孔。将托闩钉青面向外插入孔内打紧。
打木尖:用圆锥形的木尖从支柱的顶部打下去,使支柱顶端受力胀开从而确保支柱与头围郁口郁合的更紧。
平面:为使竹面与支架密合平整,要将支架头围上的竹节各凸起处及各支柱上端削平。
嵌装承杆:承杆是支撑竹面的零件,衡置于支架的中间嵌入头围依托在竹面的下面。
制作面板:竹面板就是用竹料铺成的平面。
安装面板:将面板锯成所需规格,根据面板厚度调整承杆高度,使面板高于头围面1毫米左右,将面板两边往中间挤紧且需填满两边的空间。
整修打磨:竹面装配到支架上以后要进行修饰,使产品精致美观。
上漆:清除产品上的灰尘脏污再按比例调配好喷漆,喷制两遍以上即可。
1.4小郁竹艺制作特色
竹艺工艺独特性特征:小郁竹艺的发展与其独特的历史文化、社会生活习俗、地域特色息息相关,是利用本地的特产资源与人民智慧形成的极具地域性与独特性。
机械不可替代的特征:因小郁竹艺工艺制作及其精细耗时长,也因其工艺的特殊性因此核心工艺是机械不可取代的,大多只能靠经验手工制作。
传承方式独特的特征:小郁竹艺传承目前只有父子相传、师徒传授的口传身授,没有教科书,学习要靠学艺者的一种天赋和感悟,大多是经验学习。
2小郁竹艺传承发展
2.1小郁竹艺的传承目的
小郁竹艺是我国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千百年来人民群众的智慧结晶、伟大创造。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萌发出许多新科技、新观念,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与习惯也在不断改变,在消费市场与机械化生产的冲击下,消费需求发展逐渐多样化、高级化,小郁竹艺也因其自身发展局限性不太适应时代社会发展,即使是优秀传统手工艺也面临着严峻的传承发展问题。我们今天研究小郁竹艺工艺传承发展,分析小郁竹艺发展传承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小郁竹艺不再继续做过时的风俗习惯与传统技艺,促进小郁竹艺的活态传承,让优秀传统手工艺不再束之高阁而要活在当下。
2.2小郁竹艺的传承意义
2.2.1理论意义
小郁竹艺发展历史悠久,是我国优秀的民间传统手工艺,为我国的文化、工艺、民俗发展的多样性提供重要支持,竹对于传承历史数千多年的中华民族来说一直有着特殊的情感内涵,但是在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因小郁竹艺工艺自身发展局限性原因小郁竹艺的创新传承发展成为重要论题。本文将对小郁竹艺工艺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及原因进行展开研究,对小郁竹艺工艺传承发展及如何进小郁竹艺的活态传承进行剖析,为后期相关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2.2.2实践意义
本文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政府、企业、社会、民众了解小郁竹艺发展状况及产生的原因,注重小郁竹艺的发展问题,推动小郁竹艺可持续发展,着眼于小郁竹艺的眼下与未来问题。用审视、思考、开放的眼光看待小郁竹艺的发展问题,为小郁竹艺工艺进行活态传承研究提供相关可行性理论指导。
2.3竹艺的国内发展现状
国内有众多对竹艺进行赏析的专家学者,有文化方面的、工艺方面的、家居方面的、旅游方面的、设计方面的等诸多方面。对竹艺品的创作流程与制作工艺进行过详细描述;对小郁竹艺火制工艺的流程及造型方式进行分析;对小郁竹艺的特殊装饰效果的艺术性及其在室内装修中的运用;何可新老师对在“新竹艺”的理论、审美与传承进行创新,在功能、造型、装饰等方面进行拓展,是为使小郁竹艺这一传统手艺进行更好的发展与研究①,也对小郁竹艺郁现代构成与联系、小郁竹艺的寓意与审美特征和小郁竹艺装饰的材质质感进行了较明确的表述。
小郁竹艺的传承发展引发了更多人的注意,发展队伍不断壮大,但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化水平不断提升,许多传统手工艺由于制作工艺复杂与难以替代性、手艺人老龄化、生产效率低下、缺乏创新点、营销范围小、市场竞争力弱等因素,导致小郁竹艺虽然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传统工艺却没有得到蓬勃发展,发展与创新成为当下面临的重要问题。
2.4竹艺的国外发展现状
竹子、竹工艺国外也有众多文献研究,大多是关于竹子以及竹子用途的介绍和装饰、建筑上的说明。像欧美国家由于地理气候原因竹资源较少,生活中对竹资源、竹产品的运用也比较少,著作主要是对竹子用途的介绍和装饰、建筑的说明。国外竹研究主要集中在竹资源比较集中的东亚、东南亚地区,因为有丰富的竹资源为其在竹艺器具的发展道路上铺垫了道路。这些地区至今使用竹子制作日常用品及其它产品,其中日本人对竹制品的各方面的要求都非常严格,对竹与竹工艺的研究较为前沿,也出现了很多研究成果。
3小郁竹艺活态传承探究
3.1小郁竹艺工艺传承发展的制约因素
3.1.1主观因素
小郁竹艺手工技艺不与时俱进,缺少创新和国际接轨的能力。小郁竹艺生产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升、生活方式改变,使得人民的审美水平和生活习惯改变,消费者对工艺品的工艺水平与性能的要求不断提高,一成不变的工艺品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传承方式单一,人才缺乏。小郁竹艺技艺是以师带徒、父子相传代代相传传承下来的,都是师傅以身示范,手把手的教授,传承主要注重经验积累,并没有任何的教科书或者指导性文件,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这种落后的教学方式已经渐渐脱离人们大众的生活视线。且掌握这门技艺的人基本上了一定的年纪,年轻人不愿意学,小郁竹器面临失传的危险。
技术创新相对薄弱,经营管理模式发展滞后。传统手工艺师大多更加注重于生产工艺,注重于钻研工艺制作技术,不擅于传统,也缺少创新。传承人的文化程度限制了手工艺制品的销售途径,传承人年纪较大受教育程度较低,从业者缺乏能够利用各种途径推广自身的手工艺制品,造成销售模式单调。
3.1.2客观因素
小郁竹艺生产方式滞后,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现如今社会发展注重效率、收益,但小郁竹艺是以手工生产,制作过程繁复,劳动周期长强度大,费时费力,暂时无法完成规模化生产,生产效益较低。
没有出现比较经典、实用性较强的产品问世。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不断改变和审美水平不断提升。人们更加看重手工艺品的艺术美感和精湛的工艺。因此,没有与时俱进的传统工艺品,市场逐渐萎缩,逐渐被淘汰②。
小郁竹艺影响弱,辐射范围小。小郁竹艺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现在对于它的了解与认识仅限于产地及周边或特地对其进行了解的人,具有严重的地域性,品牌知名度较低,了解的人较少,具有地域性。
手工艺产业规模小,经营模式是以个体工商户或者小作坊经营形态为主,且品牌意识薄弱,难以形成规模化或企业化发展,技艺、资金、人才、影响力等方面目前成为了传统手工艺产业兴起的重要因素。
3.2小郁竹艺创新活态传承方式探究
深挖小郁竹艺文化属性,传统手工艺是人民的智慧结晶,是长期社会生活实践的伟大创举,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藏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价值观、思想智慧和实践经验,可使其成为一种文化力量进行传承发展,发展以“传统文化为根”并融合现代审美理念的当代传统手工艺。
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基石发展民族特色、振兴乡村特色;注重对传统工艺人的才培养、产品创新、品牌塑造、市场营销、互联网营销、知识产权保护、税改试点等方面给与扶持鼓励;培育小郁竹艺龙头企业,推动小郁竹艺在新时代健康发展;政府引导、高校助力、企业参与、媒体报道、消费者关注;借鉴他国传统手工艺发展和传承的成功经验等等构筑一个非遗传承与新生的“命运共同体”,不断增强文化自信,让传统技艺在新时代发挥更强大的作用。
4结语
中国传统手工艺复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文化软实力是兴国大策,。小郁竹艺的传承发展中工匠的力量不容小觑,也是让传统手工艺更具生命力的重要关键,通过寻找传承人、发展壮大人才队伍、提升手工艺的品质,注重创新发展品牌。通过互联网推广、媒体报道、产品营销等推广产品提高知名度与影响力。注重文化价值、注重用户体验和鼓励创新,壮大企业力量,我们可以为传统手工艺品注入新的生命力,让它们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在今天这个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时代,我们更应该珍视和推广传统手工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未来的发展中持续发扬壮大,继续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侯可新. 基于小郁竹艺工艺的新竹艺创作探索[J]. 艺术科技.2019
[2]王平胜. 当下“传统非遗”手工技艺的发展现状和解决路径[J]. 戏剧之家.2021
基金项目:2023年度湖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一般课题“非遗保护与传承视域下益阳小郁竹艺在家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湘教通〔2023〕237号-3395,S202311527119)
作者简介:陈番铃,性别:女,湖南城市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为美术学。
通信作者:王海,性别:男,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美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