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下陶行知思想的实践探索

徐芳
  
教学实践媒体号
2024年6期
吴江区庙港幼儿园

摘要:在家校社协同育人的背景下,本文旨在探讨陶行知思想在教育实践中的具体运用。陶行知是我国著名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强调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在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模式下,如何运用陶行知思想,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是本文要探讨的核心问题。

关键词: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陶行知思想

1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的内涵和特点

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以学生为中心,以校园、家庭和社区为育人空间,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育人目标。其内涵包括家校社三个领域的合作共育、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首先,家校社三个领域的合作共育体现了家庭、学校和社会各方的教育资源共享和互补。其次,学生的全面发展着眼于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多元素素养的培养。最后,个性化发展注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因材施教和个性化教学支持。家校社协同育人的特点在于注重教育主体的合作、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教育的实施。

2陶行知思想概述

2.1陶行知思想的核心内容

陶行知思想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对教育的理念、教育目标和教育方法的阐述。首先,陶行知强调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主张“教育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要教育学生成为有理想、有品德、有智慧的公民”。其次,陶行知提出了以“爱、信、望、约、责”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强调爱心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此外,陶行知还提出了“实事求是”的教育方法,强调教育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2.2陶行知思想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陶行知思想在教育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实践。在中国,陶行知思想影响深远,不仅对学校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也在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中得到了体现。在学校教育中,很多学校积极倡导陶行知教育思想,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爱心教育和实践教育。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们也开始关注陶行知思想,注重培养孩子的品德和情感教育。在社会教育中,各种教育实践活动也积极践行陶行知思想,促进社会教育的全面发展。因此,陶行知思想在教育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对中国教育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3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实践探索

3.1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在学校教育中的实践

在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下,学校教育扮演着枢纽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在实践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注重学生的品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学校还应该积极开展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教育活动,促进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有效互动,共同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支持和指导。在这一模式下,学校教育将更加注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和支持,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和创新意识的激发,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和全面的支持。此外,在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下,学校教育需要加强与家庭和社会的沟通和合作。学校可以通过举办家长会、社区活动等方式,邀请家长和社区成员参与学校教育环节。学校应该建立健全的学生档案管理制度,及时记录学生的学习、成长情况,并与家长和社会进行有效的信息共享,以便共同关注学生的发展。同时,学校还应该加强与社会资源的对接,引入社会资源为学生的教育提供更多可能性和机会。

3.2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在家庭教育中的实践

在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下,家庭教育需要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家庭教育应该与学校教育相互配合,形成有机整合,共同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支持。此外,家庭教育还需要加强与学校和社会的联系和合作。家长应该积极参与学校的家长会、家庭教育讲座等活动,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与学校形成教育共识。同时,家长还应该关注社会教育资源,引导孩子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拓展孩子的视野和经验,为孩子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性和机会。通过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的实践,家庭教育将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形成紧密联系,共同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有力支持。

3.3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在社会教育中的实践

社会教育应该注重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在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下,社会教育应该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配合,形成有机整合,共同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支持。此外,社会教育还需要加强与学校和家庭的联系和合作。社会教育机构可以通过举办公益活动、义工服务等方式,吸引学校和家庭的参与,促进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深度融合。同时,社会教育还可以为学校和家庭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和支持,共同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更为丰富的条件。通过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的实践,社会教育将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紧密联系,共同为孩子的全面发展助力。

4陶行知思想在家校社协同育人中的应用

4.1陶行知思想在学校教育中的实际应用

在教育教学中,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这正是陶行知思想所倡导的教育理念。其次,学校要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社会意识,这也是陶行知思想在学校教育中的实际应用。因此,学校教育需要立足于陶行知思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了更好地应用陶行知思想,学校可以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关的教育教学计划和课程,将陶行知思想贯穿其中。例如,可以在课程设置中增加陶行知思想相关的内容,引导学生了解陶行知思想的精髓,促进学生对道德品质的培养。

4.2陶行知思想在家庭教育中的实际应用

首先,家庭是孩子性格和品行养成的重要环境,而陶行知思想所倡导的德育理念,恰恰契合了家庭教育的根本任务。家长可以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孩子的积极向上的品质,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其次,家庭教育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这也是陶行知思想在家庭教育中的实际应用。家长可以通过家庭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细节,引导孩子学会尊重他人、关爱社会,培养孩子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为孩子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为了更好地应用陶行知思想,家长可以通过积极参与家庭教育课程和活动,增强自身对陶行知思想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3陶行知思想在社会教育中的实际应用

社会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品质,而这正是陶行知思想在社会教育中的实际应用。社会教育机构可以通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道德讲堂等形式,引导社会成员深入理解陶行知思想的内涵,促进社会成员的道德素养提升。

5结束语

本文以家校社协同育人为背景,对陶行知思想在教育实践中的运用进行了探讨。希望这一探索能为我国教育改革提供有益借鉴,促进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下陶行知思想的进一步实践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晓. 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困境与路径探析[J]. 中小学班主任, 2023, (21): 43-45.

[2]李琳, 张翼, 张佳茹, 郭甜, 郭伟. 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模式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研究[A] 第十三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专题报告(学校体育分会)[C].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 2023: 3.

[3]金晴静, 向言妙, 王文静, 王玥.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实践[J]. 新课程研究, 2023, (31): 102-104.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