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信息时代背景下小学家校共育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毛睿 许丽娟
  
教学实践媒体号
2024年15期
德惠市米沙子镇中心小学 130300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小学家校共育的实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当前,家校共育过程中存在信息沟通不畅、网络教育引导不足以及共育模式单一等问题,亟待解决。本文旨在探讨基于信息时代背景下,如何通过优化信息沟通机制、加强网络教育引导以及创新家校共育模式,来解决这些问题,以期推动家校共育向更加科学、高效、全面的方向发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信息时代;小学;家校共育;问题及对策

引言:教育家顾明远说过“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加强家校合作,才能更好地促进孩子的成长”。在信息时代背景下,这一理念更加凸显其重要性,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家校之间的合作方式变得更加多样和便捷。通过搭建线上交流平台、共享教育资源、共同制定教育计划等方式,可以更有效地加强家校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共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确保他们在信息时代的浪潮中茁壮成长。

一、小学家校共育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小学家校共育实施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以下三点:

第一,信息沟通不畅。随着科技的发展,尽管家校之间有了更多的沟通工具,如微信群、QQ群等,但信息的有效传递和沟通仍然面临挑战。家长可能因为工作忙碌或技术操作不熟练,无法及时获取学校的教育动态和孩子的学习情况。

第二,网络教育引导不足。信息时代下,网络成为学生学习和娱乐的重要平台,但家长和学校在网络教育引导方面存在不足,未能有效监管学生的网络行为,防止他们接触不良信息。

第三,家校共育模式单一。目前家校共育模式多聚焦于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的培养,未能充分利用信息时代的优势,丰富家校共育的内容和形式。

二、基于信息时代背景下小学家校共育的问题解决思路

(一)优化信息沟通机制,促进家校互动畅通

教师需要认识到信息沟通是家校共育的桥梁和纽带,在传统模式下,家校沟通往往受限于时间、地点等因素,难以达到及时、有效的效果。而在信息时代,我们可以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如网络平台、社交媒体、即时通信工具等,打破这些限制,实现家校之间的即时互动。

以本校为例,本校利用微信平台建立了“家校通”系统,老师可以在平台上发布班级通知、分享教育资源、反馈学生学习情况等,家长则可以通过手机随时查看、留言互动。这种方式不仅方便快捷,而且能够确保信息的及时传达和有效反馈。此外,我们还需要注重信息沟通的双向性和互动性。家长不仅是信息的接收者,更是教育的参与者和反馈者。因此,我们需要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到教育过程中来,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与老师进行深入的交流和讨论,共同制定教育计划,解决孩子成长中的问题。总之,通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打破沟通障碍,实现家校之间的即时互动和有效沟通,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二)加强网络教育引导,共同营造健康网络环境

基于信息时代背景下,小学家校共育的实施过程中,加强网络教育引导,共同营造健康网络环境显得尤为重要。这一解决思路不仅是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也是对学生未来社会适应能力的关键培养。

首先,教师需要明确网络教育在现代教育体系中的不可或缺性。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成为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然而,网络信息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也给学生带来了潜在的风险和挑战。因此,加强网络教育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念,成为家校共育的重要任务。此外,学校还利用网络平台,建立家校共育的互动社区。在这个社区中,家长可以分享自己的网络教育经验,互相交流心得,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引导孩子健康成长。这种互动不仅增强了家校之间的沟通与理解,也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健康、积极的网络环境。总之,通过家校合作,共同开展网络素养教育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念,提高网络素养,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创新家校共育模式,注重学生综合素养发展

创新家校共育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个性化教育。信息时代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学习平台和资源,家校共育应充分利用这些优势,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学习体验。例如,通过线上平台,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多的学习资料和互动活动,家长也可以随时了解孩子的学习进度和兴趣点,从而更好地参与到孩子的教育过程中。

例如本校在家校共育模式上进行了创新实践。学校与家长合作,共同应用了“家校合作云平台”,该平台整合了学生的学习资料、作业管理、家长反馈等功能,使家校之间的合作更加紧密、高效。同时,学校还鼓励家长参与学生的课外活动和兴趣小组,如科技创新、艺术表演等,通过共同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在应用中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通过组织线上讨论、项目合作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合作中成长。同时,学校还积极与家长沟通,共同制定教育计划,确保学生在家庭和学校两个环境中都能得到良好的教育。总之,创新家校共育模式,注重学生综合素养发展是信息时代背景下小学家校共育的重要解决思路。通过整合家庭与学校的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学习体验,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优化信息沟通机制、加强网络教育引导以及创新家校共育模式,能够有效解决小学家校共育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学生将获得更加全面、有效的教育资源,提升综合素养;家长将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学习状态,增强家庭教育能力;教师则能够更有效地与家长沟通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三方共同提升,将为小学家校共育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玉芬.”互联网 “时代下的小学家校共育探究[J].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2(7):3.

[2] 武毅欣.论”互联网+”时代的小学家校共育[J].当代家庭教育, 2022(19):4-6.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