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课程思政融入中职英语教学的探索
摘要:近年来,课程思政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特别是在中等职业教育中,如何有效融入思政教育成为教学改革的重点。本文旨在探索课程思政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实施策略与实践效果。通过分析当前中职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课程思政的核心要求,提出具体的融入策略,并通过案例分析验证这些策略的实际效果。将思政教育融入英语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还能加强其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度和实效性。
关键词:课程思政,中职英语教学,教学策略,案例分析
引言
课程思政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旨在通过各学科教学过程,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无缝对接。中职英语作为一门实用性强的语言课程,其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融入思政教育具有天然的优势和必要性。本文将探讨如何在中职英语课程中有效实施课程思政,提升教学的整体效果。
一、课程思政的理论基础与中职英语的结合点
1. 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与目标
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法融入课程教学的全过程,以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这种教育模式强调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旨在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国家意识和民族精神的培养。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目的是使学生在学习语言技能的同时,增强道德素质和文化认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 中职英语教学的现状与需求
当前,中职英语教学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一方面,中职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较弱,学习动机不足;另一方面,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需求脱节。中职学生未来面临的职业环境要求他们不仅要具备基本的语言交流能力,还要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的价值观。因此,中职英语教学需要创新教学理念和方法,提高教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同时融入思政教育,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
3. 课程思政与中职英语教学目标的契合点
课程思政与中职英语教学的结合,可以在多个层面上实现教学目标的统一。通过选取与思政相关的教学材料,如涉及中国文化和历史的英文材料,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通过讨论国际社会中的重大事件和热点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英语进行思考和表达,从而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批判性思维。通过结合职业道德和工作场景的语言教学,可以使学生在实际英语应用中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这三个方面的融合,课程思政不仅能够提升中职英语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语言能力,还能有效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二、课程思政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1. 教学内容与思政元素的整合策略
要实现课程思政的有效融入,首先需要在教学内容上做出调整和优化。在中职英语课程中,可以选择与中国文化、历史、经济发展相关的英文材料作为阅读和讨论的对象。例如,使用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英文描述,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了解和传播中国文化。教材中可以增加关于中国现代化成就的案例,如介绍中国的高速铁路、支付宝等现代科技成就,这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国家自豪感,也能增强他们使用英语介绍祖国的能力。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社会热点问题相关的讨论题。例如,探讨环境保护、公平贸易等全球性问题,引导学生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并教育学生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多元价值观。通过这种方式,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不仅限于传统的政治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社会责任感。
2. 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施
为了更好地实现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也需创新。传统的听说读写教学模式可以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得到改进。利用多媒体和互联网资源,教师可以创造更加生动、互动的教学环境。例如,使用视频教学资源,展示中国的文化遗产如长城、故宫等,配合相关的英语解说,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深化他们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实践活动是课程思政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组织学生参与模拟联合国会议,讨论国际问题,如气候变化、经济发展等,这样的活动不仅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还能锻炼他们的国际视野和辩证思维。
3. 案例分析:成功的课程思政融入实例
一所中职学校在英语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实例尤为成功。该校英语教师李华开发了一个名为“文化使者”的项目,项目中学生需要用英语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现代发展。例如,学生小张在介绍中国春节的习俗时,不仅讲述了春节的由来和风俗,还展示了包括家庭团聚、年夜饭等在内的相关英文词汇和表达,使得学习内容生动且充满教育意义。在另一个案例中,教师通过使用阿里巴巴提供的“英语角”平台,引导学生参与到以“中国在全球化中的角色”为主题的在线讨论中。学生通过这一平台与其他国家的学生交流,用英语表达对于中国发展的看法和理解,这不仅提升了他们的语言技能,也加深了对国家角色和国际地位的认识。
结论
通过本文的探讨与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课程思政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融入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通过将思政教育与英语学科教学内容相结合,我们能够在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加强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社会责任感的复合型人才。教学内容的有效整合,选择与中国文化、社会发展相关的教学材料,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增强对国家文化的认识和自豪感,以及对国际问题的理解和关注。教学方法的创新实施,运用多媒体和互动教学手段,提升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使学生能够在更加活跃和开放的环境中学习英语,同时深化对课程思政内容的理解。实践活动的重要性,通过实际应用场景,如模拟联合国会议,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和使用英语,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结合语言技能的提升和政治教育的需求。课程思政的融入是中职英语教学发展的一种重要趋势。未来,中职教育者应继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深化课程内容的思政元素,以实现教育教学的全面协调发展。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管理者也应给予更多的支持和资源,确保课程思政融入策略的有效实施和持续优化,为培养更多符合时代需求的优秀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鄠邑. (2020). 课程思政在职业院校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职业技术教育, 41(2), 53-56.
[2]刘梅. (2021). 中职英语教学中课程思政的策略研究. 现代职业教育, (10), 112-114.
[3]赵星敏. (2019). 职业院校课程思政的路径与实施——以英语课程为例. 教育教学论坛, (52), 46-48.
[4]陈立群. (2022). 中职英语教育中融入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 教育现代化, 9(45), 9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