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公共参与核心素养培育的高中思政课教学设计与实践探讨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提出,与此前相比,教育界和社会各界对高中生抱有更高的期待和要求,要求其不仅要认真学习书本上的文化知识,还需要培养公共参与能力等核心素养。思政课程是培养学生社会公德意识和公共参与能力的重要途径和场所,可以为其发展成为新时代所需的爱国青年和具有创新能力的青年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本文将通过高中思政课程对学生公共参与核心素养的意义出发,分析当前所面临的困境,并探析具体的实践措施。
关键词:高中思政课;公共参与;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2017年出台的高中课程标准指出,思政课程对于高中生而言意义重大,要求教师在该课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例如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思辨能力和道德意识等,这不仅是新时代赋予教师和高中生的任务,更是国家培养公民政治认同感的具体落实。
一、高中思政课融入公共参与核心素养培育的意义
(一)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人不能离开社会而单独存在,教育能够促进学生从自然人发展成为社会所需的人,从而对社会的发展产生积极作用。由于高中生在学校待的时间较长,对大多数社会经验都较为缺乏,更不具备参与公共生活的能力,因而需要通过思政课程将学生的这一能力激发出来,以使学生发展成为社会所需的现代化人才[1]。
(二)有助于完成高中思政课标准要求
政治课程标准表明课堂教学除了为学生传播知识之外,还应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优质人格[2]。而思政课的核心素养与这一目标具有较大的共性,其中,人民当家作主与公共参与素养紧密相符,若学生在政治课堂内能够充分习得公共参与素养,就可以具备对政治的认同感和科学精神[3]。
二、基于公共参与核心素养培育的高中思政课教学设计优化策略
(一)注重民主与自由
班级就是一个小型的社会,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讲授式课堂,不采用传统的课堂规章制度对学生的思维和行为进行限制,而应该充分使学生发挥其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多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为课堂建设提出自己的意见。通过这种和谐的课堂氛围和师生关系,使学生切切实实感受到公共事务参与中的民主与自由。教师在为学生布置家庭作业时,不用局限于与书本知识相关的作业,而可以指导学生搜集当下的热点知识,学生在收集知识的过程中,自主参与公共事务的机会也会有所增加。由于这种方式使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因而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得到提升。
(二)更新理念,培养公共参与意识
1.教师应该秉承生活化的教学理念。
教学的内容和方式应该紧贴生活实际,教师要将公共参与这一教学目标在真实的生活中得到落实。首先,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课堂中充分发挥主体地位。民主的氛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的培养。其次,选择较贴近生活场景的教学案例,可在学生中选择相应的素材,以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升。最后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将实践与理论进行紧密结合,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完善教学方式。可通过一些角色扮演、情境导入等方式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并引导学生发掘案例背后所蕴含的知识和道理,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思辨和探索能力等综合能力的提升[4]。
2.教师应该遵循“公共性”的理念。
公共参与能力的培养最重要的要习得公共性理念,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该首先为学生设置公共性的问题,通过这一问题,引起学生的思索,并引导学生站在公共的角度进行思考和处理,以保证学生思维方向的正确性。其次,教师应该为学生进行关怀教育,以使学生拥有较强的集体感和认同归属感。根据调查显示,当前很多公民和学生都较缺乏集体认同感和归属感,因而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性格特征,在课下与学生友好相处,以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和学校的温暖,以保证学生感受到归属感和责任感[5]。最后,教师还能够多举办一些实践活动,以对学生的公共参与感和认同感进行强化和具体化。
(三)丰富教学内容
1.对教学素材中的公共参与理念进行深入发掘,以增加教学过程中的公共参与因素。由于教材是教学过程中较为重要的素材,因而教师在备课时,应该对教材进行认真解读。例如在学习“经济与社会”这一章节时,该章节涉及我国的经济制度、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等,在对这些知识进行讲解后,学生可以对我国的经济生活拥有宏观的了解。最后当教师引入“公共性”这一概念后,学生可以畅谈针对经济建设的想法,使学生拥有公共参与意识。
2.教师应该合理利用身边的资源,以避免教学内容仅局限于教材,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候尽量多补充一些素材。这些素材应该紧贴社会公共生活。可以引用时下热点话题,鼓励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以使情境再现。
3.对教学方式进行优化,教学中可为学生举办一些辩论赛,让学生体会不同的社会角色和该角色的思想。
三、结束语
思政课程是立德树人的重要场所,但公共参与能力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将公共参与核心素养与政治课堂相融合是对传统课程的一种挑战,存在较大难度,但同时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学校应该为学生和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机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勇于参与到课堂和课堂建设中来。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职业技能,丰富教学内容,促进学生自主意识和民主意识的发挥,以培养国家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田国胜.基于公共参与核心素养培育的高中思政课教学设计与实践探索[J].学周刊,2022(24):93-96
[2]吴萍.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应用探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2,7(10):45-47
[3]杨英.基于政治认同核心素养培育的高中思政课议题式教学[J].教书育人(校长参考),2024(4):78-80
[4]杨澜,胡银华.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思政课作业设计优化策略研究[J].求知导刊,2023(18):11-13
[5]田国胜.基于公共参与核心素养培育的高中思政课教学设计与实践探索[J].学周刊,2022,(24):9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