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理念下二十四节气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实践探索

雷雯婷
  
教学实践媒体号
2024年25期
张家港市三兴幼儿园 215600

摘要:陶行知先生提倡的“生活即教育”理念,强调教育应与生活紧密结合,以生活为教育的源泉。在当前的幼儿教育中,如何将这一理念有效实施,二十四节气的融入提供了一种创新的视角。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自然知识和人文精神,是宝贵的教育资源。

关键词:陶行知;生活即教育;二十四节气;幼儿园课程;融入策略

引言:

在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中,“生活即教育”是其核心理念,主张教育应源于生活,回归生活,使儿童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地学习和成长。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如何将这一理念与现代幼儿教育相结合,成为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季节性、民俗性、生活性为幼儿园课程的创新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一、开展节气主题活动,增强幼儿实践体验

开展节气主题活动是深化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理念、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这些活动应围绕节气的自然特征、文化习俗及生活实践展开,通过亲身体验,让幼儿在认知、情感、社会性等多方面得到均衡发展[1]。

例如,在“立春”时节,我们组织一场“春耕播种”的主题活动。我们通过资料查询和调查表,了解了各种播种方式,并一一进行尝试。知道了想让向日葵的发芽了更高,是需要先进行泡发,长出小白芽之后再进行土培。水稻、玉米、小麦这些粮食作物也是更适合再春耕时节播种的种子。通过绘本故事,孩子们知道了立春的意义,它是二十四节气之首,标志着万物复苏、春回大地的开始。还和孩子们一起观察幼儿园内或附近的小花园,孩子们亲手触摸嫩绿的芽苗,感受春天的气息。我们还为幼儿提供小铲子、小水壶等工具,与幼儿一起照顾自己播种的小幼苗。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不仅能够学习到植物生长的基本知识,还能体验到劳动的乐趣和成就感。在“谷雨”时节,教师将活动重心转向了“雨生百谷”的自然奇观与农耕文化的探索。我们设立了一个“雨水收集站”,引导幼儿们观察雨水如何汇聚,并讨论雨水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通过视频、图片或实地参观的方式,展示谷雨时节田野间农民们忙碌的耕作场景,让幼儿们理解“春雨贵如油”的含义,以及这一节气对于农业生产的深远影响。

二、融入节气诗词歌谣,丰富幼儿语言文化

在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的框架内,语言的学习不仅仅是书本上的文字,更是生活中活生生的交流与表达。将二十四节气与古典诗词、民间歌谣相结合,不仅能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语言技巧,还能深刻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2]。

例如,在“芒种”时节,我们选取与芒种相关的经典诗词,如宋代陆游的《时雨》,通过朗诵、讲解和表演的形式,让孩子们感受诗词中描绘的“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的田园风光,以及农民们辛勤劳作的场景。尝试自己亲手用大麦和豆子煮饭,在香气四溢中感受诗句的美好。鼓励孩子们创作自己的“芒种”小诗或歌谣,孩子们用稚嫩的语言表达对节气的理解和感受,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发展,也激发了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夏至”时节,我们围绕“日长至,夜短至”的自然现象,引入古人对夏至的独特情怀与诗意描绘。选择了唐代韦应物的《夏至避暑北池》等诗篇,通过配乐朗诵,让幼儿沉浸在那“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的夏日意境之中。随后,我们组织了一次“夏日故事会”,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炎炎夏日中的趣事或想象中的清凉世界,用幼儿自己的话语编织属于夏至的温馨与欢乐,进一步丰富幼儿的语言、词汇和情感表达。

三、创设节气环境氛围,激发幼儿探索兴趣

陶行知先生强调环境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认为良好的环境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儿童的学习与发展。在幼儿园中,创设与二十四节气相呼应的环境氛围,是激发幼儿探索兴趣、增进对节气文化理解的有效手段。

例如,在“秋分”时节,幼儿园里布置成了一片丰收的景象,用金黄色的布幔、稻穗、果实等元素装饰教室和走廊,营造出秋收的氛围。同时,设置“小小农夫市集”,让幼儿将自己播种的农产品如小麦、南瓜、瓜子、玉米、花生等进行展示和交换,体验丰收的喜悦和交易的乐趣。此外,还设立了“秋分知识角”,展示秋分节气的由来、习俗以及气候变化等科普知识,激发幼儿们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四、结合节气饮食文化,培养幼儿健康饮食观

饮食文化作为二十四节气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营养知识和健康理念。在幼儿园课程中融入节气饮食文化,不仅能够丰富幼儿们的饮食体验,还能培养幼儿形成健康的饮食观念。

例如,在“冬至”时节,我们像幼儿介绍冬至吃饺子的传统习俗,讲述饺子的由来和寓意。随后,组织幼儿一起动手包饺子,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习面点的制作技巧,同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在品尝自己亲手制作的饺子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们关注食材的搭配和营养的均衡,培养幼儿对食物的敬畏之心和健康饮食的习惯。

结束语:

将二十四节气融入幼儿园课程,是践行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理念、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有益尝试。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节气主题活动、融入节气诗词歌谣、创设节气环境氛围以及结合节气饮食文化等多种方式,不仅能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还能让幼儿深刻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与价值。

参考文献:

[1]金秀华,张冬梅.基于传统文化教育的二十四节气班本主题活动策略[J].好家长,2023,(03):18-20.

[2]王梅,高靓.美在自然乐在童心——依托自然资源的“二十四节气”园本课程探索[J].家教世界,2023,(06):24-25.

[3]李义源.将二十四节气融入幼儿园课程教学的实践研究[J].教育界,2023,(07):104-106.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