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大单元课堂教学行动研究
摘要:为顺应教育改革浪潮,强化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培育,教师应积极采纳大单元教学策略,通过整合单元教学资源,为课堂注入新鲜活力,设计贴近时代、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此举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索欲,促使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仅掌握知识与技能,更深刻理解信息技术的价值与应用。同时,增强教学的实践性,让学生在“做中学”,提升创新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为未来社会培养具备信息素养的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信息技术;大单元教学
在核心素养的时代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大单元课堂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它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策略,强调学科知识的深度融合与系统化学习。通过构建跨章节、跨领域的大单元教学框架,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更促进了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这一模式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实践应用,培养他们在信息技术领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同时也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开辟了新的发展路径。
一、高中信息技术大单元课堂教学行动的现状分析
(一)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当前,高中信息技术大单元课堂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面临教学目标模糊的挑战,致使教学内容难以精准对接学生发展需求与核心素养培养要求。针对此,教师亟需深化对核心素养内涵的理解,明确并细化教学目标,确保教学方向清晰无误。在教学过程中,应将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置于核心地位,注重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机融合。通过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不仅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操作技能,更在问题解决、创新思维、信息素养等方面实现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不够系统
高中信息技术大单元教学中,教学内容的系统性缺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部分教师孤立教授单一知识点,忽视其与其他知识的内在联系,导致学生知识体系支离破碎。为破解此困境,教师应强化系统思维,精心构建教学内容体系。通过深入挖掘各知识点间的逻辑关系,实现知识点的有机整合与串联,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大单元课堂教学行动的策略
(一)明确单元核心素养目标
核心素养目标的精准设定,是引领高中信息技术大单元教学航向的关键。它不仅指引着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确保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并重,更紧密贴合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需求,为学生未来在信息社会的稳健前行奠定基石。
以“数据与信息”这一核心单元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以独特的视角,将核心素养的培养细化并融入教学实践。单元目标的设定,首要关注的是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尤其是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以及信息社会责任等关键素养的培育。这些素养不仅关乎学生对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掌握,更关乎他们如何运用这些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成为具备批判性思维和社会责任感的未来公民。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精心策划,确保每一环节都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操作等多种形式,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探索数据的奥秘,培养他们从数据中提取信息、分析趋势的能力,进而形成敏锐的信息意识。同时,鼓励学生运用计算思维解决复杂问题,通过编程、数据处理等实践活动,提升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本单元还着重强调了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的重要性。教师需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数字化工具进行自主学习,如利用在线资源、电子书籍等拓宽知识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在此过程中,学生将学会如何高效筛选信息、管理时间,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信息伦理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也是本单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师应通过实际案例和情境模拟,让学生深刻理解数据伦理的重要性,学会尊重他人隐私、保护数据安全,成为具有道德责任感和良好公民素质的信息时代青年。综上所述,通过“数据与信息”单元的教学实践,学生将在核心素养的引领下,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双重飞跃,为未来的信息化生活做好充分准备。
(二)精心设计单元教学策略
在确立大单元教学目标后,教师的角色转变为创意策划者与引导者,他们需紧密围绕“数据与信息”这一核心主题,精心设计教学策略,力求教学过程既体现整体性又彰显系统性。鉴于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教师需具备敏锐的时代洞察力,勇于跳出教材框架的束缚,灵活整合教学资源,确保教学内容的前沿性与时效性。
以“数据与信息”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巧妙地将传统教材与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相融合,通过引入鲜活的实际案例,为学生搭建起一座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桥梁。课堂上,教师不再局限于书本上的老旧案例,而是紧跟时代步伐,将社交媒体平台的爆发性传播现象作为切入点,让学生亲眼见证短视频、图文分享如何在瞬间跨越地域界限,触达亿万用户的心灵。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极大地提升了课堂的吸引力,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深刻体会到数据在现代社会中的巨大力量与无限潜力。更进一步地,教师还巧妙地将5G通信技术这一前沿科技融入课堂讨论,通过生动的讲解与实例展示,让学生直观感受到5G技术带来的高速、低时延变革,以及它在远程医疗、在线教育等领域的颠覆性影响。这些贴近学生生活、富有时代感的案例,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也激发了他们对未来信息技术的无限遐想与探索欲望。通过这样的教学策略,教师不仅成功地将“数据与信息”的抽象概念具体化、生动化,还引导学生从多个维度、多个层面去审视和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信息素养得到了有效提升,他们的思维也变得更加开放与多元,为未来的学习与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培育的浪潮中,优化课堂实践活动势在必行。教师应采用多元化教学法,灵活应对学习难题,确保教学高效顺畅。通过大单元教学设计,精心构建学科核心素养与教学内容的桥梁,不仅强化知识连贯性,更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此过程要求教师精准把握教学节奏,巧妙衔接单元内容,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理解,在探索中激发潜能,为成为具备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未来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卢庆广,冯士海.核心素养下高中信息技术大单元课堂教学实践研究[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22(2):52-53.
[2]蒋利敏.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数学单元教学实践研究[J].课堂内外(高中教研),2022(6):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