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农村背景下小学四年级语文单元阅读教学优化路径

李佩琳
  
教学实践媒体号
2024年33期
惠州市惠阳区永湖镇联治小学 516267

摘要:大单元式的整本书阅读强调全局性、深度阅读和创意表达,旨在让学生在全面、深入的理解和个性化的表达中提升阅读能力和思维水平。本研究专注于农村地区小学语文单元主题阅读的教学实践,探讨如何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有效地开展主题阅读,以增强教育的质量和效果。通过多篇文章围绕一个共同主题的教学方法,不仅促进了学生对文本的深层理解,还鼓励他们进行探索和思考,这在资源较为匮乏的农村地区尤为关键。

关键词:农村背景下;小学四年级语文;单元阅读教学;优化路径

大单于阅读教学,鼓励学生构建学习共同体,通过集体讨论和合作,培养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促使学生全面发展。这种阅读方式不仅注重帮助学生积累知识,还强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在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采用大单元教学,深化课程改革,是目前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主流趋势。

一、小学语文单元主题阅读教学的特性分析

农村小学语文的单元主题阅读教学模式,不同于传统的教学,它通过整合多篇同一主题的文章,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单元。该模式覆盖了课前预习、课中概括、课后反思及与主题相关的写作活动等多个教学环节,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表达和写作技能。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在独立及小组学习中深化对主题的理解,并培养批判性思维。总的来说,这种教学法不仅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还加深了学生对主题情感的认知。因此,教师应整合多样的文章和教学模块,加深对主题的理解,并持续调整教学策略以提升教学效果,采用这种方法可以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提高。

二、农村背景下小学四年级语文单元阅读教学优化路径

(一)分析单元内涵,开展群文阅读

单元整合视角下开展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必须对单元内涵进行整体性分析,然后结合单元要求,开展逐步分析,根据阅读理解开展单元群文阅读总结。目前我国中小学使用的语文教材经过了多次的补充完善,现每个单元中的课文都有共同的阅读特点,所以教师可借助单元阅读主题来确定群文阅读主题,开展群文阅读教学。

例如,在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中,教师运用单元整合视角下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开展教学活动,带领学生分析单元内涵,进行阅读理解,形成整体阅读意识。经群文阅读分析后,可以确定本单元的阅读课题是“自然之美”,共纳入了四篇课文,分别是《观潮》《走月亮》《现代诗二首》以及《繁星》,继续分析单元教学中的语文要素,可知为“边读边想象画面,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依据语文要素展开引导式群文阅读教学,鼓励学生对四篇课文中的语句特点进行单元内涵分析。学生在群文阅读中发现,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是以感受自然魅力进行的,其在群文阅读时会发现虽然每一篇文章书写的内容和使用的语言有较大差异,但表达的情感与方式是相同的。接着,教师鼓励学生对群文阅读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并尝试提出个人想法和见解,深入分析单元内涵,形成群文阅读思维。最终,在单元整合视角下开展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归纳总结能力等都得到显著培养锻炼,这对后续群文阅读深入教学奠定扎实基础。

(二)展开课外阅读,拓展大单元教学范围

对于小学生来讲,阅读素养与综合素养的形成发展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积累丰富的经验知识。因此,在大单元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合理展开拓展阅读教学,一方面需要导入文本作者相关信息,包括所处历史背景、经历,以及作者其他著作等,让学生加深对作者写作习惯与技巧的认识。另一方面则可结合单元主题内容与核心情节,为学生推荐个性化、多元化的课外阅读书目,指导学生课下阅读,并制作与创编课本剧、思维导图、写读后感或者手抄报等各种形式,展示自己拓展阅读成果,让课内阅读学习与课外实践可以深入整合,逐步拓宽与丰富学生知识视野,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奠定基础。以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为例,该单元选编多篇爱国主义文本,包括《延安,我把你追寻》《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等,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围绕爱国主义情感,立足单元文本主要内容,展开课外阅读实践活动。首先,科学合理导入名人名言、名人故事等文本资料,指导学生拓展阅读,感知文本内容,升华自身情感。其次,为学生推送北宋杰出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的爱国主义文本,如《岳阳楼记》《上执政书》等,并利用思维导图,展示文本脉络结构,提升学生课外阅读质量和效果。最后,教师可以将课内与课外阅读资源有机整合,根据时代的发展设计课下探究问题:“在动乱年代,数不清的仁人志士为保护家国付出努力,处于和平时代的我们,应该通过什么样的奋斗振兴祖国,服务社会与人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课文内容以及社会实践经验,解答问题,提升思维灵活性,如面对环境污染危机,需要从小事做起保护环境;面对文化传承问题,需要积极学习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承担文化传承重任;面对经济发展问题,需要努力学习,积累充足的知识经验,更好投入社会生产中。在拓展阅读过程中,学生将会逐步意识到祖国命运与个人命运有着密切的关系,树立良好的社会责任意识与家国意识。

(三)精准反馈,实施大单元阅读教学评价

评价是单元整合下小学语文大单元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一环。教师应重视对学生阅读学习过程的精准反馈与评估,力求以科学合理的大单元阅读教学评价实现对学生的精准测评,体现“教、学、评一致性”的理念。教师也能够以科学、合理且丰富的评价语言,激励引导学生优化完善,开展高质量的大单元阅读教学活动。

比如,教师聚焦“探索说明文的阅读方法”这一阅读主题,设计了教学目标及教学活动,使整个阅读教学过程富有体系。教师也应重视教学评价环节的优化及完善。首先,教师在评价时,应体现主体意识,充分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自我评价及小组互评,鼓励学生依据自身完成三个项目的具体情况,分析自己在项目活动中收获的点、不足的点,并聚焦自我评价基础,评价小组成员,分析对方项目探究中的态度、兴趣、方法使用、创新创造思维等方面的表现,使教学评价更具个性化。其次,教师在评价过程中应树立全局视野。教师要实现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的有机结合。教师既要关注学生在项目实操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也要关注学生在项目完成后生成的各项成果,做到对学生全方位、立体化评估,全面了解学生在大单元阅读活动中的具体表现,避免出现评价不足、不完善的情况。最后,教师的评价过程应充分体现探究意识。基于单元整合的小学语文大单元阅读教学有着很强的综合性,且整个教学活动是以项目探究的方式为主,所以教师的评价也应体现探究意识。

经过对农村小学语文单元主题阅读实践的详细分析,本研究提出了若干策略以应对“双减”政策所带来的教育挑战,目的是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的阅读技能。成功实现这些目标需要教师、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的协作与支持,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阅读学习中发现乐趣,获得知识与灵感,可有效促进农村教育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廖晓颖.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大单元阅读教学实践研究[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3(07):130-132.

[2]董丽春.单元整合视角下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当代教研论丛,2023,9(05):43-46.

[3]张伟.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J].天津教育,2024(09):158-160.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