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对策探索

林永梅
  
教学实践媒体号
2024年33期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深圳学校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当前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现状,探讨了影响高阶思维培养的关键因素。文中提出了一系列创新对策和实施方案,旨在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结合的方式,系统地提升学生的分析、评价和创造等高阶思维能力。本研究以案例分析和教学实验为基础,验证了提出的教学策略的有效性,并为高中数学教师提供了实用的教学参考。

关键词:高中数学;高阶思维;教学策略;案例分析

引言

在现代教育评价体系中,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成为衡量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之一。高中数学作为培养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关键学科,承载着提升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重要任务。然而,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和提升这一能力,是当前数学教育领域面临的主要挑战。因此,本文旨在通过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和实践方法,促进高中数学教学中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

一、高中数学教学现状与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1.高中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高中数学课程以传授数学知识、技能为主,常常通过讲授和练习的形式完成教学任务。课堂上,教师通常采用直接讲解公式和解题步骤的方式,学生的活动多限于听课和做题。例如,在解析几何的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依赖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如直线和圆的标准方程的推导和应用,这类教学往往忽略了对学生思维深度和广度的培养。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习得了解题技巧,但往往缺乏对数学概念深层次理解的能力,也难以在复杂或开放性的数学问题中进行自主探索和创新。

2.高阶思维能力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高阶思维能力,特指问题解决、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等能力的总和,对于学生解决复杂数学问题至关重要。在数学竞赛或高考中,经常出现需要学生进行深入分析和创新性解答的题目。以高考数学题为例,近年来的试题趋向于综合应用,如2019年高考数学江苏卷的立体几何题,要求考生不仅要掌握空间几何的基本性质,还需对图形进行转换和联想,体现了对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的双重考察。这类问题的解决明显依赖于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运用,显示了高阶思维在数学学科中的应用价值和实际需求。

3.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挑战与问题

目前,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挑战包括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应用能力脱节、教学方法单一以及缺乏创新教学理念的普遍现象。例如,课堂上普遍缺乏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这对学生应对新型题目形式或实际问题解决显得尤为不足。在浙江某高中的一次教学观摩中,一位数学老师尝试通过引入“翻转课堂”模式,让学生在家中观看教学视频,课堂上进行讨论和解决问题。此举虽初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但对于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仍缺乏系统的策略和方法。学生在高中数学学科的学习过程中需要发展能够独立思考、分析复杂问题的能力。教师应探索多样化的教学策略,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及问题解决能力。通过改变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未来学习和生活的挑战。

二、培养高中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对策

1.教学设计:创新数学问题与情境模拟

教学设计的核心在于如何将高阶思维技能融入日常的数学问题中。创新教学设计需要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跳出传统模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江苏省苏州中学的李老师在教授概率统计单元时,设计了一个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数据分析项目。学生需要收集班级同学的体育活动信息,并用统计方法分析数据,预测健康趋势。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学会了统计和概率的数学方法,还培养了收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该校还使用了中国研制的教育软件“一起数学网”,该平台提供了大量的动态数学模拟工具,帮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操作和解决数学问题,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2.课堂实践:互动讨论与合作学习的运用

互动讨论和合作学习是培养高阶思维的有效教学策略。在这种模式下,学生被鼓励表达自己的看法,与同伴共同探讨问题的解决方案。浙江杭州一中在数学教学中广泛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特别是在解决开放性数学问题时。在一个关于几何变换的单元中,学生小组需要设计一个多步骤的几何变换任务,完成从一种形状到另一种形状的转换。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运用几何知识,还要进行逻辑推理和团队协作。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逻辑思维、空间想象力以及协作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3.评价与反馈:建立多维度评价体系

有效的评价系统能够促进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传统的数学评价多侧重结果正确与否,而较少关注过程和思维的深度。为改变这一状况,广东广州的一所高中开发了一套多维度的数学评价系统。该系统不仅考察学生的答案正确与否,还评估学生解题的思路、创新性和逻辑性。例如,在一个关于函数的问题解答中,学生不仅要给出正确的答案,还需要提供详细的解题过程,包括思考的逻辑链和可能的替代方案。此外,学生还需要参与自评和同伴评价,以增进对自己解题过程的认识和反思。这种评价方式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对高阶思维技能的自我提升。

三、结论

本文研究和探讨了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对策。通过具体的教学设计、课堂实践和评价反馈的创新应用,我们可以看到明显的教学效果和学生能力的提升。创新的教学问题设计和情境模拟有效地将学生的日常生活与数学知识连接,使学生在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和发展了自己的高阶思维能力。此外,互动讨论和合作学习的实施,使得学生在群体互动中不仅提升了自己的数学解题技能,还锻炼了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在评价与反馈方面,建立多维度评价体系,强调过程和思维的深度,为学生提供了反思和自我提升的机会。这种评价方式促使学生不仅关注答案的正确与否,更加关注解题的思路和方法,从而在学习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发展高阶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华强. (2021). 高中数学教学中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张敏立. (2020). 创新数学问题设计对高中生高阶思维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 数学教学杂志, 12, 34-38.

[3]赵宇杰. (2019). 高中数学课堂互动与合作学习模式优化研究. 教育研究, 7, 22-27.

[4]高梅. (2022). 基于多维度评价系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改革实践. 教育改革与发展, 9, 15-19.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