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教育数字化进程中数字课程与新形态教材的创新构建
摘要:新形态教材将教学内容、环节、环境和手段高度整合在一起,作为数字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产物,展现了集成度高、互动性强、易于更新等优势。本文旨在探讨在教育数字化背景下,数字课程与新形态教材的建设与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融合了丰富多媒体信息的“纸数融合”新形态一体化教材已成为重要的教学工具,对于加快教育数字化转型、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教材建设;数字化教材;数字课程
教材建设是国家的责任,是实现立德树人任务的关键支持,也是提升教育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在数字化时代教育的快速发展下,传统教材形式已难以满足现代教学的需求,融合了丰富多媒体信息的“纸数融合”新形态一体化教材应运而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路径、形成新优势的重要途径。在这一背景下,数字课程和教材的发展变得愈发重要。
数字化为教育赋能,是全方位、全过程、全链条的。尽管新形态教材仍属新生事物,但它有助于解决职业院校长期以来面临的专业课教材更新慢、成本高等问题,有利于突显职业教育的特色。
正确认识新形态教材的特点和现状,积极推动新形态教材建设,为高校提供更丰富的数字化资源,对于加快教育数字化转型、推进教育强国建设至关重要。教育强国的建设需要改革创新驱动。新形态教材转型在各种教育改革创新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教材数字化转型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多维度的教育创新,有助于高等教育发展和教师专业发展。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在3月13日的会议上强调,要深化教育领域改革开放,大力发展数字教育,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推进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激发教育发展的动力。在这一背景下,数字课程和教材的发展变得愈发重要。数字课程是通过电子设备和互联网技术提供的在线学习课程,包括视频讲座、在线测验、互动学习等形式。新形态教材则是通过电子设备获取的教学资料,如电子书、多媒体教材、在线练习等。
一、数字课程和教材的优势包括:
1. 灵活便捷: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电子设备获取学习资料,没有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2. 个性化学习:数字课程和教材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兴趣进行个性化定制,提供更有效的学习体验。
3. 互动性:数字课程和教材通过各种互动形式,如在线讨论、实时反馈等,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学习效果。
4. 资源丰富:新形态教材整合了各种多媒体资源,如视频、音频、动画等,丰富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果。
5. 实时更新:新形态教材可以随时更新内容,保持教学内容的新鲜和时效。
教育数字化是积极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必然选择,也是促进更高质量教育公平的必要要求,同时是教育普及化阶段的不可避免趋势,是推动教育创新发展的必备途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数字化建设,提出了“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的重要倡议。知识图谱作为一种关于图的数据结构,承载着实体之间的关系和属性。在新形态教材建设中,知识图谱具有重要作用,能够提升教材的质量、互动性和个性化。
二、以下是知识图谱在新形态教材建设中的几个应用方面的介绍:
1. 建立丰富的知识库:通过整理与学科领域相关的实体、概念、属性、关系等信息,知识图谱可以构建一个丰富的知识库,为新形态教材提供全面、准确的知识资源,帮助教师和学生更深入地探索特定主题或概念。
2. 智能导航和索引:基于知识图谱的结构化数据,新形态教材可以实现智能导航和索引功能,通过语义分析技术识别用户查询意图,自动推荐相关知识点、概念或实例,提高学习效率。
3. 个性化学习路径推荐:通过分析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爱好、学习进度等信息,知识图谱可以为学生推荐个性化学习路径,根据学生需求和兴趣定制路径,帮助学生高效掌握知识和技能。
4. 互动式学习体验:知识图谱支持新形态教材中的互动式学习体验,利用关系数据创建动态知识地图或概念图,帮助学生直观理解知识点之间关系,实现智能问答、推荐等功能,增强学生学习参与度和兴趣。
5. 智能评估和反馈:基于知识图谱的数据分析,新形态教材可以实现智能评估和反馈,分析学生学习行为和成绩数据,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建议和改进方案,帮助学生及时发现问题、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6. 跨学科知识融合:知识图谱能处理跨学科知识,整合不同领域知识点,新形态教材通过知识图谱构建跨学科知识体系,帮助学生建立联系,培养综合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
7. 实时更新与维护:知识图谱动态更新,随知识发展完善,新形态教材利用知识图谱方便更新和维护知识点,确保教材内容时效性和准确性。
8. 辅助教材编写与审核:知识图谱为教材编写者提供丰富知识资源和结构化数据支持,帮助组织呈现知识,辅助审核内容准确性和完整性,提高教材编写效率和质量。
9. 支持多模态学习:知识图谱融合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多模态数据,为新形态教材提供多模态学习资源,满足不同学习风格和需求。
10. 辅助智能问答与学习辅导:基于知识图谱的智能问答系统解答学生问题,提供学习辅导,帮助学生解决疑惑,提高学习效率。知识图谱在新形态教材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提升教材质量、互动性和个性化,为师生提供更丰富、智能学习体验。技术发展,知识图谱在新形态教材建设应用将更广泛,为教育创新发展注入活力。
三、在教育数字化转型中,抓住新形态教材和知识图谱建设机遇具有重要意义,有以下好处:
1. 提升教学质量,提供更丰富教学资源和工具,提高教学效果。
2. 个性化学习,根据学生需求提供个性化学习内容和路径。
3. 构建知识体系,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关系,构建系统知识体系。
4. 整合教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5. 智能化教学支持,为智能辅助工具提供基础,如智能辅导、评估。
6. 教学创新,激发教师创新,探索新教学模式和方法。
7. 促进教育公平,让更多学生获得优质教育资源。
8. 加大投入,包括资金、技术和人力投入。
9. 培养人才:培养具备新形态教材和知识图谱建设能力的专业人才。
10. 加强合作关系:与相关企业、机构合作,共同推进建设。
11. 强化实际运用:在教学实践中广泛应用,持续优化和改进。
12. 重视数据保护:确保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
13. 进行研究探索:开展相关研究,推动技术创新和应用发展。
14. 制定规范标准:建立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促进新形态教材和知识图谱的普及和共享。
四、新形态教材建设过程中管理机制的研究
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以确保新形态教材建设的顺利实施和可持续发展。建立完善的教材评价和反馈机制,不仅可以对教材的质量进行全面评估,还能及时反馈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构建数字化教材管理体系、开发智能化教材分析工具、建立网络化教学平台,提高教材的质量和适用性,促进教育教学方式的创新,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注新形态教材建设管理机制的设计与实施,特别是在新形态教材建设过程中,如何有效开展教材建设团队管理、教材建设质量控制、师资培训、师生反馈与改进以及经费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合适的管理机制将确保项目的高效运行和目标的实现,以推动新形态教材建设的成功。建立完善的教材评价和反馈机制是很重要的一环,通过这种机制,更好地提高教材质量、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制定明确的教材建设政策和规范,建立专家委员会和教材建设小组,以加强项目管理、监督和评估。
习近平总书记在提及推动教育强国建设时指出: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的转变是一个系统性的提升和质的变化,需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快推进教材数字化转型在各种教育改革创新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需求、信息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普及,要求教材与时俱进,教材数字化转型是不可避免的趋势。
教材数字化转型是一个系统性的提升和质的变化。教材数字化转型不仅仅是将传统纸质教材转换为数字形式,过去简单地将纸质教材扫描成电子版或使用幻灯片展示也不能算是数字化转型。教材数字化转型需要实现新型教材具有动态性、针对性、多元性和交互性。动态性意味着教材内容不断更新,及时反映国家政策和国际科技前沿,内容保持动态更新,不固化。
针对性表示教材内容针对不同地区提供相应情景和案例,考虑到中国广袤的地域差异,情景和案例需贴近学习者,而非遥不可及。多元性指教材内容呈现形式超越文字和图片,包括声音、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融合,以最有效、生动的多模式呈现教材内容,摆脱单调僵化。交互性表示教材能够与学习者互动,学习者可提问、深究,进行联想和跨学科思考,实现自主学习,使学习不再枯燥。
教材的数字化转型与数字教学资源、工具和平台建设相辅相成,共同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结合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特别是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教材数字化转型
教材数字化转型必须伴随教师培训的加强,提升教师适应、胜任和创造力。首先,培养教师对数字化教材的适应能力,使其能够接受、采用和利用数字化教材进行教学。其次,提升教师对数字化教材的胜任能力,在使用数字化教材的基础上,发挥主动性,利用数字化教材优势提升教学水平。最后,提升教师对数字化教材的创造力,在充分利用数字化教材优势的基础上,融入个人教学特色,创新丰富教材内容、情景案例和教学方式。
教材数字化转型对许多教师来说是挑战,同时也是提升教师数字素养的机遇。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深入推进,传统高等教育教材形式需要变革。新形态教材作为新时代教育技术的产物,其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将深入探讨我国高等教育为何必须开发新形态教材,并分析其背后的逻辑和动因。
教育信息化的推动促使教育出版业转型升级。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教育出版业无法满足数字化教学需求,因此需要深度融合发展。这种融合不仅是技术与教育的结合,更推动教育出版内容和形式的创新。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教育出版业迫切需要转型升级,以适应数字化教学的快速发展。教育信息化的推动要求教育出版内容更加多样丰富,形式更加灵活便捷。融合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出版业与教育、技术的深度融合已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融合不仅推动了教育出版内容和形式的创新,也为教育教学变革提供新动力。
在政策方面,国家已经为教育出版业的融合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支持。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为新形态教材的制作和运用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同时,教育市场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教育市场对于新型教材的需求不断增加,传统的纸质教材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教学的多样化需求。因此,出版机构需要开发更多样化、个性化的教材产品,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需求。
随着数字化教学的普及,新形态教材在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新形态教材不仅提供了丰富的多媒体资源,还支持各种创新的教学方式,如翻转课堂、混合式学习等。这些新的教学方式提升了教学的互动性和学生的参与度,使学习更加生动有趣。
尽管教材数字化带来了许多优势,但也面临一些挑战,如技术兼容性、数据安全等问题。然而,这些挑战也带来了发展机遇。教材数字化为教育公平、个性化学习和终身教育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和机遇。通过新形态教材,学生可以更加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和进度,实现个性化学习;同时,新形态教材也为偏远地区的学生提供了平等接触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
随着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教师与学生数字素养的提高,技术应用环境日益成熟,为新形态教材的制作和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校园网络的全面覆盖和提速为新形态教材的使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设施。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网络访问新形态教材,实现随时随地的学习。同时,多种教学平台的建设和完善也为新形态教材的整合和应用提供了便利。这些平台不仅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还支持多种教学活动的展开,为新形态教材的应用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随着教师与学生数字素养的提高,他们更加熟练地运用数字技术和工具进行教学和学习活动。这不仅提高了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还为新形态教材的有效使用和推广创造了条件。同时,新形态教材也促进了学习方式的改变。学生可以更加灵活和自主地进行学习,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进度。这种改变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总的来说,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新形态教材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是适应教育信息化的必然趋势和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需要,更是提升教学质量、推动教育公平与普及的关键举措。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教育理念的不断创新,新形态教材将在高等教育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新形态教材的制作和应用,以满足新时代高等教育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靳晓燕. 建设中国特色高质量教材体系[N]. 光明日报,2024-03-26(013).DOI:10.28273/n.cnki.ngmrb.2024.001321.
[2]刘学智,曲锐,曹伟.新时代高质量数字化教材建设的价值意蕴、基本逻辑和实践路径[J].现代教育管理2024(03):75-84.DOI:10.16697/j.1674-5485.2024.03.008.
[3]熊璋.推进教材数字化转型是时代要求和趋势[J].人民教育,2024(02):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