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融合信息技术优化幼儿园班本课程教学效果的实践探索
摘要:在信息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教育信息化已成为全球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要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提升教育质量、实现教育公平、推进教育现代化。幼儿园作为启蒙教育的重要阶段,教学效果直接关系到幼儿的未来发展。通过多媒体、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幼师可以创设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从而有效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信息技术;幼儿园;班本课程;教学效果
信息技术不仅为幼儿园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便捷的教学手段,还极大地拓宽了幼儿的学习视野,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传统的幼儿园教学模式往往侧重于幼师的口头讲授与幼儿的操作练习,形式较为单一,难以充分满足幼儿多样化的学习需求。而信息技术的引入,为幼儿园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多媒体、互动软件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幼师可以创设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使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
一、多媒体情境构建,激发探究兴趣
幼师可以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强大功能,为幼儿打造一个充满活力和趣味的学习环境。通过精心设计的动画、视频和音频等多媒体元素,能够创设出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将原本抽象、难以理解的知识内容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展现给幼儿,不仅能够有效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还能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使学习过程变得轻松而有趣。多媒体情境的构建,不仅丰富了教学手段,还提高了教学效果。幼儿在愉悦的氛围中,更容易掌握知识,形成深刻的印象,实现寓教于乐的教育目标。
例如在幼儿园班本课程《你好,百草园》中,教师准备精美的动画、生动的视频和悦耳的音频。这些资源将中草药生长的奇妙景象,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展现给幼儿,为他们创设一个逼真的教学情境。活动过程中,教师首先通过一段引人入胜的动画,将幼儿带入一个充满魔力的自然世界。动画中,春天的花朵竞相开放,夏天的绿叶茂盛生长,秋天的果实累累挂满枝头,冬天的雪花飘落覆盖大地。幼儿们被这生动的画面深深吸引,纷纷发出惊叹声。接着,播放一段关于动植物生长的视频。视频中,一颗种子从发芽到长成参天大树的过程,以及蝴蝶从卵到幼虫再到成虫的变化,都让幼儿看得目不转睛。他们仿佛亲自参与了这些生命的成长过程,感受到了自然界的神奇与伟大。在音频环节,幼师为幼儿播放了各种自然声音,如鸟鸣、虫鸣、风声、雨声等。幼儿们闭上眼睛,聆听这些声音,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之中。他们尝试模仿这些声音,进一步加深了对自然界的认识和感受。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始终保持着高度的兴趣和积极性。他们在观看动画、视频和聆听音频的同时,不断提出问题、发表看法,与教师和同伴进行积极的互动。通过多媒体情境的构建,幼儿不仅轻松愉快地掌握关于自然界的知识,还形成深刻的印象,实现寓教于乐的教育目标。
二、网络资源整合,拓宽认知视野
教师可以通过精心筛选和整合,将丰富多样的网络资源,如色彩斑斓的在线绘本、寓教于乐的教育APP、权威专业的科普网站等,融入幼儿园班本课程教学中。这些资源不仅涵盖了广泛的知识领域,还以生动、直观的方式呈现,极大地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探索欲望。通过网络资源的整合利用,幼儿能够接触到更多元化的学习材料,从而拓宽其知识面和视野。同时也促进了幼儿信息素养的培养,使他们学会如何有效地搜索、选择和利用信息,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幼儿园班本课程《你好,社区》中,幼师要精心筛选和整合各类网络资源,包括色彩斑斓的在线绘本、寓教于乐的教育APP以及权威专业的科普网站。资源涵盖自然、科学、艺术、文化等多个知识领域,为幼儿提供一个全面、多元的学习环境。活动过程中,首先通过在线绘本引入主题。例如,选择一本关于社区巡逻记的绘本,绘本中生动的插图和有趣的情节立即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在幼师的引导下,幼儿一边观看绘本,一边讨论各种动物的特点和习性,激发了他们对自然界的探索欲望。接着利用教育APP进行互动学习。例如,选择一款关于地理知识的APP,通过游戏化的方式让幼儿了解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名胜古迹等。幼儿在游戏中学习,不仅掌握了知识,还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此外,幼师还可以引导幼儿访问科普网站,进行自主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学会了如何搜索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如何选择和利用这些信息。他们浏览了关于太空、海洋、植物等多个领域的科普文章和视频,拓宽了知识面和视野。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表现出了极高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他们不仅掌握了丰富的知识,还学会了如何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通过网络资源的整合利用,幼儿的认知视野得到了极大的拓宽,信息素养也得到了有效的培养。
三、个性化学习推送,满足差异需求
教师要充分利用智能系统的数据分析能力,对幼儿的学习过程进行深度追踪与评估。通过收集幼儿在学习活动中产生的数据,如学习进度、兴趣偏好、能力水平等,智能系统能够精准地描绘出每位幼儿的学习画像。基于宝贵的数据,系统能够智能地推送符合幼儿兴趣和能力的学习内容和挑战,确保每位幼儿都能在适合自己的难度和兴趣点上获得学习成就感。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幼儿的学习动力,还能避免传统教学中因“一刀切”而导致的学习挫败感,每位幼儿都能在自己的节奏下稳步成长。
例如,在幼儿园班本课程《快乐小药童》中,幼师可以每位幼儿建立了个人学习档案,并安装了智能追踪系统。通过该系统,能够实时收集幼儿在学习活动中产生的数据,如学习进度、兴趣偏好、能力水平等。这些数据为精准描绘出每位幼儿的学习画像提供了宝贵的依据。活动过程中,智能系统根据每位幼儿的学习画像,智能地推送了符合他们兴趣和能力的学习内容和挑战。例如,对于喜欢当药童且语言能力较强的幼儿,系统推送了关于小药童的绘本和故事,并配以有趣的互动游戏,让他们在享受故事的同时,提升语言表达能力;而对于对数学感兴趣且逻辑思维能力较强的幼儿,系统则推送了数学启蒙游戏和谜题,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和思维能力。在个性化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幼儿按照自己的节奏和兴趣进行学习。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学习内容,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调整学习难度,不仅有效提升了幼儿的学习动力,还避免了传统教学中因“一刀切”而导致的学习挫败感。同时,教师还可以定期与幼儿进行一对一的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和困惑,并根据反馈调整智能系统的推送策略。通过不断的优化和调整,确保每位幼儿都能在适合自己的难度和兴趣点上获得学习成就感。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表现出极高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他们在个性化的学习环境中,不仅掌握了丰富的知识,还提升了自我认知和自我调节的能力,每位幼儿都能在自己的节奏下稳步成长,实现快乐学习的目标。
结语:
信息技术的引入,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创新了教学形式,还极大地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与参与度,促进其认知、情感、社会性等多方面的全面发展。在实践过程中,深刻体会到信息技术对幼儿园教育的深远影响。它打破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为幼儿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和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同时,信息技术的交互性特点也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使教学更加个性化、精准化。
参考文献:
[1]陈倩男.生活中体验体验中成长——生活化教学在幼儿园班本课程中的实施策略探究[J].幼师,2024,(16):93-95.
[2]谢静.小程序融入幼儿园班本课程的实践思考[J].早期教育,2023,(44):50-51.
本文系泉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第二批)课题《信息技术与幼儿园班本课程融合创新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QG1452-092)论文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