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初中道法与地理跨学科课程整合的教育教学案例

——以《建设美丽中国—保护环境》为例

郄粉林
  
教学实践媒体号
2024年39期
陕西省神木市第五中学 7193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跨学科教学逐渐成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初中道德与法治(以下简称道法)与地理学科的跨学科整合,不仅能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还能提升他们的综合分析能力与创新思维。本文以《建设美丽中国—保护环境》为主题,探索了道法与地理学科的跨学科整合教学实践。通过整合这两门学科的知识内容,设计了具体的教学案例,旨在让学生在多角度、多维度的思考中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提升其在环保方面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本文首先回顾了道法与地理学科的教学特点与融合的必要性,接着介绍了《建设美丽中国—保护环境》教学案例的设计与实施,最后总结了跨学科整合教学的实施效果及面临的挑战。

关键词: 初中道法与地理、跨学科整合、环境保护、美丽中国、教育教学案例

引言:

跨学科教学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在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思维发展与世界观、人生观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道德与法治和地理学科都是与社会现实密切相关的学科,将这两者进行有效的整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社会现象、增强社会责任感,并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环境保护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跨学科整合可以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及其解决途径。本文选取了《建设美丽中国—保护环境》这一主题,尝试结合道法与地理学科的教学内容,通过案例教学的方式,探讨如何实现跨学科整合。

一、道法与地理学科跨学科整合的必要性与背景

在当前的教育模式下,单一学科的教学往往无法满足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需求。道法与地理作为初中阶段的两门重要学科,它们的知识体系和教学目标各具特色。道法学科强调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而地理学科则主要帮助学生理解自然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培养空间思维和地理问题解决能力。

将道法与地理学科进行跨学科整合,能够充分发挥两者的互补作用,帮助学生从多个维度看待问题,拓展思维的广度。例如,在讲解《建设美丽中国—保护环境》这一主题时,道法可以帮助学生从法律的角度理解环保法律的框架和实施意义,地理则帮助学生分析环境问题的空间分布、成因及其对社会的影响。通过这种跨学科整合,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单一学科的知识,还能通过学科间的互动,形成更加全面的知识体系。此外,环境问题本身就是一个涉及社会、经济、自然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性课题。在这一问题的教学中,跨学科整合能够促使学生更加全面地理解环保议题及其解决方案,从而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思维方式的转变,还能激发他们对环保事业的关注与参与,培养他们成为具有全球视野与社会责任感的未来公民[1]。

二、基于《建设美丽中国—保护环境》主题的跨学科教学案例设计

《建设美丽中国—保护环境》这一主题不仅涉及道德与法治的法律规范、道德责任,还涉及地理学科的环境与资源问题。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进行跨学科整合。在课堂的开始,教师可以通过讨论和小组活动引导学生对“美丽中国”这一概念进行初步理解。地理教师可以介绍中国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以及存在的环境问题;道法教师则可以通过讨论中国的环保法律体系,帮助学生理解环境保护的法律责任和社会义务。通过两学科的预热,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为后续的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案例来理解环保法律在实践中的应用。例如,通过讲解近年来中国发生的一些严重环境污染事件,学生可以了解到法律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教师可以结合地理课的内容,分析这些事件的空间分布、环境成因及其对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通过案例分析,学生不仅能够看到环保法律的实际效果,还能从地理角度理解环境保护的必要性。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环境保护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环保设施、参与社区环保行动等。在活动中,学生不仅能体验环保工作的重要性,还能将所学的道法知识和地理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2]。

三、跨学科整合教学的效果与挑战

通过《建设美丽中国—保护环境》这一主题的跨学科教学案例实施,学生在知识层面和能力层面均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从知识层面来看,学生能够在多学科的交汇点上获得更加全面的理解。例如,他们可以从地理学的角度分析环境问题的成因,从道法学的角度思考如何通过法律手段进行环境保护。此外,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他们能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3]。

从能力层面来看,学生在跨学科的互动中,培养了更强的团队合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时,学生不仅学习到了环保的实际操作技巧,还增强了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通过合作探讨和集体讨论,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得到了提升。跨学科整合的教学实践也面临一定的挑战。教师的学科背景和教学方法对跨学科教学的实施产生影响。道法与地理的知识内容差异较大,教师需要具备跨学科的知识储备和教学技巧。课程资源的整合和教学评估的方式需要创新。如何设计和实施跨学科的评估标准、如何通过有效的课堂管理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都是教师需要面对的实际问题。

总结:

在“双减”政策的推动下,跨学科整合的教学模式为初中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通过将道法与地理学科的知识进行融合,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增强其对环境保护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以《建设美丽中国—保护环境》为主题的教学案例,证明了跨学科整合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科知识水平,还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需要克服学科间的差异和教学资源的不足,创新教学方法和评估机制,以确保跨学科整合教学的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康杨波.美丽中国视域下《道德经》生态思想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6.

[2]魏丽玲.生态伦理视域下美丽乡村建设问题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24-12-02].DOI:CNKI:CDMD:2.1018.008766.

[3]佚名.发展现代林业 建设生态文明 陈凤学在自然保护与美丽中国梦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J].河北林业, 2014(7).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