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概括-具体模式在英语类专业“基础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卜立进 刘娟
  
数字信息化媒体号
2023年5期
淮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安徽淮南 232038

摘要:以英语语篇五大模式之一的概括-具体模式为切入点,结合案例展示,指出在教学实践中应更加关注语篇的宏观结构分析,从而达到培养学生主动使用篇章模式理论有效分析篇章结构和把握文章脉络的意识。

关键词:概括-具体模式;基础英语;宏观结构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指出,“基础英语”课程是一门综合英语技能课,是各种英语技能,包括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训练课程,目的在于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当下,“基础英语”课堂教学存在重语法、词汇教学而轻语篇宏观结构分析的现象,不利于培养学生有效分析篇章结构和把握文章整体脉络的能力。霍伊提出了问题-解决模式、概括-具体模式、主张-反主张模式、叙事模式和提问-回答模式五种篇章模式。刘辰诞认为,篇章模式实际是用篇章内部标准,即从篇章的形式用内容结构入手,对篇章进行分类的又一种方法。本文以概括-具体模式为例,分析“基础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篇章模式理论进行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去分析文章的模式结构,使学生在今后的阅读及写作中能有意识使用篇章模式理论。

1.概括-具体模式

概括-具体模式即一般-特殊模式的宏观结构由三个成分组成:概括陈述、具体陈述和总结陈述。总结陈述则是对语篇内容的总结,但不一定每一个语篇都得有;若具体陈述已经把概括陈述的观点阐明时,总结陈述可以没有。该模式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先概括后举例,其特点是:概括陈述阐明主题来统领整个语篇,然后具体陈述对概括陈述进行举例论证;二是先整体后细节,其特点是:概括陈述给出总体轮廓来统领整个语篇,然后具体陈述对概括陈述进行细节论证。

2.教材案例分析

以杨立民等主编的《现代大学英语精读》(第2版)第三册“Unit 9 Globalization’s Dual Power”为例,从语篇的整体结构来看,可归结为概括-具体模式类篇章。

首先,语篇中第1、2段是概括陈述部分(General Statement),指出全球化是把双刃剑:At the edge of a new century,globalization is a double-edged sword;第3-17段阐释了全球化带来的积极影响(Specific Statement 1);第18-33段阐释了全球化带来的消极影响(Specific Statement 2);第34段是总结部分(General Statement)。

其次,语篇的第二部分(3-17自然段)论述了全球化的积极影响。在第一段,作者用a powerful vehicle that raises economic growth,spreads new technology and raises living standards in rich and poor countries alike等短语来描述全球化的积极影响。据此可以判断,在3-17自然段,即具体陈述部分,这三个积极影响都会涉及。然后可以根据各段的关键词、主题句等信息判断出这三个积极影响分别在哪些段落进行详细阐释。

再次,语篇的第三部分(18-33自然段)论述了全球化的消极影响。第18段的第一句话(Well,if globalization is so good,why is it also so risky?)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句子,暗示从此段开始语篇的主题从全球化积极影响转向了消极影响;第二句话(The answer is that two problems could neutralize its potential benefits.)是一个概括陈述部分,提到了两个问题的存在。由第19段第一句话(The first is economic instability.)可知,在随后的19-28段论述“引起经济不稳定”第一个消极影响;由第29段第一句话(Globalization’s other problem is political,cultural and social.)可知,在29-33段论述了“引发政治、文化和社会问题”第二个消极影响。

最后,作者做了总结与评价。从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整个语篇按照概括-具体模式展开,结构清晰,语篇作者不仅指出了全球化的双重性,还表达出个人对未来发展的担忧。整个篇章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Paras.1-2):概括指出全球化的双重性;第二部分(Paras.3-17):全球化的积极影响,即促进经济发展(Paras.3-10)、传播新科技(Paras.11-12)和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Paras.13-17);第三部分(Paras.18-33):全球化的消极影响,即引起经济不稳定(Paras.19-29)和引发政治、文化和社会问题(Paras.30-33);第四部分(Para.34):总结,再次点题,并提出作者的忧思之情。

3.结语

高校英语专业“基础英语”作为强调“知识进、技能出”的综合技能课程,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应围绕“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涉及语法、词汇等微观层面的语言点介绍,更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主动对篇章模式作宏观结构分析,只有两点兼顾,才能更加有效调动学生的语言学习的积极性,不断让学生感觉到篇章模式理论确实有助于有效分析篇章结构和把握文章脉络。唯有此,教师的教学才会更轻松,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才会不断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Hoey,M.Textual Interaction:An Introduction to Written Discourse Analysis [M].London:Routledge,2001.

[2].曹小鹂,刘金明.英语中的常见语篇模式研究[J].湘潭师范学院(社会科学版),2006(02):187-190.

[3].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编著.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4].刘娟,卜立进.“基础英语”教学中“交互”模式局限性研究[J].现代交际,2020(22):7-9.

[5].刘辰诞,赵秀凤.什么是篇章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6].杨立民,徐克容 编.《现代大学英语精读(3)》(第2版)[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质量工程教研项目:英语类专业“基础英语”课程交互教学范式的构建及其应用研究(2017jyxm0402);安徽省教育厅质量工程“六卓越、一拔尖”卓越人才培养创新项目:“英语专业卓越教师培养创新项目(2020zyrc147)”;安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威廉·福克纳小说中的“异托邦”空间研究(SK2021A0568)。

作者简介:

卜立进(1979—),男,安徽天长人,淮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教学,美国文学。

刘娟(1981—),女,安徽宿州人,淮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教学,美国文学。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