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美国影视作品中黑人就业形象研究

雷容 华廷旭 李永兰
  
信息数字化媒体号
2023年31期
贵州财经大学外语学院

【摘要】随着电影业题材的不断丰富,近几年国际各大电影节上被评为最佳影片的作品中,越来越多的黑人角色形象涌现出来。在这些影片中,这些黑人角色形象有的桑户蓬枢、有的任人宰割、有的也如笼禽槛兽一般毫无作为人的自由。但可庆的是,这些黑人当中也有敢于反抗,勇于运用自己的智慧去为其发声,还有更为伟大的是他们在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去改变别人对种族歧视的看法。在就业、教育、住房、贷款、社会地位等方面,黑人与白人的待遇上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本文通过美国影视作品中黑人就业形象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影视作品;黑人就业;种族歧视

一、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美国影视作品中的黑人形象涌现出来,最为鲜明的便是黑人对追逐梦想的渴望。在当时美国就业背景下,无数黑人被无情的就业政策所打压,不能贷款、不能从事美国高端工作、不能被白人接受,处处透露着白人对黑人歧视的看法。时代在进步,人们的思想也该向着更加公平、开放、包容的方向发展,美国对待黑人就业的政策更该更加自由、平等。我们应该呼吁世界去关注当今美国依然存在却被忽视的黑人歧视的问题,让任何肤色的人都可以有平等的权力去追逐自己梦想。

二、美国黑人的就业现状

黑人在美国社会就业当中受到种种不公平待遇,这种低等待遇随着时代发展依然没有改变,比如像《帮助》中,曾经的黑人女性只能做白人家的女仆,男性只能做苦力,而薪资却相当微薄,而且黑人也没有能力供自己的孩子上大学,孩子们今后的命运也会如此。从根本上来讲,美国的种族歧视从来没消失过,一直根深蒂固地体现在各个方面。现有杂志《财富》美国500强企业中仅有5名黑人首席执行官。另一项调查显示,黑人的薪资比白人低13%,黑人女性的薪资比白人男性低39%,比白人女性低21%。她们要求晋升和加薪的概率与白人女性相当,但结果却大为不如。近期疫情的感染趋势下降,新冠已经不那么严重,美国市场就业率也逐步恢复,但黑人的失业率却在大大增加,美国黑人失业率高,挣得少已经是无可争论的事实。[1]好莱坞著名的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中,威尔·史密斯扮演的一名黑人父亲克里斯生活落魄,穷得叮当响,但他坚守梦想、刻苦耐劳,终于拿到了投资公司的职位。当克里斯结束实习后,他冷漠的白人领导微笑着告诉他明天就可以来正式上班的时候,他实现了“美国梦”:无论种族肤色,在美国只要努力奋斗,就可以实现梦想,幸福,就会来敲门。这其实可以认为是美国电影中的“欺骗”,只要你来美国,就一定有机会实现“美国梦”,肯奋斗就好,但其实当今的美国是无处不在的种族歧视者,一名黑人在经历求职中、入职后和维权当中的多层次、系统性的就业歧视之后,真的能像克里斯一样守住自己的“美国梦”吗?[2]

对于一直处于社会最底层的他们,还要一直遭受不公平的待遇,再加之前面疫情的煎熬,美国国内的社会矛盾一直在激化,像前几年发生过的不少美国白人警察无缘射杀黑人,将一位黑人跪压至死,美国黑人生存状况年度报告也比表示:美国正被国内仇恨和极端主义摧毁民主“正在燃烧”,美国政府的种种不合理行为仍在加深激化这种矛盾,美国黑人将成为“永远翻不了身的人”。数据显示,在美国,黑人是各族裔中处境最不好的,贫穷率、失业率和犯罪率都是黑人最高。根据另一项统计,黑人的失业率是白人的两倍以上。[3]这就是所谓自由的美利坚,不要被电影中的美国和美国媒体虚假的报道所迷惑,我们各个种族在美国都免不了被歧视,特别是就业市场方面。又如2020年3月6日在美国上映的《银行家》,改编自真实故事:上世纪五十年代,黑人企业家Bernard Garrett(麦凯饰演)和Joe Morris(杰克逊饰演)受制于当时的种族限制,事业发展受到影响。不得已他们想出奇招,雇佣白人Matt Steiner(霍尔特饰演)来扮演他们所拥有的产业帝国的老大,而Garrett则装作是门房,Morris假扮司机。但就在他们的产业帝国越发壮大之视,他们的招数面临暴露的危险。正是这样很离奇的故事却是真实反应了美国政策上对于黑人的歧视,对黑人就业的限制和束缚,让有真才实干的黑人们无法施展自己的才能,反应了白人们无法接受让黑色皮肤和他们站在同一高度,这就是黑人们真实而又难以摆脱的就业现状。

三、美国黑人职业资源的匮乏

1775年美国的独立战争爆发。紧接着1776年,大陆会议上《独立宣言》发表。宣言痛斥了英国国王对殖民地的暴政,宣布一切人生而平等,人们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不可转让的权利。宣言同时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标志着美利坚合众国---美国诞生了,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人权宣言。所谓的《独立宣言》宣称“人人生而平等”,但对于当时美国饱受奴役压迫的数十万黑奴来说,这只是一个巨大的谎言,无数黑人流离失所,对于一份稳定而高薪的工作更是痴心妄想。在美国南北战争之后,奴隶制终被废除,但法律文本的修改并未显著改善黑人的生存现状。在当时的南方,黑人虽然获得了解放,但白人却通过立法的方式继续限制黑人的自由择业。如当时的南卡罗来纳州法律规定,黑人除在种植园的土地上从事耕种之外,一律不准从事医务、艺术、工商业等其他职业。密西西比州的一项法令要求,黑人必须在每年的1月1日前与白人农民签订劳动合同,否则就有被逮捕的危险。虽然这些法律在之后曾被推翻,但在白人控制立法机构的情况下,新的法律很快就取代了它们。在这样一种法律压制下,黑人的迁徙自由与就业自由事实上被剥削殆尽。由于缺乏资金,黑人需要向白人开设的商店赊购物资,南方白人便借此发展出了农作物借贷制度,要求黑人将来年的农作物收成作为抵押换取所需商品。种植园主利用农作物借贷制度实现了对黑人的重新控制,黑人群体依旧没有获得自由,更没有获得自由择业的权利。[4]

至今为止,美国政府也制定过许多对待黑人平等就业的政策,但都是杯水车薪。20世纪60年代中期前,美国政府在保障黑人平等就业方面仍缺乏作为,黑人在就业领域长期遭受歧视,虽然在内外因数作用下,美国政府通过了《1964年民权法》禁止就业歧视,但该法律仍存在一定局限性,到1965年“肯定性行动”的出台,完善了美国的反歧视政策,具有一定的操作性,但就其社会反应上仍有不足。我们且来看看数据带来的真实感受:数据显示,1963年至今,黑人失业率一直是白人失业率的2—2.5倍;2022年1—3月,美国白人失业率约为3%左右,而黑人失业率却高达6.2%—6.9%。可见,近60年来,美国失业率的种族鸿沟始终未曾改变。即便是在拜登总统声称的“令人鼓舞”的低失业率时期,黑人依然面临严重的就业歧视。与此同时,在面临“滞涨”、金融危机和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经济衰退时,最“受伤”的始终是黑人等有色人种。白人对待黑人就业的态度何尝不是美国对待黑人就业政策的缩影,在黑人付出了超出常人十倍百倍的努力后,才能获得白人给予的一个工作机会,这是一个多么悲惨的现实。

四、美国黑人在职业中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人人心中都有一个“美国梦”,但又有多少人实现了呢?可能绝大数人都不知道黑人在他们的职业上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其实黑人所做的贡献对整个世界都有所受益:黑人发明创造一:防毒面具、三色交通灯;我们人类社会经常使用的防毒面具,就是黑人发明的。这个发明防毒面具的黑人,他的名字叫做“加勒特·摩根”(Garrett A. Morgan,生卒:1877–1963),是一个美国黑人,他发明防毒面具的时间是1912年,并在1914年获得专利。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黑人发明家Garrett Morgan,还改进了交通灯。曾经在人类历史上,交通灯只有“红灯绿灯”,而Garrett Morgan往红、绿之间插进去一个黄色缓冲灯,变成了在西方世界普遍使用的“红-黄-绿”三色系统交通信号灯。现在大马路随处可见的红黄绿三色系统交通灯,也是黑人创造的,也是这个Garrett Morgan,他获得专利的年份是1924年。Garrett Morgan,防毒面具的发明者、交通灯的改良者;黑人发明创造二:持久灯泡。我们都知道爱迪生发明了灯泡,没错,但是,爱迪生的灯泡,灯丝并不持久,原始的灯丝在使用几天后,就会坏掉,并不实用。当时美国有个逃亡黑奴的儿子,名叫刘易斯·拉蒂默(Lewis Latimer),他在1881年发明了一种“碳灯泡灯丝”,使灯泡更持久、更耐用,正是由于这个黑人的改进,后来灯泡,才得以进入千家万户、成为一个实用的产品;黑人发明创造三:血库。医院的血库,也不是“自古以来”就有的,而是人发明的。谁发明的血库?答案是:美国黑人医生查尔斯·德鲁(Charles Drew),生卒:1904-1950。早年需要输血,都是临时采血,经常来不及,病人就死了,有人提出预先储备血,但是人类的血,容易腐坏、变质、不能使用,后来,美国黑人医生查尔斯·德鲁发明了保存血浆的方法,并据此建立了血库。黑人医生查尔斯·德鲁的这个创举,在全世界得到应用,并拯救了全世界无数的病人。以上所罗列的还仅仅是一小部分,可想而知,黑人在职业中所展现的天赋,对社会、乃至整个世界都有很大的贡献。

在众多荣获奥斯卡金像奖的美国影视作品下,具体根据真人真事改编拍摄的影视作品,真切地展现了黑人在职业上所具有的巨大潜力。电影《隐藏人物》特别讲述了三位天才黑人女性在美国航天局(NASA)工作,并作出贡献的故事。计算能力惊人的凯瑟琳,擅长机械的杰克逊,擅长管理的沃恩。我们知道美国有种族隔离,却不知道隔离的这么彻底:有色人种和白人是在不同办公室里办公,连卫生间都要隔离,不能通用。三个女性相同的特点都非常的聪明能干,但性格又各有特点。玛丽特别的活泼外向。她为了争取能成为太空总署首个女黑人工程师,要求去进修,但是太空总署提高了门槛,她就向法院提出申诉,成为一个敢为天下先的人物,最终成为太空总署的第一个女黑人工程师。多萝茜是影片中最具有人性关怀的一个人物,她首先是敢于追求自己的权利,第二她有非常清晰的前瞻性,她看到了计算机是未来的趋势,在没有人要求的情况下自行学习,并带领手下的黑人姑娘一起学习。三个主角中的主角就是凯瑟琳,她是天才中天才,有超凡的计算能力。她的努力为美国航空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非常巨大的贡献,她以她卓越的表现赢得了白人上司哈里森还有白人同事的尊敬。要做到社会平权,人人平等,就需要更多像《隐藏人物》中的三位黑人女性那样的人,敢于为自己的梦想与社会的不公做抗争,凭借着智慧、努力和出类拔萃的才华征服所有人,赢得尊重。三位黑人女性的奋斗历程,不仅是美国对于未知的外太空一次全新的探索历程,也是一次粉碎歧视、打破偏见的历程。她们用自己的实力、才华和意志成就了光彩熠熠的一生,通过自身抗争和自我意识的觉醒证明了自身价值,打破了社会偏见的束缚。又如《绿皮书》中的谢利,一名著名非裔美国古典爵士钢琴家计划到南方各州进行巡演,想用自己在职业上的力量去打破绿皮书的歧视,打破白人对黑人的歧视。在影片中托尼是一个较为粗鄙、低教育程度且对黑人歧视的白人,而黑人唐是一名高修养的天才钢琴家,这一设定具有戏剧化的反差。黑人唐在其巡演过程中与白人托尼的相处中,用自身的良好的品行和对自身职业的热爱打破了白人对黑人的偏见,最终赢得了托尼的尊重。

五、结语

综上所述,美国影视作品中的黑人就业形象有任人摆布的、软弱怕事的、逆来顺受的、唾面自干的;但也有自信大方的、勇敢聪慧的、真诚坦率的、敢于为不平等而发声的。美国的黑人歧视对于黑人就业造成了巨大压迫,美国对待黑人的就业政策更是直接封喉,即使黑人在某方面具有超高工作天赋,白人也不会打破黑人愚蠢的固有看法,甚至更不会想承认黑人会比自己更为出色。因此,电影作为向大众传输观念的途径,通过将真实发生的黑人就业事迹改编而成的电影,让世界都能认识到黑人也如其他肤色一样具有对事业贡献的能力。黑人在努力地用自己的力量和价值来表达就业应该平等,我们也应该呼吁世界更加平等,让世界为其发声,呼吁就业平等,肤色平等!

参考文献:

[1]李娟.起底美国侵犯人权真相丨美国种族歧视广泛存在少数族裔处境艰难[J].天眼新闻,2023.

[2]尚海明.美国黑人的强迫劳动遭遇:历史与现实[J].新民晚报,2022.

[3]冯学荣.黑人没有任何发明创造和贡献?假的[J].读书人冯学荣,2021.

[4]李爽.美国电影《隐藏人物》中的种族主义[J].戏剧之家,2021,No.386(14):158-159.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