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双碳背景下外卖垃圾产生、驱动因素和环境影响探究-基于上海市实证调查研究
摘要:随着双碳背景的推进,外卖业务在我国快速发展,然而,伴随外卖业务的增长也带来了大量的外卖垃圾产生。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才能减少外卖垃圾的产生,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希望本文提供的思路和措施能够为减少外卖垃圾、推动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本文将探究双碳背景下外卖垃圾产生、驱动因素和环境影响,以期提供思路和措施来减少外卖垃圾的产生,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双碳背景下;外卖垃圾产生;驱动因素;环境影响
引言
在双碳背景下,外卖业务的快速发展使外卖垃圾成为一个突出的环境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外卖垃圾产生的原因和驱动因素,并探讨其对环境的影响,提出了一些有效的解决方案。减少外卖垃圾的产生离不开外卖平台、商家和消费者的共同努力。外卖平台应加强与商家的合作,推动环保包装和循环利用。政府和社会应加强监管和宣传教育,提倡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推动可持续消费模式。
1项目研究意义
1.1理论意义
(1)本项目基于双碳背景研究外卖垃圾的产生及影响,有利于解决外卖垃圾产生的环境影响及其产生的庞大的碳排放问题,丰富治理外卖垃圾方面理论研究的空白。(2)本研究以交叉多元化的分析方法研究外卖垃圾从产生到处理过程中的产生模式、驱动因素及环境影响,为后续上海市及其他城市外卖垃圾的研究提供多元化的理论支撑。
1.2实践意义
(1)本项目对外卖垃圾的研究有助于厘清上海市外卖垃圾的产生途径,促进外卖垃圾处理方式的转变,推动上海市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减排。(2)本项目的研究样本选择为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上海市,不仅利于推动上海市外卖垃圾工作的有效实施,还为探索我国其他城市外卖垃圾治理模式提供示范作用。
2外卖业务的快速发展
2.1互联网技术的兴起(2000年代初-2010年代初)
在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电子商务逐渐兴起,人们开始通过网络进行购物和交易。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互联网成为主流,推动了外卖业务的快速发展。
2.2第一波外卖平台崛起(2010年代初)
在此阶段,一些早期的外卖平台开始崭露头角,为消费者提供在线订餐、送餐服务。这些平台采用自有配送员或与餐馆合作,通过在线平台连接消费者和餐厅,实现了点餐、支付和配送的整个过程。
2.3外卖市场竞争加剧(2010年代中期)
随着外卖市场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公司进入这一领域,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各大平台通过广告营销、降低手续费等方式争夺用户,同时也加大了对餐馆的招募力度,扩大了供应链规模。
2.4 O2O模式的兴起(2010年代中后期)
O2O(Onlineto Offline)模式的兴起进一步推动了外卖业务的发展。外卖平台通过线上推广和在线支付等手段,吸引用户进行线上订餐,再将订单交由餐馆或自有配送员进行配送,实现线上与线下服务的无缝衔接。
2.5物流配送技术的革新(2010年代末-今)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外卖物流配送也在不断创新。无人机、机器人配送等智能化技术被应用于外卖配送场景,提高了配送效率和服务体验。同时,更多的餐馆开始加入外卖行列,提供更多样化的菜品选择。
2.6疫情促进外卖业务爆发(2020年-至今)
COVID-19疫情的爆发使得外卖业务迎来了新一轮的爆发式增长。由于封锁和限制措施,消费者选择居家办公和隔离,外卖成为他们获取食品的主要方式。这一时期外卖平台加大了市场推广和优惠刺激,进一步促进了外卖业务的快速发展。
3双碳背景下外卖垃圾产生驱动因素
3.1包装材料与包装标准
外卖食品通常需要使用大量的包装材料来确保食品的卫生和安全。传统的外卖包装通常采用塑料袋、泡沫盒等不可降解材料,这些材料的大量使用直接导致外卖垃圾的增加。此外,一些商家为了追求包装的吸引力和舒适感,会过度使用包装材料,增加垃圾的产生。
3.2用餐习惯和消费者行为
消费者的用餐习惯和行为也是外卖垃圾产生的重要驱动因素。例如,一次性餐具的广泛使用和习惯性的外卖“打包带走”模式,使得大量的塑料餐具和包装袋成为废弃物。此外,一些消费者存在浪费现象,点餐时经常订购多于实际需要的食品,导致剩余食品被浪费,增加了外卖垃圾的产生。
3.3配送环节的影响因素
外卖配送环节也对外卖垃圾产生产生重要影响。为了保证食品的新鲜和及时送达,外卖配送通常需要使用一次性密封袋、保温包等包装材料。此外,物流车辆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的路线规划也会导致能源浪费和排放增加,进而对环境造成负担。
3.4商家的经营模式和行业竞争压力
在外卖行业中,商家为了提高效益和竞争优势,往往注重外观和包装设计,以吸引消费者的关注和购买欲望。这种竞争压力促使商家倾向于使用更多的包装材料,并增加垃圾产生。
3.5外卖平台的影响
外卖平台作为连接商家和消费者的中介角色,对外卖垃圾的产生也具有重要影响。一些外卖平台可能未能对商家的包装标准和环保意识进行严格监管,导致一些商家滥用包装材料,增加垃圾产生量。然而,一些外卖平台也开始推广环保包装,鼓励商家采用可降解材料或允许消费者选择减少包装的选项。
4双碳背景下外卖垃圾对环境影响
4.1塑料污染和资源浪费
大量外卖包装材料采用塑料制品,如一次性塑料袋、餐盒、餐具等,这些塑料制品难以降解,长时间堆积在自然环境中。塑料垃圾不仅占据垃圾填埋场的空间,还容易进入河流、湖泊、海洋等水域,对水生生物造成损害。此外,塑料的生产和处理过程也消耗了大量的石油等有限资源。
4.2温室气体排放
外卖业务的快速发展导致配送车辆数量的增加,这些车辆使用燃油产生温室气体排放,如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进一步加剧了全球气候变化。同时,物流配送过程中的交通拥堵和环绕行驶也导致能源浪费和空气污染。
4.3土壤和水体污染
由于一次性餐盒和塑料袋等外卖包装材料大量存在,当这些垃圾进入土壤时,可能释放出有害物质,对土壤生态系统造成破坏。此外,当塑料垃圾进入水域时,会随着水流漂浮、分解,并释放出微塑料,对水生生物造成深远影响。
4.4资源浪费和能源消耗
外卖垃圾的大量产生意味着大量的资源浪费。无论是餐盒、塑料袋还是餐具,这些一次性包装材料的使用都加剧了资源的消耗。此外,为了保证食品的新鲜和热度,外卖配送过程中需要使用保温包和电动车等能源消耗设备,进一步增加了能源的消耗。
4.5生态系统破坏和物种灭绝
外卖垃圾的环境影响不仅限于上述方面,还可能对生态系统造成直接破坏。例如,当大量塑料垃圾进入海洋时,会对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和食物链产生破坏,导致生态平衡的紊乱。这可能引发物种灭绝和生态系统的崩溃。
5可持续发展与外卖垃圾减量的关系
5.1资源利用与循环经济
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外卖垃圾减量可以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回收再利用。不仅要鼓励商家选择可降解的包装材料,还可以推动商家采取包装回收和再利用的措施,减少资源的浪费。同时,引导消费者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和包装,尽可能使用可持续材料的餐具和容器,从根本上减少对资源的需求。通过循环经济模式的推动,将外卖产生的垃圾转化为再生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的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5.2减少能源消耗
外卖业务涉及到配送环节,配送车辆的使用会消耗大量的能源,产生温室气体排放。在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下,应该采取措施减少能源消耗,例如优化配送路线、推广电动车辆等,从而减少外卖垃圾产生带来的环境负担。
5.3社会经济发展
外卖业务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考虑社会经济因素。减少外卖垃圾的产生,可以减少清理和处理垃圾所需的资源和成本,降低社会经济负担。同时,加强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还可以提供就业机会,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5.4环境保护与生态平衡
减少外卖垃圾的产生可以减少塑料污染、温室气体排放和土壤水体污染等环境问题。通过加强环保意识和环境教育,推动消费者选择环保的包装材料和使用方式,有助于保护环境和维持生态平衡。
5.5政策和监管
实现外卖垃圾减量需要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规,加强对外卖平台和商家的监管。例如,鼓励商家使用可降解材料、提供减少包装的选项、要求外卖平台加强对商家包装标准的监督等。政府在政策层面的引导和监管将对外卖垃圾减量和可持续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5.6公众参与与意识提高
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公众的参与和意识提高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引导消费者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和包装、加强垃圾分类和回收等行为,可以将可持续发展理念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形成良好的习惯和行为。
6减少外卖垃圾产生的对策和措施
6.1推广可降解包装材料
推广可降解包装材料是一种有效的措施,可以减少塑料污染和环境负担。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商家使用可降解的包装材料。这些政策可以包括要求商家使用可降解材料包装产品、限制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鼓励使用纸质包装等。同时,政府还可以提供税收优惠或补贴,以降低商家使用可降解包装材料的成本。此外,政府还可以加强对可降解包装材料的监管和标准制定,确保其质量和环保性能符合要求。通过政府的支持和引导,可降解包装材料的使用将得到更广泛的推广,从而减少一次性塑料污染,保护环境。这不仅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也能提升社会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参与度。
6.2鼓励消费者自带餐具和容器
鼓励消费者自带餐具和容器是一种有效的环保措施。通过宣传教育,可以提高消费者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意识,引导他们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和包装。自带可持续使用的餐具和容器不仅可以减少垃圾产生,还可以节约资源和能源。此外,餐馆和商家也可以提供相应的优惠或奖励措施,激励消费者自带餐具和容器,共同为减少塑料污染做出努力。这种行为不仅有助于环境保护,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6.3提供包装选择和减量选项
外卖平台可以与商家合作,提供给消费者在订单过程中选择减少包装和餐具的选项。这种选择可以让消费者自主决定是否需要一次性餐具和包装,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浪费。此外,外卖平台还可以通过设置相应的优惠或奖励措施,激励消费者选择减少包装和餐具的选项。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垃圾产生,还可以节约资源和能源,从而更好地保护环境。同时,商家也可以通过提供可重复使用的餐具和包装,来鼓励消费者选择减少包装和餐具的选项。这种做法不仅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还可以提高消费者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进一步促进环保事业的发展。
6.4增强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
加强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系统是有效解决垃圾问题的关键。政府可以投入资金和资源,推动垃圾分类设施的建设,包括垃圾分类桶、垃圾分类站等。同时,政府还应提供培训和指导,使居民和商家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正确的分类方法。通过宣传教育和实地指导,可以提高居民和商家的垃圾分类意识和积极性。此外,政府还可以建立回收利用网络,与相关企业合作,提高垃圾回收利用的效率和覆盖率。通过建立回收站点和提供回收设备,可以方便居民和商家进行垃圾回收。政府可以提供相应的补贴或奖励措施,鼓励居民和商家积极参与垃圾回收利用工作。通过加强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系统,政府可以有效提高垃圾处理能力,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同时还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促进可持续发展。
6.5发展反向物流和包装回收体系
建立反向物流体系是解决包装材料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举措。政府可以与物流公司和商家合作,建立可持续的包装回收系统。通过设置回收站点或回收箱,消费者可以将废弃的一次性餐具和包装物返还给商家或物流公司。商家可以将这些包装材料进行再利用或回收处理,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为了鼓励商家参与包装回收系统,政府可以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和经济激励措施。例如,减免税收、提供补贴或奖励,帮助商家建立包装回收设施。同时,政府还可以加强监督和执法,确保商家按照规定进行包装回收工作。料的浪费和环境污染,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
6.6强化监管和执法
您提出的加强对外卖平台和商家的监管力度确保符合环保要求的建议是非常重要的。政府应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外卖平台和商家在环保方面的责任和义务。同时,加强监督和执法力度,定期进行检查和抽查,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处罚。政府可以建立相关的公示制度,将违反环保法规和措施的企业公开曝光,增加舆论压力和社会监督。这样可以起到警示作用,促使企业自觉遵守环保标准。政府可以鼓励外卖平台和商家组建行业自律组织,制定行业标准和规范,引导企业自觉遵守环保要求。这样可以加强行业内部的管理和自律,推动整个行业朝着环保方向发展。
6.7提倡文化和教育宣传
除了加强监管力度和行业自律,政府还应该提倡文化和教育宣传,以提高公众对外卖垃圾减少的意识和参与度。通过广告宣传、社区活动和教育项目等途径,向公众普及环保知识和生态文明理念,培养人们对环境保护责任和行为的认同感。政府可以与媒体、学校和社区合作,开展宣传活动,如举办环保讲座、策划环保主题活动等,鼓励公众采取环保行动,如自行携带餐具、拒绝一次性包装等。通过提倡文化和教育宣传,政府可以进一步强化公众的环保意识和行为,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努力的环保氛围,从而减少外卖垃圾的产生和对环境的影响。
结束语
在双碳背景下,外卖垃圾的产生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驱动因素主要包括外卖行业的快速发展和消费者的便利需求。为了减少外卖垃圾的产生,政府应加强监管力度、倡导行业自律,并提倡文化和教育宣传,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行动。只有通过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外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目标。让我们携手合作,共同为建设美丽的、低碳的未来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别凯航.我国外卖衍生垃圾治理法律问题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22.
[2]王勇.外卖、快递等线上消费垃圾减量成难题[N].公益时报,2022-04-19(014).
[3]辜艳丽.政府干预外卖碳减排政策优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22.
[4]周雅,李增,李志坤.中国城市外卖包装垃圾空间异质性及影响因素[J].环境经济研究,2021,6(01):140-157.
[5]张溢楠,孙佳欣,郭文超.发达国家处理外卖衍生垃圾的启示[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16):103-104.
[6]门阔,王硕,郭文超.企业外卖衍生垃圾的危害及治理对策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12):210-211.
[7]张林伟,何佳乐,赵怡,陈禹光.高校校园外卖垃圾分类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价值工程,2020,39(16):89-90.
[8]杨蓝.外卖垃圾减量:一场需多方合作的持久战[J].中国报业,2019,(19):40-41.
[9]张远馨,周明,王深艳,梁珍珍,丁文文,王晓.面向在线餐饮外卖垃圾治理的智能可持续生态系统工程模型研究[J].智能科学与技术学报,2019,1(03):287-304.
[10]王颖,郭姝辰,王梦.外卖垃圾治理影响维度研究——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分析[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9,21(04):89-95.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资助+S202311047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