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三新”背景下高中语文新教师专业发展策略浅探
——以陕西师范大学杨凌实验中学为例
摘要:在新课改深入推进过程中,涌现诸多问题:部分教师重视“术”,热衷于创新教学方式,一定程度上忽视了“道”,即改革过程中最关键的因素——人。新课改明确提出: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如何落实这一思想?作为高中语文新教师,将自身专业发展与“三新”理念高度契合,有望探索出更具科学精神和人文底蕴的学生成长之路,提升自身教育品质和教学效果。
关键词:“三新”;高中语文新教师;专业发展
2022年秋,陕西省全面启动高考综合改革, 实行“3+1+2”模式,打开“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这一教育“三新”局面。随着新 课改的深入推进,高中语文教学改革也开展得如火如荼。但在此过 程中出现一些问题:部分教师热衷于教学方法、高效课堂模式、教 学活动设计、挖掘新教材等的创新,却可能忽视改革中最关键的因 素——人。新课改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1]那么,怎样 才能让这一思想落地生根呢?
“三新”的新形势对于本省高中语文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形势下坚持守正、力求创新,是每一个高中语文教师应思考、研究的课题。[2]高中语文教师应以立德树人为目标,探寻科学有效的专业发展路径,更好地呼应时代需求,在高考变革的浪潮中勇立潮头。
一、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要探究科学高效的发展策略,首先要找清自身存在的教育教学问题。新教师一定程度上存在以下问题:
1.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的脱节
教育工作的细化和分化导致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脱节,进而使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分化,从而使教育理论思维和实践思 维分化,给二者的对话和沟通造成较大隔阂。
新教师在师范教育阶段,系统地研读古今中外的学科专著和教育理论著作,潜移默化地形成理想化的教育认知和教学理念。而进 入教学一线,面对的是鲜活、独特的学生个体,可能遭遇各类意想 不到的、十分棘手的教学问题,而之前研究的名师专业发展案例不 能生搬硬套,此时理论需要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好强心理与畏难心理的矛盾
新教师在刚进入教师群体中,抱着出类拔萃和证明能力的心态,力争赶超其他教师,期待在极短期取得显著教学成效。在突然承担 较大的教学压力时,由于缺乏教学实战经验,未深入研究学生身心 成长的规律,易产生求全责备、追求完美等心理,一旦受挫,极易产生自我否定、畏难等消极心理,加之承担班主任工作,来不及潜 心钻研教学规律,极易产生疲惫感,不利于新教师健康发展。
二、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面对新教师产生的心理和现实问题,锻造坚强的教育信念,磨砺精湛的教学技艺,厚植赤诚的教育情怀,可聚焦以下维度:
1.名师引领,集体互助
在“青蓝工程”“师徒结对帮扶”等质量提升工程中积极向名 师汲取丰富的教学智慧和经验,开阔学术视野,向他们学习先进教育理念、有效教学方法,结合具体学情为我所用。提升理论修养,更新思想并科学实践。悉心参与教学设计、作业设计、试题命制,并请教自己的师父及时改进自己的不足。多听同组同年级的常态课,跨学科听课,如历史、地理课等,在学科融合方面点燃创新的火花。
虚心向同组同年级教有所长的教师学习,新课程提倡合作理念,既是指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应是教师的教研方式。在教研组带领下 积极开展校本培训、专项培训,将教学常规、学科研究和专业发展 有机融合。集体备课中要“有备而来,胸有成竹”,再发挥团队优势,集思广益,打磨自己的理念和教法。
2.发现问题,钻研课题
“世事洞明皆学问”,要做教育的“有心人”,就要时时处处善于发掘教学问题,关注学生思维发展难题,省察自身课堂问题成因,不麻木淡漠对待每一个教育契机,将问题明晰,形成有研究价值的课题,通过规范的研究过程突破一类教学问题,同时也能提升课题研究能力,提高校本课程开发和建设的能力。
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密切关注课题研究的全过程,观察和记录 研究给师生带来的真实改变。平时积累教学问题, 形成自己的课题,尝试自己主持课题更能迅速成长成熟。
3.博览群书,笔耕不辍
新教师的专业成长取决于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强劲学习力,不应是“被动的接收器”,而是专业发展的积极建构者,自觉、自主 地“充电”。
在繁杂的教育工作中,难以坚持阅读学习,使许多新教师走向平庸。要坚定终身学习的信念,紧跟科技发展步伐,制定切实可行 的阅读计划, 如每天阅读专业书籍50页,“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让零碎时间汇聚出惊人的价值。
读是输入,写是输出。语文新教师更应常读常写,将汲取的教育智慧内化为自己的教育观,外化为独具特色的教学艺术。新教师 可创建个人教育公众号,分享交流教育心得,让成长轨迹更清晰。积极撰写、发表教学论文,深研浅教。
4.依托平台,赛教磨砺
在培养新教师方面,最有效的方法是走出去、请进来。新教师参加培训后应及时在校内上汇报型提高课,在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 同时,开阔校内青年教师的视野。每学期组织参加本校赛教课,凝聚备课组集体的力量,充分发挥自己积淀的思想,精心打磨高质量 的生态有效课堂,在自然和谐的民主环境中,学生能够富有个性化和自主性地发展,通过多层次的师生互动,不断开发师生的巨大潜 能,提升教学效率和生命质量。[3]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新教师要勇敢迎接挑战,锐意进取,在各级各类赛教活动中野蛮成长,敢于亮剑,更要诚心 学习他人的闪光点,保持拼搏的斗志,在教学上追求卓越。
新教师专业发展具有自主性、创新性和持续性等特点,学无止境,教无定法,以名师为榜样,树立卓越的教育追求,稳健成长,增强职业意识、使命感和责任感,促进新教师的教研意识,争做研究型教师。“三新”背景下要关注“人”,新教师应把提升自己和 学生发展放在首位,以人为本,让专业发展更有温度,过完整幸福 的教育生活。
参考文献:
[1] 朱廷越 , 康丽轶 , 徐瀚云 .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师成 长路径[J]. 课外语文 ,2017,No.227(03):111.
[2] 彭蔚亮 .浅析“四新”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策略 [C].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 . 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第六届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一).2023:4.DOI:10.26914/c.cnkihy.2023.000403.
[3]林立琼 .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生态有效课堂教学实践探究——评《教师成长之路——高中语文生态有效课堂教学研究与反 思》[J].中国教育学刊 ,2021,No.336(04):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