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技术研究

陈宝学
  
信息数字化媒体号
2023年39期
内蒙古赤峰宝晟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 024005

摘要:在建筑领域中,钢筋混凝土结构被广泛应用,并且被认为是一种可靠且持久的结构材料。钢筋混凝土常见结构形式,具有强度高、耐久性好等优点。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采用适当的技术和方法来确保结构的质量和安全性。

关键词: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技术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对建筑结构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技术的研究和改进,可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施工效率和质量水平,满足人们对建筑的功能需求和安全要求。

1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的重要性

由于混凝土本身具有很好的耐压性能,而钢筋则能增强其抗拉能力,二者的结合使得钢筋混凝土结构能够承受巨大的荷载和压力。这使得钢筋混凝土结构在高层建筑、桥梁和大型工业设施等项目中被广泛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具有较强的耐久性。由于混凝土具有很好的耐候性和化学稳定性,可以抵抗酸碱腐蚀、氧化和温度变化等因素的侵蚀。而钢筋的存在有效地防止了混凝土的开裂和变形,从而延长了结构的使用寿命。这种耐久性使得钢筋混凝土结构在长期使用和恶劣环境下保持稳定性,为人们提供安全可靠的建筑空间。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还具有良好的抗震能力。钢筋的加入增加了结构的强度和韧性,使其能够更好地抵抗地震力的作用。在地震中,钢筋混凝土结构能够承受较大的位移和变形,保证了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和人员的安全。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也具有一定的灵活性。相比于传统的砖木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可以进行预制和现场浇筑,且拥有简单的连接方式,提高了工程的施工效率。施工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局部加固或调整,使结构更加适应实际使用情况。

2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技术

2.1混凝土配制和浇注技术

建筑钢筋混凝土是种常见且重要的结构工程,它的施工技术对于保证工程质量至关重要。在进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配制和浇注技术是其中至关重要的环节,需要进行精确的设计和细致的操作。在混凝土配制方面,需要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配合比的设计,这需要考虑到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可施工性等多个因素。配合比的设计需要经过试块拌制来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通过试验来验证混凝土的品质是否符合要求。在浇注工艺和要求方面,包括浇注方式、浇注顺序和浇注温度等,都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工程设计要求进行操作。浇注方式可以选择适合工程的方法,如采用自流平混凝土、泵送混凝土或手工浇筑等。浇注顺序也需要根据工程形态和结构特点来确定,以保证混凝土能够均匀分布且排出空气。此外,浇注温度的控制也十分重要,需要根据当地气候和工程要求来调整,以防止混凝土在过早失去水分而产生强度损失。在混凝土养护方面,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注意事项。混凝土养护是指对新浇注的混凝土进行湿润和保护,以促使其充分发展强度和耐久性。养护期间需要注意避免干燥、裂缝和温度变化对混凝土的影响,采用喷水、覆盖湿布或使用化学养护剂等方式来保持混凝土的湿度和温度稳定。

2.2钢筋加工和预埋件安装技术

根据设计图纸和相关技术规范,确认钢筋的种类、规格和数量,并进行准确的测量与标记。对于大型工程来说,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加工设备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精度。在进行钢筋切割时,必须使用锯条锯切或者磨割方法,并保证切割端面平整,不得有明显的缺陷。在弯曲钢筋时,应根据设计要求选择相应的弯曲工艺,并检查弯曲部位的质量。在进行焊接操作时,必须使用合格的电焊机、焊接材料和技术。焊接点的连接质量应符合相关标准,确保焊缝的强度和稳定性。焊接是常用的钢筋连接方式,其采用电焊的方法将钢筋进行连接。在焊接过程中,需要清理钢筋表面的氧化物和污垢,并使用适当的焊条和电流进行焊接。焊接完成后,需要对焊缝进行非破坏性检测,以确保其质量达到标准要求。机械连接是常见的钢筋连接方式,它通过各种机械设备或连接件将钢筋连接在一起。常见的机械连接方式包括螺纹连接、搭接连接和套筒连接等。预埋件的选择应根据设计要求和使用环境进行合理的选取。常见的预埋件有锚固板、螺栓、钢板和锚栓等。在选择预埋件时,需要考虑其材料、尺寸、耐腐蚀性能和承载能力等因素,以保证其满足工程要求。预埋件的安装应按照相关规范和流程进行。在混凝土浇筑前,需要将预埋件正确固定在模板上,并注意保持其水平和垂直度。在浇筑混凝土时,预埋件应在适当的位置,避免因位置偏移导致后续施工困难或影响结构的稳定性。

2.3模板支撑和脚手架技术

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技术在实践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中模板支撑和脚手架技术是不可或缺的环节。选择适合的模板是确保施工质量的关键。在选择时,需要考虑模板的材料、强度、稳定性以及施工现场的要求。根据不同部位的特点和承载要求,可以采用木质、钢铁或塑料模板。设计模板时要充分考虑结构的稳定性和施工效率,以确保模板能够承受预计的荷载,并满足安全标准。在模板支撑系统的搭设与拆除方面,施工人员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首先,根据结构形式和要求,确定合理的支撑方案,确保支撑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支撑系统的搭设应按照施工工序的要求进行,逐步安装支撑架、水平杆等,确保模板的平整和稳定。在安装过程中,需要确保模板构件的位置和方向与设计要求完全一致。精确的定位可以保证构件之间的连接紧密,避免出现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的安全隐患。

3提高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技术的途径

3.1施工技术创新与信息化的融合

不断推动施工技术的创新,将有助于提高建筑项目的施工质量和效率。信息化技术的融合也是提高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技术的重要手段。借助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可以实现建筑施工过程的数字化管理和智能化控制。例如,通过使用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可以在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实时监测和管理施工过程,从而提高工程的质量和效率,减少资源的浪费。施工技术创新与信息化的融合还可以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通过引入智能化的监控系统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有效地预防和应对施工事故的发生。可以利用数据分析和模拟技术,提前识别可能存在的风险。

3.2加强质量管理和监督的建议

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这包括制定规范和标准,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操作符合要求。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流程,包括原材料检验、工序检验和最终验收。强化施工过程中的监督和检查。引入独立的第三方监测机构,对施工过程进行全程监督,并及时发现和纠正施工中存在的问题。重视材料选用和质量控制也是至关重要的。选择优质的材料,进行严格的检验和测试,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合理配比混凝土材料,控制水灰比和骨料的使用比例,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结束语

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技术的研究是建筑领域的重要课题。通过深入研究和探索,可以不断改进施工工艺、优化施工方案,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率。更重要的是,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人们提供一个更舒适、安全的居住、工作和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董世彤.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建筑的应用[J].居业,2022(11):7-9.

[2]黄清华.建筑结构工程中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住宅产业,2022(10):92-94+106.

[3]杨帅龙,龚宇.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技术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2(24):79-81.

[4]温勇.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J].居业,2022(08):50-52.

[5]何霞.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居舍,2022(14):32-34.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