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实践研究
摘要: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和人才需求的变化,我国进行了全面的课程改革。此次改革旨在打破传统教育的束缚,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英语是高中阶段的重要学科,英语课程改革强调其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在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成为了英语教学的重要理念。本文选择必修三第二单元Morals and Virtues为教学设计单元,具体探究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在核心素养导向下,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了英语教学的核心目标。高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需要掌握的不仅仅是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学习、如何合作、如何发展自己的综合素质。因此,英语教学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为他们提供更多语言实践和合作学习的机会,促进其全面发展。
一、核心素养定义与重要性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形成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它强调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个方面。在高中英语学科中,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四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语言知识和技能,更需要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流、思考和表达的能力,以及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提升跨文化沟通能力。
二、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理念和实践
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是以教材单元为基本单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整体规划、合理安排和有效整合的一种教学设计方法。这种设计理念旨在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三、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实践策略
(一)单元的课标要求
必修三第二单元《Morals and Virtues》单元围绕“道德与美德”这一主题展开,属于《课标》明确的课程内容中“人与自我---做人与做事”这一主题群中“优秀品行,正确的人生态度,公民义务与社会责任”这一主题语境内容和“人与社会---历史、社会、文化”这一主题群中“对社会有突出贡献的人物”这一主题语境内容。
(二)教学目标的设定
在设定高中英语教学目标时,要结合核心素养的要求,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单元教学目标的设定要以英语课程核心素养的四要素为宗旨。教学目标的设计尽量采取整体设计的方式,即从整到分再整合起来的方式,从而使得我们的教学始终具有关联性、整体性和发展性,体现我们对主题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为:
语言能力:能够理解升调的使用规律及其表达意义;能够理解动词-ing形式作状语和作宾语补足语的功能及意义;能正确使用与“道德与美德”主题相关的词和词块来理解和表达;阅读人物小传,了解人物生平事迹,分析人物性格与品质,理解人生道路上的"道德困境";阅读寓言故事,理解故事内容以及隐含的道德教育意义;能够讲述一则友善待人的故事,能够写一篇道德寓言故事的评论。
学习能力:能依据说话人表述的内容及其语音、语调、语速、停顿等分辨其态度;能通过阅读从文章中提取事实和细节,并基于这些信息推导出合理的结论能够根据时间顺序或事件发展的先后次序来叙事;能够区分一些近义词在语用上的差异,并根据语境正确使用这些词汇。
思维品质:能够基于单元所学内容、生活体验以及各种所见所闻梳理和提炼出世界上不同民族普遍认可和赞颂的道德准则与美德精神;能够辨别什么是道德困境,客观分析和推理身处困境的人的不同选择可能产生的结果和影响,从而打破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学会全面地、客观地、理性地看待问题,进而对道德和人性有更加深入的思考和理解。
文化意识: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所共同推崇的道德观念与美好品质,如善良、敬业、无私、诚信、责任感等;学习和理解儒家"仁义礼智信"的思想,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自觉遵守和践行中华美德,为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努力。
(三)教学内容的规划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需要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整体规划。教学内容应涵盖课内和课外两个方面,以培养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为目标。教学方法应以任务型教学为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单元教学内容通过四个语篇来呈现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道德与美德的含义与重要性:这部分主要介绍道德和美德的基本概念,阐述道德和美德对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2.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道德观念:通过介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道德观念,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道德观念的多样性。
3.不同历史时期的美德观念:这部分主要介绍不同历史时期的美德观念,让学生了解美德观念的历史演变。
4.现代社会的道德与美德挑战:这部分主要介绍现代社会中存在的道德与美德问题,以及如何应对这些挑战。
整个单元在技能安排上,按照听说读写四大板块来编排,每个板块以一种语言技能活动为主,兼顾其他技能的培养,统筹语言学习、理解技能和表达技能之间的协调发展。
(四)教学计划的实施
要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需要采取有效的教学计划。首先,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其次,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另外,要积极开展课外拓展活动,丰富学生的英语学习经历。
1.Opening page, Listening and Speaking (1课时),整体感知本单元的大概念---道德美德,学生对单元主题产生基本概念和认知。该板块与后续的Reading and Thinking 联系紧密,描述林巧稚“道德困境”中的选择及带来的影响,分析选择背后所体现的品质,为阅读内容提供了话题和背景铺垫,以“讨论道德困境”切入单元话题。
2.Reading and Thinking(2课时),梳理林巧稚的生平事迹,归纳林巧稚的人生抉择以及所体现的人生原则、人物品质和美德,并从林巧稚的生平中获得启发;阅读白求恩生平介绍,归纳人格品质。 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道德与美德的认知。
3.Reading for Writing(2课时),掌握寓言故事的特点,概述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总结隐含的教育意义并阐释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性。
4.Listening and Talking(1课时),梳理访谈节目中普通人传递善意的故事,分享亲身经历或听到的善行小故事。体会我与社会的联系。
5.Video Time,课外阅读(2课时),用英语介绍孔子和其教育思想,通过选取不同文化和时代背景下的道德故事,美德故事,结合生活实际阐释如何自觉遵守和践行美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五)教学评价的开展
为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需要对教学进行评价和反思。评价方面,可以采用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相结合的方式,关注学生的全面表现。反思方面,要深入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信息,总结教学经验和教训,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单元评价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对于道德与美德的含义与重要性的理解程度;
2.学生对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道德观念和不同历史时期的美德观念的认识和理解程度;
3.学生对于现代社会的道德与美德挑战的看法以及提出的应对策略的可行性和创新性;
4.学生在讨论、思考、辨析道德与美德问题时的思维深度与广度。
(六)教学资源的推荐
为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其对道德与美德的理解深度和实践能力,推荐以下资源:
1.书籍:原著阅读 Tuesdays with Morrie;
2.外刊资料:Reader’s Digest stories;
3.网络资源:B站上Ted演讲中关于virtues的演讲内容。
总之,在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实践研究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规划、教学计划的实施等多种手段的综合应用,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未来的适应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新玉.基于英语学科大观念的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实施[J].中学生英语,2023(36):11-12.
[2]李宝荣,国红延.单元整体教学中实现英语学科育人的实践探究[J/OL].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23(10):1-6.
[3]普通高中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必修第三册
[4]梅德明,王蔷.《改什么?如何教?怎样考?》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